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乐音三要素_初中物理学案乐音与噪音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物理教学案的设计
 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师生备注
1、通过自学力所能及地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重点)
2、根据自己学习的程度提出一些你想知道的问题?   (难点)
3、学会在讨论、交流、评价中学习。               (重点)
4、学会利用实验来帮助自己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   (难点)
5、学会把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
学习工具:
两根锯片,两个相同的烧杯装上不同质量的水。
我会自学:
1、                    叫做乐音;                叫做噪音。
    2、乐音的特性是指         、           、                。
3、响度是指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的             ,常用        
(       )来表示。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越大,响度              ;另外,响度还与距声源
的              有关。
4、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用              来表示,
其单位为         声音的              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
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
    越高。
    5、音色就是指声音的                 与                 ,1234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                  是不同的。
6、防止噪音的三个途径分别是:在               处减弱;
在              处减弱;在                  处减弱。
我会提问:
1、响度由什么来决定?
2、音调由什么来决定?
3、音色由什么来决定?
4、噪音对生物有什么危害?
5、噪音能消除吗?
6、回声与频率、速度、响度有什么关系?
我能参与:
实验探究(一)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在桌面上用锯片弹击:第一次把锯片搬低些
 第二次把锯片搬高些
结论:
实验探究(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⑴用锯片在另一锯片的一定锯齿上刮动:
第一次慢刮
第二次快刮
注:要仔细听声音 师生备注
结论:
⑵用相同的烧杯,取不同量的水,用笔敲击烧杯
第一次轻敲
第二次稍敲重点
注:仔细听声音
结论:
我能解决:
典型例题
1、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时男低音比女高音的    
大,      低。
方法:
2、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
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方法:
3、 有经验的养蜂员。可以根据蜜蜂飞行的嗡嗡声音,判断是飞出去
采蜜,还是采了蜜回来。如果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300hz,则不带花
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音的            。
方法:
我会解决:
课堂测试(时间2分钟,2分一空,满分18分)
1、 人们常用“高声喧哗”“低声细语”这样的词语来描述人的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2、 有经验的铁路工作人员,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弹簧是否正常
时,常用锤子敲敲就能找出故障,这主要上依据声音的         
判断。
3、 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听诊器能减少声音在传播路径上的
       ,使传入医生耳朵里有声音的          更大。
4、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分别属于哪种方式: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高速路两旁安装隔音墙:              1234
影剧院的墙面用隔音材料制成:                    
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我会总结:

我要巩固: 师生备注
1、1964年,美国空军一架f-14喷气式飞机在俄克拉荷马城上空做
超音速飞行实验,在飞机的轰鸣声中,一个农场的1万只鸡有6千
只死亡。请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

2、请你谈谈你所看到的日常生活中与声现象有关的不文明的例子,
并说出其危害之处,请举出2-3例

3、动手做一做,动脑填一填
 
在七个完全相同的的玻璃杯或碗中盛上不同高度的水,然后用筷子
轻轻敲击它们的边缘,听后你会发现,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发声时振动的          不同。盛水越少的杯
子或碗,发出声音的          越高。
4、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
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这些材料做成
盒子,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位置开始,慢
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的声音时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
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实验收
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          、          、
          。由上面的实验可以总结出: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
点之一是                   。
5、读一读,拓展视野:
噪声百害而无一利?
噪声妨碍交谈,影响工作学习,干扰休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噪声是一种社会公害,已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我国已把它定为环
境污染的四害之一。噪声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科学实验已
经证明,人类如果完全脱离噪声,生活在死一般的寂静环境里,对
身心的健康也相当不利。这说明适当的噪声对人类是有利的。如何
控制并利用噪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开发利用噪声的新技术。下面介绍几
例噪声利用的新技术。
① 声发电:英国科技人员设计出一种鼓膜式声波接收器,它能把收
到的噪声能量传到电能转换器中,声能立即变成电能。
② 声制冷: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利用噪声制冷的冰箱。这种冰箱  师生备注
不用化学制冷剂和压缩机,不仅不耗电,而且不污染大气。1234
③ 噪声除尘:美国科学家发现,高能量噪声可以使尘粒一团团下沉。
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新型的除尘设备——噪声除尘器。
④ 噪声诊断:前苏联科学家发现,人体受到电磁辐射后,人体由于
热运动会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噪声,这种噪声可通过电子仪器进行测量,
并且人体部位温度越高,噪声越强。根据这一原理,他们成功研制成
电子学诊断仪,利用人体噪声确定病灶位置。
⑤ 噪声干燥:美国科技人员曾用噪声干燥食品。结果发现其吸水能
力为传统干燥技术的4-10倍,并且不损失食品的营养成份,深受人
们欢迎。
⑥ 声除草:科技人员发现,不同植物对不同频段的噪声,有不同的
敏感度,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滞后发芽。由此科技人员制成
了噪声除尘器,使杂草种子提前发芽,可以在农作物生长前施药
除草,促进农作物增产。
⑦ 以噪制噪:科学家们根据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两列波相互叠加,
可以相互抵消的原理,利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出新颖的反噪声器。反噪
声器利用麦克风探测噪声源,将噪声送入电脑,产生与之相反的声波,
在电脑控制下,与传来的噪声叠加,从而抵消噪声。
我还想提问: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112.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