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句公开课]仿句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教案 2025-10-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形神俱备做仿句
【内容重点】⒈仿句的要求
⒉仿句的做题思路
【课型】 公开课
【课时】 一节
【教学过程 】
一、引言
仿句题在 1994 年全国高考中首次出现, 98 年梅开二度, 99 年已是第三次出现了。从静态到动态,题型在改变,难度在提高,出现的频率在增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何为仿句
仿句,即仿例造句,就是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和句式来表达特定的内容,是一种既有限制但又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性主观题型,这种题型不仅涉及语法结构、修辞,而且还关联到语言的连贯与衔接、句意格调的和谐与一致,同时还能检验各种知识的储量与思维品质。它是一种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观题,属 D 级,也是属于灵活而难度较大的题型。
三、仿句的要求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特点和规律的,仿句也不例外。仿写句子的优劣,主要是从形式(字数、修辞、句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的,这两方面既要满足题目提出的显性要求,更要契合那些隐含在例句中的命题者的主观意图,由此及彼,是仿句的基本方法,形神兼备是其最高要求。
由此可见,仿句能否写好,关键是如何来模仿例句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剖析例句的特点 ,如果我们能从内容、句式、结构和意境格调即内容和形式上来剖析例句的特点与规律,写仿句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下面我们就以 1994 年高考试题为例,来加以分析:
例 1 、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横线的一句相同。( 5 分)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业绩。试想, 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先看内容方面,此题要求①是对仿句内容的规定,但很抽象;“另举一个事例”的具体要求,必须从对原事例分析中理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a 、 从“古往今来”、“杰出人物”可以看出,“另举一个事例”就应当是“现代的”是杰出人物,并且应当写出具体的姓名。(如举出的仍是古代的人物扣 1 分;若不写出人名或仅写集体名,扣 1 分;兼有则扣 2 分)
b 、必须具体写出“杰出人物”非同寻常的努力。(否则扣 1 分)
c 、必须写出“杰出人物”在非同寻常的努力基础上在事业上的辉煌业绩。(未具体写出扣 1 分)
再看形式方面,是对形式方面的规定。对划线例句进行分析,可发现它有如下两个特点:
a 、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假设句;
b 、复句中的三个分句,前两个必须是否定句,后一句必须是感叹句。
以上两点在仿句中也要体现出来,否则各扣1分。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仿句的形式拟为:
如果没有×××□□□□,□□□□,没有他□□□□□的□□□□,哪里会有□□□(某一领域)□□□□□□□(名称)的□□。
例如: 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卷,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理,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2 、再如 99 年高考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年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内容上,这个语段是对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年来历程的艺术概括,既歌颂了人民共和国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又满怀激情地寄寓于将来的更加光辉灿烂;既不回避她经历的艰难困苦,又信心百倍地笑对将来会出现的困难。
形式上,提供给考生的“参照物”是语段的第 2 句和第 3 句。第 2 句是由四个比喻句组成的排比句,其中第三个比喻句由考生填写,使整个第 2 句构成博喻,第 2 句中作例句的三个比喻句结构相同:它的前半部分是比喻,点明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它的后半部分是省略了主语即喻体的谓宾句,并且都有一个“有”字,两个宾语则是一对反义词。即如下形式:
五十年像一□□□,有□□也有□□
第 3 句是由四个主谓短语组成 ,第三个同样由考生填写,而它们的主语则分别是第 2 句中比喻句的喻体,那么考生要填写的第三句的主语也就应该是自己前边所填写的比喻句的喻体,再给它配上一个状语和一个动词 谓语,如下形式:
喻体 + 状语 + 动词谓语
例如: 五十年像一首乐章,有高吭也有低沉;
乐章正在演奏。

五、课堂练习
了解了仿句的一般特点,及做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来做练习。
1 、根据下面划横线的文字,仿写两个句子,以“妈妈”、“雷锋”为话题,喻体仍是“一棵树”。
有一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 老师 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饱满的种子;妈妈 ;雷锋 。
参考示例:
妈妈是一棵树,一棵绿绿的树,她在我们柔弱的生命中撑起了凉爽的绿荫;雷锋是一棵树,一棵红红的树,他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上树起了永恒 的丰碑。
2 、仿照加横线的句子,重复“仍可见”,补出两个例子,形成排比句式,不超过 50 字。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而英雄,却常常难以用距离或时间的密度来衡量。 远的有家贫少年岳飞,我们在千年之外望去仍可见他在民族气节的大江高唱《满江红》;近的有 ;再近的有 。
近的有戊戌君子谭嗣同,我们在百年之后看去仍可见他在国运衰微的关头大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再近的有民族作家鲁迅,我们在多年之后想去仍可见他在山河沦落的日子疾书“我以我血荐轩辕”。
3 、采用下列句子中“当说……,我懂得了……”的句式,造两个类似的句子。每个句子不得超过 30 字。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 为人的价值; ; 。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参考 示例 :
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人应具有的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人将变成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2814.html

  •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一等奖_《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 罗化清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型设计]品读课 [预习要求]了解作者及“曲”的有关常识。 [教学设想]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细细...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活动_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6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二、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三、活动准备:...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布衣总统孙中山_(广东版)《“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

    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陈廷一 一、教学目的:带领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传记”文体的特点;初步掌握如何进行传记写作;理解孙中山的甘于淡泊的崇高精神。二、教学重点:“传记”文体的特点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每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布置预习课程前提前布置...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大全|古诗词分类积累汇集

    诗中雄心壮志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之一)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课外文言文赏析_课外文章赏析课

    (一课时)【赏析内容】《理想的阶梯》【赏析目的】1、 能够正确理解议论文。2、 能够正确理解并列结构,以及分论点论述。3、 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赏析重、难点】1、 重点:能够正确理解并列结构,以及分论点论述。2、 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赏析方法】阅读法、点评...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怎样写好一个人的作文|作文教案:怎样写好一个人

    怎样写好一个人作文教案 一、写好一篇写人的文章,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首先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也就解决了“写谁”的问题。一般来说,写作对象最好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比如说父母、同桌,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最了解,应此最容易写好。也可以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这些人也许个性比较鲜明,也许相...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_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文体划分: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二、需要要点培养的能力有哪些方面?1、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 3、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4、体会和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三...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广东罗曼智能科技_(广东版)《罗曼•罗兰》教案

    6 罗曼·罗兰斯蒂芬·茨威格 一、教学目的: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汲取人生的教益,熟悉传记文体的特点。二、教学重点: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传记文体的特点。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 : 1 字词艮:gěn性子直,事物坚韧而...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作文反向立意法_作文反向立意训练教案

    主备人: 靳春山使用班级:华辰学校八年一班使用日期:2005年4月15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教学难点 :学会在作文中运用反向立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辅以课件展示。 授课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 【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重庆市第122中学 王晓丽一、 活动目标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去认识自然,感受生命,培养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赏春、绘春、颂春、创(造)春等活动过程 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二、 活动重点...

    发布于:2025-10-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