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

八年级生物教案 2012-10-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生物教案】

授课时间: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 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 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论的大体过程。
二,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自然发生论是如何让解释生命起源的
  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     雷迪的施压及其改进过程
                                             巴斯特的实验
        生命的起源
                                        巴斯特的实验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
 化学进化是可能   化学进化的基本观点
                                        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形成的实验
      2、本节的教学重点:①雷迪实验和巴斯特实验  ②化学进化过程和米勒实验
      3、 本节教学难点:  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化学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1、由提问和讲故事引入新课:。同学们都听说过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吗?  (很多很多年以前,当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他在大鸡蛋里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黑漆模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狠狠用力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大鸡蛋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一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当中还有些地方粘连不断,盘古又去找了一把凿子,左手执凿,右手拿斧,或用板斧砍,或拿凿子凿。盘古就这么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地在那里一斧一凿辛勤地工作着,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人有推算,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黑暗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天天做着这种辛苦的工作。不知道又经过了多少年代,天和地的构造已经相当巩固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了,终于,他和我们人类一样,倒下来死去了。  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土,他的头发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总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了他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丰富而美丽?)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发生的?这是一个人们都十分想得到答案的问题,其实早在古代人们就在想生命是怎么样来的!只是那时候人们的知识有限所以才编出这样的神话故事!你已经知道,大约400多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森林中风餐露宿,与兽共舞。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12345
2、讨论题:(1)。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2)。这个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3).教材中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4).你还了解哪些观点?
3、生命不是自然发生的
        (1)自然发生论是如何解释生命起源的:         (2)雷迪和巴斯特的实验推翻了自然发生论(雷迪实验的假设是什么?实验的变量时什么?实验组是什么?对照组是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

3、化学进化论是可能的
   (1)巴斯特的实验并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根本问题(巴斯特实验控制的变量是什么?)
   (2)化学进化的基本观点是:原始生命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再由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形成的。
   (3)米勒和其他学者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分子形成的实验。
4、总结区别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 自然发生论:上古时期人们根据现象做出生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结论。代表思想就是“腐肉生蛆”“腐草化萤”等。
      (2)生生论:当然闷知道蛆是由蝇而来,巴斯特以后,人们就认为生命有亲代和孢子产生,即生命不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
      (3)宇宙生命论:人们提出地球生命来源于别的星球或者宇宙的“胚种”,根据是地球所有生物有统一的遗传密码及稀有元素埋在酶系中,并持有特殊重要作用等事实。
      (4)化学进化论:主张从物质在运动变化规律来研究生命的起源。认为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大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
 
作业:1、请你用表格的形式概括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1976年,我国的吉林地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科学家们在陨石的表面发现许多有机小分子物质,你认为这个事实为哪种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板书: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1 生命神创论        3宇宙生命轮 
         

               2  生生轮           4化学进化论12345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主备人:曹智,  授课人:曹智、杨正菊
一.教学目标:
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原始生命是简单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发展为复杂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的?
――通过生物进化
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化石的概念贺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知道学生看书并提问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
《三》、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学生活动】: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
 【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古代的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二、
《一》、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现存生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地质学、遗传学、胚胎学等的研究基础上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比较法。
    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的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那些进化的环节呢?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同学们仔细的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注意每段文字当中描述的动、植物贺当时所处的环境年代有什么相适应的地方。
《二》、简介地球上的生命史——生物进化的历程
 (1)前寒武纪时期(始于约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
 (2)古生代时期(约始于5.44亿年前):
          植物:(真核)藻类→裸厥类→厥类    
          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有翅的昆虫 12345
 (3)中生代时期(始于2.45亿年前):
 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4)新生代时期(始于6640万年前):被子植物和哺乳类、鸟类占优势
说明:约400~6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小结:主要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历程,即地球上的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所生活的环境等内容。总结一句话:生物进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地球演化史和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史。

三、
《一》、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了多种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最先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的也就是达尔文。首先我们来看看达尔文的一些简介(阅读教材)
   【讨论】: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根据学生读过的阅读材料进行讨论)
 (1)从小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并不断地提出问题。
 (2)科学考察,发现许多与“上帝造物论”不一致的问题。
《二》、提出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根据自己在环球日记中的材料、动植物标本和化石标本,先后写出了几卷地质学著作和一些有关生物进化的论文,并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教师活动】:设问
 (1)繁殖和变异在生物物种的进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讨论
 【导出】:自然选择理论
 【教师小结】:达尔文看到,生物具有巨大的繁殖能力,而能提供给它们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却有一定的限度,每种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作斗争,这就是达尔文所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还看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从生物的变异和生存竞争的关系中发现:生物的变异有的对生存有利,这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在生存竞争中获胜,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便会在生存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四点——过渡繁殖、生存斗争(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总结本节的所有内容。
五.练习作业:
   (1)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下列表述中,不合理的是(      )
 a、单细胞→多细胞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由简单→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2)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化石大部分是由生物体坚硬部分所形成的
 b、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或生活痕迹12345
 c、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3)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厥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
          
          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地球上的生命史

          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shengwujiaoan/1532.html

  • [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材分析: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此,本节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资料分析和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情分析: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形式是游泳|水中生活的动物

    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和理解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呼吸的,从而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观察思考活动和创设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思考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可以四人一组,将...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行为课件】《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导学案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当前在《生物学》新课标,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形势下!有多少教师地教学,正在偏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生物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北师大版)

    姓名: 班级: 级( ) 一、 骨的结构及其功能①在青春期,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身高突增,身高突增主要是 骨的增长,与其长长最相关的是骺端的 细胞。②如果某人的长骨需要进行手术,作为医生,你认为应该尽量...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案】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八下生物教案)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科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教学重、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案_生命起源教案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起源的特点,教学方法也就选择学生观察投影片、猜测和查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 一 ) 认知目标 1 .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思维导图】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3节 一.教学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二.教学重难点: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内容

    梳 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 样的运 动。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关于动物的运动,主要应该了解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的 原理。哺乳动物和人的运动系统 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运动的实质是肌肉的收缩牵拉着骨 围绕关节活 动。运动的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配合...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 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 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 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用肺呼吸吗_陆地生活的动物

    第二节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第六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陆地生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节课以蚯蚓为例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介绍了蚯蚓形态结构特征,特别是在运动和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本节也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课,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发布于:2012-10-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