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小学古诗|《岳阳楼记》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13-04-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语文教案】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知识掌握
 
1.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2)《岳阳楼记》是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________”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________”的远大政治抱负。
2.给加粗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    )  宠辱偕忘(    )  岸芷汀兰(    )
谪守巴陵郡(    )  一碧万顷(    )  霪雨霏霏(    )
3.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的是
[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4.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能力提高
 
1.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若夫霪雨霏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朝而往,暮而归
c.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句是
[    ]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坏就高兴,不认为个人的得失就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喜,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
5.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    )欧阳修(    )
 
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1)—(3)题。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贻:遗留。
1.正确理解文言实词词义。
(1)选出与“滕子京负大才”句中的“负”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忍辱负重    b.豪迈自负
c.负荆请罪    d.自负盈亏
(2)选出与“愤郁颇见辞色”句中的“色”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
d.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为学》)
2.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
(1)选出与“为众忌嫉”句中的“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2
(2)选出与“正患无隙以规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正确理解以下文言句子
(1)“正患无隙以规之。”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    ]
a.正担心没有空闲去规劝他。
b.范文正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
c.正患上疾病没有时间去治它。
d.范文正怕他误事,又没有时间去规劝他。
(2)“自庆阳帅谪巴陵。”句意最恰当的一项
[    ]
a.从庆阳率先到巴陵做太守。
b.从庆阳改派到巴陵当太守。
c.从庆阳统制降职到巴陵郡。
d.从庆阳统率来到巴陵郡。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1)《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文学  政治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略
3.c
4.c
【能力提高】
1.d
2.d
3.a
4.c
5.醉翁亭下欧阳修借景抒情(或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或醉翁亭中欧阳修即景抒情)
【延伸拓展】
1.(1)b,都是“依仗”的意思。(2)b,都是“脸色”的意思。2.(1)c,都是介词,“被”的意思;(2)b,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代人。3.(1)b,“患”是担心,“隙”指机会,“规”指规劝。(2)c,“帅”指官职,“谪”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yuwenjiaoan/6903.html

  • [《大雁归来》教学视频]《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大雁归来》教学方案 深圳市翠园初中部 彭艳一 教学目标:知识:1 学习本文抒情的语言。 2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3 了解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能力:1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训练学生们概...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_《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教学难点】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教...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_《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教学目标: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一些农谚。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白杨礼赞_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教学思路设计安徽师大附中 朱诵玉 语文课堂是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快乐和陶冶——这是一种享受。要达到这个境界,撇开其他方面因素不说,单就教材分析和课堂控制来讲,我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1、教材分析应做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无题】无题

    无题 一、导入由“李杜”→“小李杜”→课文二、初步感知1、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晚唐著名诗人。与村牧一起并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善于用典尤其以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表现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但有时也写得隐晦迷离,难于理解。2、找出...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喂——出来》读后感]《喂——出来》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一.字词解析  1.注音  颤颤巍巍chànwēi栅栏zhà众目睽睽kuí贪婪lán牟取móu哂笑shěn棘手jí铆钉mǎo眺望tiào履行lǚ  2.辨音    3.辨形    4.辨义  (1)损害伤害危害  三个词作动词,都表示对完好的事物加以破坏,使它受损伤的意思,因而都含贬义...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鹤群翔空|鹤群翔空

    《鹤群翔空》教案4 《鹤群翔空》教案3 《鹤群翔空》教案2 《鹤群翔空》教案加练习2 《鹤群翔空》教案1 《鹤群翔空》教学实录 《鹤群翔空》说课稿 语教版《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 《鹤群翔空》ppt课件(1)...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余映潮】《藤野先生》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重点】   课文阅读。【教学难点】  课文思想的理解和主题的确定。【教学时数】  3课时。【预习质疑】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打开自制教学软件《藤野先生》封面,在日本古筝曲《樱花》的伴奏下介绍:...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三峡_三峡

    《三峡》教案6 《三峡》教案5 《三峡》教案4 《三峡》教案3 《三峡》教案2 《三峡》教案1 《三峡》教案 《三峡》备课笔记 《三峡》说课稿 2份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三峡》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三峡》检测题 《三峡》自学评估练习 《三峡》综合能力测试 《三峡》同步训练...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长征组歌》两首

    萧华教学目标:1、 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 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3、 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课前预...

    发布于:2025-11-15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