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阻ppt课件]第三节电阻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三节   电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3.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把滑动变阻器正确地连入电路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三、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教学重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教学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教具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光台灯、半导体收音机一台、电位器、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出示预先准备的各式各样的电线.问这是什么东西?[生]电线、导线、电缆线、电话线、闭路线…[师]肯定同学们的回答.请大家从导线的截面观察.[生]电线芯是用容易导电的金属来做的,是导体.电线芯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师]现在请同学们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看一下导线的芯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是用铜做的.是用铝做的.[师]大家见过用钢、铁做芯的导线吗?[生]好像没有.[师]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已经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同学们大胆地猜想.[生]是不是因为铁容易生锈,所以不用铁.[生]是因为用铁做导线没有铜好.[生]…[师]大家想不想用实验找找原因呢?二、进行新课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师]我们可以把铁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想想做做]请同学按图6.3-1连接电路.先将铁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将铁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生]接入铜丝比接入铁丝时灯泡亮.将电流表串入电路,重复上述的实验,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生]接铁丝时的电流比接铜丝时的电流小.[师]比较两次电流的示数,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板书]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resistance).[师]比较实验现象——相同电压下,接入铜丝的电流大,说明了什么问题?[生]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即电阻小.[师]相同电压下,接入等长、等粗的铁丝电流小,又说明了什么?[生]等长、等粗的铁丝比铜丝的电阻大.[师]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 m,横截面积1 mm2的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并说明为什么不用铁做导线.12345[生]导线的电阻值和导线的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的导线其电阻值不同.[生]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生]几种材料中银的电阻最小,除镍铬合金外,铁的电阻最大,铜的电阻和银差不多,但铜比银便宜.所以不用铁做导线,而常用铝或铜.(有学生会注意到镍铬合金的电阻值最大,它有什么用?此问题可留在变阻器中再来说明)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请同学们阅读材料p13,知道下述内容.[板书]电阻的符号:r电阻的单位:欧姆(o hm)简称欧   符号   ω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   1 kω=103 ω   1 mω=106 ω[师]同学们对于电阻这个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出示书图6.3-2所示各种电阻器实物)注意:这些电阻器,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师]请同学们阅读小数据栏中“常见的电阻”,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生]实验用的导线电阻很小,它们是用容易导电的铜来做的.[生]实验用小灯泡的电阻是每根导线电阻的500倍.导线的电阻是不是可以忽略不考虑呢?[生]人双手间电阻在手干燥时很大,潮湿时会变小,甚至比照明灯泡工作用的电阻还小.相同电压下,电阻小的电流大,电阻大的电流小.所以电器工作时,用湿手去触摸用电器开关会很不安全.[师]积极肯定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问题的学习态度,并对他们能根据学到知识联系生活中实际的做法及同学的安全意识进行表扬.[师]人的双手间干燥和潮湿时的电阻不同.谁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在干燥和潮湿时的导电能力不同?[生]木柴.木柴干燥时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而湿木柴就是导体,就比较容易导电.[生]这说明干木柴电阻大、湿木柴的电阻小.绝缘体的电阻大,导体的电阻较小.[师]肯定同学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电阻的知识明白绝缘体的本质.绝缘体之所以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的缘故.[师]在电工材料中,除了同学们已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外,还有一种很重要的材料就是半导体.[投影]半导体及超导的相关内容(或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通过介绍这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前面实验中,铁丝和铜丝电阻不同,接入电路中,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由此,同学们考虑电阻的作用是什么呢?[生]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不同材料的铜丝、铁丝接入电路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那么同一种材料的一根导线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想想做做]用刀将铅笔剖开,仔细取出铅笔芯,注意不要折断.用铅笔芯代替前面实验中铁丝(铜丝)或照图6.3-5连接电路.[师]铅笔芯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铅笔芯接入电路,电灯能发光,所以铅笔芯是导体.[师]如果想要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谁有办法,请来操作一下.[生]将连接铅笔芯的导线一端打开,并使其在铅笔芯上滑动.[师]滑动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生]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12345[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表现很好.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电源没动,是同一个电源,灯的亮、暗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灯泡的亮暗,说明通过灯泡中的电流大小不同,灯亮时电流大,灯暗时电流小.[生]相同电压下,电流大、电阻小;电流小、电阻大.[生]铅笔芯越长,电阻越大;铅笔芯越短,电阻越小.[师]如果我们换用铁丝做实验会怎样呢?(重复上述实验)[生]铁丝越长,电阻越大;铁丝越短,电阻越小.[师]铁丝和铅笔芯都是导体,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呢?[生]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在相同粗细的条件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越短,电阻越小.[生]可以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这就是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在前面观察p13“几种金属导线的电阻”时,哪种金属电阻最大呢?[生]镍铬合金.长1 m,横截面积是1 mm2的镍铬合金的电阻是0.1 ω.[师]如果老师需要电阻在0~10 ω范围内变化,使用电阻最大的镍铬合金丝,需要多长?[生]需100 m.