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力和运动思维导图】第六章力和运动总复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 2012-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和物体受平衡力的情况。

  2、 进一步理解动静摩擦力的区别。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

  【难点】:二力的平衡的应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法】知识网络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提问、引入内容

  前诊题:

  1、 摩擦力的定义是什么?

  2、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 引导学生复习本章内容,板书出:

  本章的知识结构

   物体不受力:牛顿第一定律

  经验概念与伽利略 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用惯性去解释某些

  观念,理想实验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生活中的具体现象

  同一直线上的力:力的合成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力的平衡

  解决二力平衡与 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决运动变化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的矛盾。

  三、 补充和重点讲述一些学生模糊的概念。

   1、 摩擦力的概念:(与教材不同)

  当物体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从而分析:学生知 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不同。

  举例并做实验:用1牛、2牛、5牛的力拉桌子,桌子不动,从二力平衡的角度分析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时,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等于1牛、2牛、5牛。总结: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之相平衡的 力的大小

  2、 举例说明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从而解决摩擦力的大小与平衡力之间的矛盾。

  3、 平衡力

  从实例分析物体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知识点以加深印象。

   静止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保持 或

   (合力为零)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 典型例题

  1、 洗衣机的甩桶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惯性 演示实验: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石块做圆周运动。让学生理解此题。

  2、 用30牛的力握住一个重50牛的油瓶,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少?如果怕瓶子掉下,加大手的握力为60牛,则手与瓶之间的摩擦力又是多少?

  分析:此题利用力的平衡来分析,摩擦力始终与瓶子的重力相等,学生容易把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混淆起来,一定要分析好此题。

  五、 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和例题进行总结。

  反馈检测:

  1、 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牵引力为5600牛,重力为89000牛,摩擦力为多少?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为多大?

  2、 匀速下降的气球,若总重为130牛,则所受的浮力为多少?方向如何?(空气的阻力忽略不计),如果气球匀速上升,则所受的浮力为多少?如果气球静止,则所受的浮力又为多少?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wulijiaoan/3095.html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反思】3.2生活中的透镜

    3 2 生活中的透镜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2.教材简析 :在初步认识透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透镜,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理解透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意识。并且在制作模型照相机的...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填空|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知识提炼: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拓展: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提炼: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拓展:能...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路与电流思维导图】《电路与电流》期末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电路与电流  【知识结构】  一、 电路的组成:  1 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 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八年级物理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归纳

    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c),简称库。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详细介绍:课题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执教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过程设计1.测量2 长度的单位3 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学过程设计4 正确记录测结果5 误差三.思考与作业四板书第一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五简要说明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误差...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斜坡的启示教学反思|《斜坡启示》教学设计_

    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 (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b类 教学内容: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及其省力规律,以及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创...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电磁铁课堂实录]“电磁铁”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

    【内容分析】《汽化和液化》是第四章第三节,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了自然界的物质通常存在的三种状态及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 汽化|汽化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发布于:2012-12-1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