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缩写_范进中举练习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同步自测一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下列加黑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带挈(qie)  相公(xiàng)   b.腆着(tiǎn)  星宿(xiù)

c.解元(xiè)  兀自(wù)    d.绾着(wǎn)  轩敞(chǎ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语(  )

(1)如今你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

(2)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3)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4)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乡试年——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轮到乡试这一年就叫“乡试年”。

b.文曲星——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

c.解元——乡试中举,第一名叫“解元”,第二至第十名称为“亚元”。

d.讳——就是“忌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忌讳”,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的。

4.填空。

(1)《范进中举》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小说家,其代表作品就是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________。

(2)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时代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5~13题。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2)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1234

5.选文(1)在写范进中举发疯的过程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①(  );②(  );③(  );④(  )。

6.众人劝说老太太,称范进为“范老爷”又拿出鸡蛋酒米等,这与从前他们对范进的态度截然相反,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7.分析文中加黑词语的表达作用。

8.阅读选文(2)“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说明孔乙己是怎样的人?“惟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9.“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句中“所有”“都”语意是否重复?

10.选文(2)中,除了“笑”“哄笑”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也刻画了众人以逗孔乙己为乐的心态。

1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反映了孔乙己什么心理?

12.两段选文在描写世态人情上有何相同之处?

13.范进与孔乙己,一个中举而疯,一个潦倒而死,他俩在思想性格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

(1)相同之处:________

(2)弊端:________

同步自测二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陈毅四请深山高士

①初冬季节,气温骤降,一路上,山风凛冽,草木凋零。陈毅轻装简从,策马缓辔。二十多里路程,往返了两次,都未见到老医生,但他并不气馁,再去造访。

②那天,恰恰天降大雪,山野里一片粉妆玉琢,白雪皑皑。陈毅脑海里翻腾着思考的波涛:自从他奉命任新四军军长,率领部队入江苏西南部茅山地区后,由于日寇的封锁,许多伤病员得不到医药,不但丧失战斗力,而且生命危在旦夕;听说茅山深处的乾元观有位爱国老中医,叫辛三仙,采集草药,为贫苦百姓治病扶伤,深受群众爱戴;这次再登乾元观,欲请辛三仙出山,以解部队缺医少药之急……

③陈毅到达乾元观正门前,“笃笃笃”,叩响了门,“吱喽”一声,正门开处,一道童问:“长官尊姓?来此何干?”

④“我叫陈毅,特来拜访辛三仙老医生。”陈毅答道。

⑤“辛师父清早出诊去了,留下上联;辛师父还留言:倘若长官对出下联,就请明天到乾元观相见,否则……”

⑥陈毅看那上联是“鸦啼鹊鸣并立枝头报祸福”,不禁一笑。原来,辛三仙把国民党军比作“鸦”,把新四军比作“鹊”,二者同登乾元观,却是祸福不同。陈毅挥笔对出下联:“燕来雁去相逢路上传春秋。”

⑦下联中,陈毅把共产党比作“燕”,把国民党比作“雁”,表明了二者迥然不同的抗战目的和前途。

⑧翌日,陈毅第四次到乾元观拜访辛三仙,想到自己多次往返,心有所感,随口吟道:“四顾道观四拜三仙山心动,”

⑨辛三仙听后,当即吟出下联:“三咏雄才三仰四军事理明。”

⑩两个相视而笑,携手入观,坐定寒喧。谈笑之间,陈毅以辛三仙的遭遇和处境为题,联成一对:“稼轩当年哭京口,三仙今朝笑茅山。”

陈毅把辛三仙比作南宋抗金爱国名士辛弃疾(号稼轩),“京口”指辛三仙故乡镇江。辛三仙听后,苦叹一声,招呼道童上酒。陈毅推托说:“我有病,恕不奉陪,今日特来请辛老诊治的。”

于是辛三仙一边为陈毅搭脉,一边叫道童取药,眼望陈毅,口中却说:“陈军长,药能治假病!”

