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特征的作文|描写中景物特征的摄取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景物特征的摄取
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态,一切景物都以不同的形态客观存在着。要把景物描写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景物的形态特征
景物的形态特征包括景物的客观存在形态以及静态与动态等。
例,赵丽宏的《雨中》的一段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一群刚刚放学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句中,像“绸带”、“小船”、“花瓣”,抓的是景物的形态特征,“发光”、“飘”、“浮动” 抓的是动态特征。
景物的声音、色彩、光泽、气味等特征
例,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的一段描写,作者抓住了景物的色彩、气味和声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一篇文章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除了抓色彩外,还抓住了景物的光泽。抓住形态特征,可以更形象地描绘景物。
各景物点之间的关系和比例
即景物的点面关系、空间顺序和相互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高矮、长短和宽窄等。
在同一景物中,各景物点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的。它们的大小、高矮、长短和宽窄等又都是互为比例的,只有注意这些关系和比例,景物才立体完整。
假设我们去颐和园游览,来到昆明湖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湖光山色图,然后才注意看一个个景物点:高处的万寿山,佛香阁、铜亭,……低处,湖面上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石舫、南湖岛、游船;湖岸上,铜牛、长廊、码头、藕香榭、玉澜堂……所有这些景物点,在整个景物面上,都是相互依存,
互为比例,各有各的空间位置。只有注意观察摄取这些景物信息,才能在大脑中贮存立体完整的画面。
同一景物,在外界条件影响下,所呈现的不同特征
同一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观,在风霜雨雪、春夏秋冬、昼夜晨昏等不同季节和时间范围内,一定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带有某种微妙的差异性,如果不注意这些变化,就抓不住景物特征。
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杨朔的《香山红叶》,分别突出了“春”“冬”“夏”“秋”带有季节性的景物特征。
写景,都有一定的立足点。立足点不同,观景的角度就不同,景物所呈现的状态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观看同一景物,随立足点的变换,也会有远眺、近观、仰视、平览和和俯瞰等视距和视觉的变化。
只要我们牢牢抓住景物特征,就一定会把丰富多彩的景物画面,深深贮存在我们的大脑记忆库中。一旦我们需要时,就会生动形象地反馈出来,使我们的笔下生辉,使我们的文章增色。
-
第十六讲_第十六讲 联想和想象(之二)详细阅读
在作文中怎样联想和想象呢? 首先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合理的联系。从春天想到青年就是抓住了二者之间的相似关系、可比喻、可象征的关系,就是合理的;如果从春天想到刻苦学习,就缺少二者之间的合理的联系,就比较不合理。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
-
第十讲作文唱歌|作文辅导第十讲 把人物活生生地送到读者面前详细阅读
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磊磊,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爸爸,抽烟是有害的,香烟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烟戒了。” 这段话,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身份,也没有表现出父子的不同特点、情态...
-
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关子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 的对话详细阅读
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二中七年级十四个教学班从2001年9月起,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使用了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此,活跃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师们经常聚在一起,或学习课程标准,转换理念,或集体备课,解决疑难;或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现将他们“关于新教材的思考”座谈纪要整理如下。一、新教材,...
-
[供料作文名词解释]题目,供料作文传神之睛详细阅读
供料作文,大都要求自拟题目,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能令人顿生爱意。题好一半文嘛!若题目草率拟就,平淡乏味,甚至错字迭现,语病百出,就会大煞风景,使阅卷者产生成见:标题如此,内容可想而知。 下面结合具体材料...
-
中考作文六个一工程|中考作文的六个“一”详细阅读
阅中考作文和阅平时作文有很大不同,中考作文的分数评判收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给大家一些应试技巧,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六个一工程”。 一个吸引人的标题 这适用于自拟题和半命题作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也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拟定标题是学生遣词造句、...
-
材料作文审题技巧教案_材料作文审题技巧详细阅读
(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就是题) 不论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完全消化材料(看图作文也属此类)。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
-
【党史故事100讲第十九讲】第十九讲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之一)详细阅读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
-
[作文结构模式]作文模式例解详细阅读
(两则) 【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结构模式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每段用基本相同句式交代分论点,三段构成排比。描述议论抒情结合。分论点三: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用排比句点题例文:《张开...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八讲 扩续缩改 衔接自然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扩写就是将一篇短文扩写成长文,必须要对原文进行补充、发挥和扩展。2、续写就是提供文章开头,由续写者沿着原文的思路继续写下去直至完篇的一种写作形式。3、缩写就是把一篇长文浓缩成短文。缩写必须忠实于原文,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原文的中心思想和要点,并要做到首尾连贯,结构完整。4、改写就是将一篇...
-
[素材积累及点评]“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作文教法探索详细阅读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