[师]也就是说,老师要想将接入电路的电阻从0变化到10 ω,就必须进行一次百米跑,这样做可行吗?[生]不行![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呢?[生]将100 m长的镍铬线绕成像弹簧那样的圈,就能减小长度.[师](教师可预先将变阻器拆开,取出绕着线圈的瓷管)请同学们看,是不是这样绕就可以呢?(得到同学们的肯定后,教师继续引导)怎样使用它呢?[生]需要使用哪部分,就在哪个地方抽出一个头.[生]就像刚才实验中在铅笔芯上滑动一样,用一个头在线圈上滑动就可以.[师](教师将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及滑片再装上)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了呢?(同学们肯定)利用滑片在线圈上滑动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所以把它叫做:(同学们一起说)“滑动变阻器”.[师]同学们面前的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面前的滑动变阻器并阅读教材p16第一自然段,弄清以下问题.看看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先板书问题,然后由同学补充结论)[生]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为什么要将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管上?[生]电阻丝外面为什么要涂绝缘层?教师引导同学们分析后明确:●滑动变阻器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要想增大变阻范围,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因此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管上,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生]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上面写有“50 ω,1.5 a”是什么意思呢?[师]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是什么意思?[生]“50 ω”可能是说这个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0~50 ω,它的最大电阻值就是50 ω.[生]“1.5 a”应该是说它能通过1.5 a的电流.[师]同学们分析的很正确.变阻器铭牌上标出的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因此在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规则.[投影]滑动变阻器使用规则●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12345●为了避免电路中电流过大,使用变阻器前应将其阻值调到最大.[师]同学们对变阻器有了一定了解.请大家观察下面现象.[演示]1.用调光台灯的控光旋钮,改变灯的亮度.2.用收音机控制音量的旋钮改变收音机的音量.[师]光亮的控制、改变,收音机音量的控制、改变就是利用变阻器来实现的.收音机控制音量的变阻器是我们教材p16的电位器.[师]谁能给大家说说电位器的电阻是如何改变的?[生]从图上可以看到,电位器的滑片是可以在电阻丝上滑动的.滑片在不同的位置上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也会不同,这样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师]同学们想不想试试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呢?[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师]同学们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看一下滑片滑过的地方有什么特别吗?[生]滑片滑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了.[师]为什么呢?是因为变阻器使用太多,不小心刮掉了吗?[生](学生讨论)不是不小心刮掉了.必须刮掉这些地方的绝缘漆,滑片到达时,变阻器才能接入电路.[师]同学们现在可以设计电路,进行实验,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弄清下列问题.[投影]●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是不变的?●移动滑片时,哪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随着改变?向哪个方向移动,电阻变大?●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电流大小相等,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哪两个接线柱?●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各组进行交流,提出发现的问题.[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收获吧.[生]把ab或cd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电路时,灯泡的亮度都不变,说明ab间和cd间的电阻都不变;但是接c、d时灯很亮,说明c、d间电阻很小,几乎为零;接a、b时灯很暗说明a、b间的电阻很大.[生]要想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并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生]要使灯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就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电阻最大的位置上.但我发现有的组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在最左(a)端,他们在最右(b)端,难道最大值位置有两个吗?[生]我也发现了使灯由暗变亮有的从左向右滑,有的从右向左滑.[师]请同学将你们滑动变阻器不同的连接情况画在黑板上.[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组变阻器的连接情况,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进一步弄清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及方法.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最大位置及滑片的移动方向,都与变阻器的连接情况有关.如图,如果使用接线柱ca或da,电阻丝ap段被接入电路,这时电阻值最大的位置滑片p应在b端,滑片从b端向a端滑动时,电阻逐渐减小电流逐渐变大,灯泡由暗变亮.如果使用接线柱cb或db,则电阻丝pb部分被连入电路,电阻最大值的位置就应是滑片p在a端,而要使灯由暗变亮,滑片要从a端向b端滑动.

投影学生探究报告,互相交流、学习.鼓励同学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科学的态度.三、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1)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电阻的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ω),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12345(3)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结构示意图:电路图中的符号: 使用规则:a.首先观察变阻器的铭牌,弄清变阻器的最大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连接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要控制的电路中.c.闭合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要使滑动变阻器能控制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应和灯泡串联.(图略)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应根据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情况来定.2.此电路不能满足题目要求.因为接线柱接错,使电阻器成了一个不变的电阻.应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五、板书设计(一)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的符号:电阻的单位:            (略)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二)滑动变阻器原理:构造:结构示意图:            (略)电路图中符号:使用规则: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102.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