“酒不解真愁!”陈毅微笑答道。

“真愁!”辛三仙反复琢磨此两字,想起了镇江老屋毁于日寇炮火;年迈父母,双双投江;妻离子散,杳无音讯;自己孑身一人,从镇江逃到茅山行医;国难家仇一齐涌上心头,不禁老泪纵横。1234

为了进一步开导老医生,陈毅又与辛三仙下棋,故意让他接连吃掉自己的棋子;眼见棋局已定,陈毅突然问道:“辛老,当初发明象棋时,为什么只准将士阵亡,而不准受伤治愈后重返战场?”

辛三仙不解弦外之音,显出疑惑的神情。陈毅笑着解释道:“有伤即医治,胜局才有望。”

辛三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陈军长要老朽给新四军治伤病员呀!”当即献出一年多来采集到的全部中草药,还同观内其他道士商定,把乾元观作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总医院。

伤病员进观那天,风和日丽。陈毅神采奕奕,兴致勃勃,挥笔写下了一副对联,贴在乾元观正门两旁:“深山隐高士,盛世期新民”。

1.这时故事发生的时间在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故事主要内容是________。

2.第③~⑤段,通过陈毅与道童的对话,写出了陈毅三顾道观的情景。请在各段人物对话前加上一些描写神情、动作、心理等的词语,以表现特定情景的人物形象。

③段,一道童________问:“长官尊姓,来此何干?”

④段,“我叫陈毅,特来拜访辛三仙老医生。”陈毅________答道。

⑤段,道童________说:“辛师父清早出诊去了,留下上联;……,否则……”

3.第⑤段,联系道童答话内容,补出道童“否则……”未说出的话语内容。

4.请用简要语言概括第二副对联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5.第(13)段,请联系上下文,说说“酒不解真愁”的“真愁”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6.第②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作用。

7.第⑧段中,陈毅“想到自己多次往返”请从文句中找出与“多次往返”照应的两个句子。  

8.简要回答本文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9.简要概括陈毅的“雄才”在文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0.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以下给出上联,请结合本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者刘备三顾草庐传佳话,

下联:________

11.你读本文后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

 

语文广角

清朝文字狱

雍正年间,文字之祸,几乎不断。一字违碍,即兴大狱,杀戮残酷,自古所未有。

礼部侍郎查嗣庭,典试江西,出题有“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商颂·玄鸟》里的成语,但是《大学》里引用过,所以只要读过“四书”的人都知道)四字,竟被解释是取“雍正”二字而“去其首”,因此加上“逆天负恩,讥刺咒诅,大干法纪”的罪名,革职拿问,瘐死狱中,还要戮尸示众,儿子处死,家属也尽数流放。

参考答案

同步自测一

一、1.c 2.(1)规矩 (2)教我 (3)家乡 (4)戏弄、捉弄  3.d 4.(1)吴敬梓清《儒林外史》

(2)三国水浒西游红楼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曹雪芹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清

二、5.①昏厥 ②疯跑 ③跌倒 ④疯走集上

6.体现了众人趋炎附势的心理。

7.中举的喜报,是范进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这喜报表明他从此将身价百倍、荣华富贵以至他竟不能相信这天大的喜讯能与自己有联系,如在梦幻中一般,报贴分明就在眼前,他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才确信是真的。几十年来的苦水闷气一吐而光,他狂得完全忘形了,竟至旁若无人“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这意味着他已失常变态;“灌了过来”,意味着范进喜得昏厥过去,真的完全不省人事,牙关咬得紧紧的,不得不扒嘴巴硬灌。“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意味着他的疯狂,疯劲十足。“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又意味着他疯得不知东西南北,那种疯态丑恶不堪。“大眼望小眼”意味着众人的惊讶,范进疯得简直不可思议。这些加点词语包含着非常辛辣的嘲讽意味。1234

