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集锦_写作素材专辑(243)
【jiaoan.jxxyjl.com--作文辅导】
1、糊涂的动物
一只蝴蝶从窗口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都没有飞出房子。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是因为它总在房间顶部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的窗户。最终,这只蝴蝶耗尽了气力,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成群结队的马嘉鱼要比那只蝴蝶更死板,简直就是一条道跑到黑。马嘉鱼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飘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坠,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是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人所获。
2、学会给人台阶
记得上高二时,一天化学老师生病,由一位年轻的实习教师临时代课。由于他是新手,所以我们自然不会安分守己,课堂纪律十分糟糕。课至一半,老师正讲得兴起,却不料被讲台绊了一下险些摔倒,引来全班哄堂大笑。孰料他只是笑着摇摇头,自嘲了一句“连这讲台也欺生”,令我们的笑声戛然而止。
其实,聪明的老师是在给自己台阶。因为在遇到尴尬的时候,人要学会原谅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然而,我们更应该学会的是给别人台阶。给人台阶,实际就是要呵护别人的自尊,使其感受你的宽容与善良。
给别人台阶,有时会使人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自己的动力,这是讽刺、挖苦与辱骂所永远无法比拟的。记得自己上中学时十分讨厌数学,上课从不认真听讲,回家也不温习,成绩很糟糕,几乎每次测验后都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后来换了一位女老师,她姓王,是市级优秀教师。王老师执教后的首次测验我考了60分,可我查看后发现,其实只得55分,于是主动去找王老师说明了情况。王老师先称赞了我的诚实,随后说第一次测验她只是暂时借我5分,相信凭我的努力,很快能在下次考试时把这5分还给她。王老师的话使我受到很大触动,从此我认真学习听讲,数学成绩很快就有了很大提高。直到现在,我对王老师依然念念不忘,为当时她给予我善解人意的帮助而心存感激。
3、生活如椅子
在梭罗宁静的《瓦尔登湖》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张椅子,独坐时用一张,交友用两张,社交用三张。“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肝胆相照的,半个能为朋友牺牲自己利益的。所以交友只需两张椅子,一张给朋友,一张给自己。社交需要三张椅子,留一张自己坐,一张给增长的知识,一张给促膝而谈的乐趣。如果还有其他椅子就多余了。有四张,想凑一个牌桌;如果是五张,其中一张必是“名”正襟危坐的座位,“利”也大摇大摆地跻身其间。对过着纯粹内心生活的梭罗来说,这是无法忍受的。三张椅子,梭罗的需要就这么简单。
我穿越历史的目光又在居里夫人的会客厅看到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简朴的椅子。居里的父亲曾经要送他们一套豪华的家具,他们拒绝了,原因很简单: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为了不让闲谈的客人坐下来,他们没有添置第三把椅子。居里夫人后来说:“我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没有多余的椅子,使他们远离了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终于攀上科学的顶峰,阅尽另一种瑰丽的人生景观。
4、只看所有的,不看没有的
一个叫黄美廉的女人,自小就患上脑性麻痹症。此病症十分惊人,因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这样的人在常人看来,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黄美廉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个中学生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在场的人都责怪这个学生不敬,但黄美廉却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定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六……”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要想成功,必须接受和肯定自己。接受自己才能不回避现实,勇敢面对现实;肯定自己才能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信心百倍,充满活力。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缺陷。多看看自己拥有的,就会觉得阳光更多地洒播在你身上。
5、“三寸金莲”卷土重来?
