八年级语文下第九课_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小结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积累文言字词
   1、一词多义 
   孰:吾孰与徐公美 孰视之 
   胡:以备胡 胡不已乎 
   朝:皆朝于齐 朝服衣冠 
   此所谓战胜于朝 谤讥于市朝 
   命:夫子何命焉为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见:胡不见我于王 于是见公输盘 
   将: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以攻宋 
   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天子为动 此为何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以:将以攻宋 睿以为军咨祭酒 
   固:其将固可袭而虏 吾义固不杀人 
   于:起于齐 今有人于此 
   之:已而之细柳 军 称善者久之 介胄之士不 
   军:军霸上 上自劳军 
   使: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美: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说:请说之 公输盘不悦 
   2、古今义
   地方 古: 今: 虽然 古: 今: 
   形貌 古: 今: 
   3、介胄之士 客之美我者 锐兵刃 
   4、通假字:被同 公输盘不说 距同 胡不见我于王 
   5翻译下列句式
   吾与徐公孰美宋? 
   何罪之有?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可得而犯邪?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非复吴下阿蒙! 
   6、典故或现在还在用的词语
   门庭若市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闻鸡起舞 
   涉猎 
   自相鱼肉 
   二、名句填空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 
   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 
   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 
   
   4、《清平乐 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 
   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三、阅读语段
   (一)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1234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锐兵刃(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天子为动( )(4)改容式车( )
   (5)已而之细柳军 (6)不闻闻天子之诏 (7)介胄之士不 
   (8)称善者久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3、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军士吏被甲(  )  ②彀弓弩(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六题任选四题;4分)
   ①已而之细柳军  之:       
   ②天子且至  且:        
   ③军中闻将军令 闻:          
   ④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⑤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居无何:              
   ⑥使人称谢。谢: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每题2分,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文中划线句子写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5.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作简要说明。(3分)
   答:                                                 
                          。
   6.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    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3分)
   答:                        
                          。
   7.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1234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19、c(3分) 
   20、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参考答案:1.pī gòu 
   2.①到 ②将 ③听从 ④派 ⑤不久、过一会儿
   ⑥告知
   3.略
   4.对比,突出周亚夫治军严谨有方:
   5.严谨、恪守职责、刚正不阿等
   6.侧面    正面描写: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7.不矛盾,张扬个性指的是个体,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周亚夫的部队是一个集体,集体就需要有纪律来约束,否则将一事无成,此处再张扬个性就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个性指个体,共性指集体,二者角度不一样,不存在矛盾。1234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时时而间进(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b、能面刺人之过者c、王之蔽甚矣d、能谤讥于市朝
   3、翻译下列语句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5、邹忌是用什么方式来规劝齐王纳谏?可见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6、齐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纳谏的?取得怎样的效果?
   
   
   (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
   四、自行归纳出各篇文章的作者及对他的评价和主要的作品等。
   (二)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 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c 1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13.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 1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7046.html

  • 【《苏州园林》板书设计】《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设想 1.安排两教时。 2.《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语言特色应作...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五人墓碑记ppt_第三册五人墓碑记

    、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二) 了解本文跌宕多姿而又组织严密的特点。(三) 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二、 难点、重点分析(一) 作者构思这篇墓碑记的出发点是什么?(二) 本文与其它墓碑记有什么不同?(...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教学设想: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伶官传序朗读】第三册伶官传序

    如果说阅读如同解牛,那么就应该是那位庖丁。自渎课文《伶官传序》,头绪复杂,史实众多,在一节课里处理难度很大,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翻阅《疱丁解牛》,目光扫过其中的语句:“依乎天理,批大窽,导大卻,因其固然……”我的心忽然一动,我不也应该找准一个进刀的窽卻,才能在复杂的“牛体”中运用自如、游刃...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评价_《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秋晓 学习目标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本文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文章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核舟记》板书设计_《核舟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 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 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 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我为什么而活着主要内容_第三册我为什么而活着

    (上课,师生问好)师: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有生必有死,生死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给出答案的问题。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一过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思索、探讨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我为什么...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周星期二)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2020|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勤业中学 王庆华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话。2 欣赏散文优美的语言,体味课文表达的真切感情。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中华,热爱世界的情感。3 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4 学会如何向别人介绍当地的景物。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4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小...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 高尔基《海燕》教案|《海燕》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发布于:2025-11-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