8.不能去掉。强调孔乙己身份的特殊,预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

9.不重复,强调众人无一例外地把孔乙己作为取笑的对象。

10.叫故意高声  11.矛盾、羞愧、自欺欺人。

12.在世态炎凉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或侮辱或取笑,冷酷无情。

13.(1)他们本来都是老实善良之辈,受封建文化的毒害和科举制度的愚弄,毫无反判精神,热衷功名,迂腐可笑。

(2)这种迂腐的制度诱使读书人以功名为念,将青春乃至大半生都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读书人只知经书八股,没有真才实学,丧失谋生本领。这种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一面造成一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致使社会对两种读书人的态度截然不同,世态炎凉,人心势利。


同步自测二

1.初冬季节茅山 陈毅四请深山高士

2.(略)

3.①长官就不必劳驾了;②长官就不必再来了;

③不用再来了;④师父不想见你了。

4.上联理解要点:①体现心诚(多次拜访);②行为令人感动,包括自然物和人。

下联理解要点:①赞美陈毅(包括新四军);②事理明:新四军以国为重,辛三仙深明大义。全联大意是两人互表仰慕之情。

5.①新四军伤病员缺医少药,不但丧失战斗力,而且危在旦夕;  

②担心辛三仙不理解,不肯出山。

6.景物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作用:烘托陈毅请医生心之诚、意之切;心理描写作用:阐述三顾茅山的原因及请医迫切的心情。

7.照应的句子有①往返了两次都未见老医生,但他并不气馁,再去造访;②这次再登乾元观;③翌日,陈毅第四次到乾元观。

8.略写前三请,详写第四请;详写请医略写治病;作用:①避免冗长的叙述过程,详略得当;②便于集中刻画陈毅、辛三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③突出中心。

9.①才思过人、出口成章,下笔成联,具有儒将风采;②身居高位,却能体恤病员,为解国难不辞辛苦;③有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家风度。

10.(略)

11.作答时切入口要小:既可从文章内容、语言、结构、写法中选取某一点评判优劣高下,也可以与《陈毅市长》(选段)或《三国演义》中“三顾草庐”作些比较,探讨异同或提出质疑等等。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983.html

  • 《阿里山纪行》原文|《阿里山纪行》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春酒》赏析|19《春酒》说课教案

    03一.说教材《春酒》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以民俗为主题和主要内容,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民俗更是异彩纷呈,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春酒》一文是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表达了思乡的主题。笔触细腻,有着浓厚的风土人情。学习本文,不仅让我们...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阿长与山海经_阿长与<山海经>

    课题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教 材 分 析概述重点难点教具录音机、投影仪教学法设计朗读法、引导法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叙事性作品,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藤野先生》——鲁迅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文章重点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追述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2021_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全文的一条主线。二、重点、难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采用以...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翻译|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认识“铭”“说”两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从文中获取启示,并对自己的处世观点、态度的再认识。课时安排...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答谢中书书》教学案例]《答谢中书书》教学案

    张笑天——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短文《答谢中书书》。  2、赏析景物描写,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感知景物描写方法,体验归隐情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教师提问所学的写山水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吟咏从而体会作者...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6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复习

    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扩写·改写《石壕吏》 共2课时授课时间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课型写作课主备课人 学习目标1、 了解“改写”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巩固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难点1、 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仍要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教学目的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教学重点、难点1.对象的特点。2.生动描写。3.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迁徙(xi3) 雾霭(ai3) 窥(kui1)探 缄(jian1)默 狩...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 [课文《蜡烛》]《蜡烛》同步练习1

    ●活动与探究一、写作活动1 就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写一篇人物通讯,以记叙为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2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改写课文,题目为“你好,老妈妈”。二、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1 在图书馆、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一下人类历史发生过哪些大规模的战争,重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战争发生的原因...

    发布于:2013-05-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