有报道说武昌的一家美容院准备引进美国一家整形中心的截趾术“美脚”。据称,花上数万元,女性将脚趾截短,使双脚变小,便可穿上美国专家设计的一种小小的、迷人的高跟鞋,之后便可“充分展现女性的性感与魅力”。
自宋代以后,女性脚小一直被封建社会所推崇。中国女性从小就被强行缠足,这种扭曲的“美”被封建社会冠以“三寸金莲”之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下发了禁缠足令,从此女性的脚得到彻底“解放”。然而千年后的今天,小脚美又被重提。如今的脚,由裹足改成了“截趾”,下手更厉害。古代的“三寸莲鞋”也变成了“迷你高跟鞋”。想想如此残忍的审美观点,就让人不寒而栗。
如今,整容已疯狂,但如此以“折磨”女性来显示魅力的美,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6、狐狸建鸡舍
克雷洛夫曾写过一则寓言《狐狸建筑师》。
这个寓言讲的是一头狮子特别喜欢养鸡,但鸡舍不好,总是丢鸡。狮子决定请最好的建筑师狐狸来建一个坚固的鸡舍。鸡舍建得极为精美,看起来固若金汤,围墙又高又严密,但鸡仍然在一天天减少。原来狐狸就是偷鸡贼,它把鸡舍盖得非常严密,谁也进不去,但却把一个秘密通道留给了自己。
狮子的鸡舍不起作用,是因为错误的选择偷鸡者狐狸为设计和建筑师。狐狸建鸡舍的目的是要剥夺其他动物偷鸡的可能,而让自己有排他性偷鸡权。现实中的一些规则不起作用,也是因为规则的制定者是利益相关者,他们的目的是不让别人染指自己的利益,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
那么,如果狐狸没有偷鸡的动机,鸡舍一定能盖好吗?那也不一定。比如,偷鸡的黄鼠狼可能给狐狸点贿赂(如狐狸一直想吃的葡萄),让狐狸留下通道。因此,要让狐狸建起好鸡舍,还需要有监督。民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制衡和监督。如果没有监督,一只不偷鸡的狐狸也会盖出不能保护鸡的鸡舍。
不能让偷鸡的狐狸盖鸡舍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7、可怕的动物哲学
有一篇美文是讲狼的故事。说狼群每次捕获猎物之后,总是由强壮者先吃,依次下去,老弱病残最后吃。假如猎物不够,那么弱者就会首先饿死,或者被强者吃掉。文章赞扬这种狼的社会秩序,认为这样可以保持整个狼群的活力,有利于进化,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从中受到启迪。我想我们的社会如果按这种狼的哲学去发展,岂不成了强盗的、冷酷的世界?
无独有偶,另一篇美文也是对于动物大加崇拜的。文中对于动物“一夫多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动物中强壮者占有多名“妻子”,弱小者无妻,这样有利于优生优育……这个分析同样惊世骇俗。对于这样的野兽派美文家,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粗略一看,野兽派在美文中占的比例还真不小。好在也不乏现实派,这不,《给自己一片悬崖》,从名字看就很有新意。写的是一个去澳洲留学的大学生从来没开过车,为了谋得一份司机的工作,谎称自己在国内有三年驾龄,结果他凭着毅力和勇气在开车中学会开车,冒险一个月,驾驶技术就很熟练了。看完这篇文章,不由让人出了一身冷汗。这哪里是给自己一片悬崖,分明是把马路上的人都推上了悬崖。
8、安贫乐道是失败吗
一位走街串巷去酒吧、幼儿园、小学校讲故事的说书人,一次晚餐时与一位熟识的中国女士聊天。这位女士说:“反正你在这里也没正经工作,那不如去中国教英语。还能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和收入。”那说书人很惊讶地认真纠正该女士:“太太,我的专业就是走街串巷为老百姓说书。您怎么能说这不是一项正经职业呢?我不愿背井离乡。”那位中国女士餐后言之凿凿地发感慨:“看他一个穷说书的,朝不保夕,帮他找条出路还不领情。看来我们中国人是好样的,我们来到你们西方,赤手空拳地打拚出自己的一分白领体面职业、中产阶级薪水和小洋楼……”周围西方人个个睁大眼睛瞪着她瞧稀奇。本来西方朋友还挺可怜这位女士的。该女士的丈夫和10岁的女儿都留在中国,她独自漂泊异乡打拚,已四年没见过女儿了。在西方人眼中为出人头地付出如此代价,是残酷的。
中国人对成功、失败、快乐、悲哀有比较概念化的一统模式。说得重一些,就是活着挣口气,是为了一种体面和在别人面前可以显耀的面子。在西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强调的是干事业的兴趣和自在愉快。而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其成功与否,并不是靠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肯定来获得满足和回报。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越来越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
9、吸水纸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线火花。不久,他惊异地发现,这批废纸的吸水性能相当好,可以很快吸干手稿墨迹和家具上的水分。
于是,他从老板那里将所有废纸买下来,再切成小块,换上包装,取名“吸水纸”,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竟然十分抢手。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组织了大批量生产,结果发了大财。
10、深义文化
周一良先生曾经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狭义文化,指的是哲学、文学、美术、音乐、宗教等等;二是广义文化,说的是典章制度、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等;而隐藏在五光十色文化现象背后的若干共同的东西,叫深义或深层文化。正是这种深义文化才充分彻底地表现了民族性。
深义文化难以言明,大讲特讲出来的恐怕都不算深义。吃苦耐劳,从前一直被当作是深义文化,可是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自称是好吃懒做的,在机械化、电气化之前,这只能说是人类的一种特征。而且,苦和劳,往往还是环境逼迫下的无奈,不然,你就无法解释一个昨天还勤快辛劳的人今天怎么连排队都懒得排,连几步以外的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都懒得走?穿件对襟袄,捧个大海碗,吆喝一嗓子,哼几句皮黄,耍两下把势,与深义文化没多大关系;背背唐诗,念念《古文观止》,写写之乎者也,也算不上具备了深义文化;至于因社会滞后、工具低下、视野封闭而熬成的陋习毛病,好像更不该归入其中。深义文化是民族的核心,无形胜有形,任凭近代化、现代化和外来文化怎么冲击、洗刷、折腾,都奈何不得。深义文化最怕的是自己在自己的精神深处反复根除,在灵魂里面彻底销毁。一代人两代人一旦毁灭了自己的深义文化,失去了传承载体,没有了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衔接,下几代的人再想恢复也是力不从心。
-
【学生批作文评语标准】学生批作文 老师做什么详细阅读
李文 教学手迹之一 作文教学中,学生互批作文似乎已是语文老师约定速成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其一有利于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取长补短,开拓写作视野;其二则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把语文老师真正解放出来 学生互批作文的有效性可以说是 显而易见的 但是,这种方法用得时间长了,学生好象麻木了,老师也似乎“无所...
-
[六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作文]初一新教材作文单元辅导详细阅读
想象[我来听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1953年,美国纽约州一所小学的一位教师,要求他的学生写作文谈谈25年后的生活,学生们写好后,他把这些作文封在一个大信封里,说要等25年以后才把它拆开,看看学生们的设想和25年后的现实是否相符,到了1978年12月,这位教师拆开那个信封,阅读当年那些用幼稚的笔迹...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九讲 文贵创新 突出个性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所谓创意,即创造、创新之意。 考试说明: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2001年中考优秀作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经验。 1、以知出新...
-
作文评改课流程_作文评改实验方案详细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受到来自教育界、新闻界及社会其他各届人士的批评。在语文听、说、读、写四大板块中,作文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作文教学亟待改革。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
-
【基于材料倡导的作文批改观】叶圣陶的作文批改观详细阅读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的看法,对我们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引导自改,突出批改的主体观批改作文,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辛苦的事,有的学校领导甚至把批改作文是否仔细、认真当作衡量语文教师工作态...
-
【辅导作文先讲什么】作文辅导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详细阅读
第十一讲 把读者领进作文 让读者身临其境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片落叶》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
-
一升二作文辅导_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三讲 抓住特征 解说得法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说明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文体。2、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构成成分,可以分为简单说明文和复杂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写作目的,可以分为介绍性说明文、记述性说明文和阐释性说明文;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
-
一升二作文辅导|作文辅导第二套第十五讲 阐述观点 有理有据详细阅读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
-
[初三作文辅导方案]初三作文辅导6 详写和略写详细阅读
●初三作文辅导 详写和略写 在考虑“写什么、不写什么”,“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同时,还要考虑详写和略写,也就是“多写什么、少写什么”的问题。应当多说的,就大笔铺陈,用墨如泼;应当少说的,就一笔带过,惜墨如金。这样才能使文章疏密相间,恰到好处。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
-
[四级第三套作文]作文辅导第三套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详细阅读
第五讲 谈谈文章的审题和立意任晓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所给的文题审题。2、了解立意的三种方法。3、对于材料作文如何通过分析,确立写作的角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怎样才使学生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三、教学过程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