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溪记》译文|《右溪记》教案
【jiaoan.jxxyjl.com--综合性学习教案】
23 右溪记
曾长姣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善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技巧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并善于在美好大自然中发现情趣的情怀,以及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3.品析文中清淡简洁、纯真自然的语言风格。
4.注意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学习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寄托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右溪是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作者擅长状物记事,短短一百多字,即把此溪的幽趣描绘得历历在目。淡雅隽永的文笔,与清新俊秀的景物,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可视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先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游记。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生平的资料。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擢上第,复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之,结上时议三篇,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代宗立,授著作郎。久之,拜道州刺史,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余。进容管经略使,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集十卷,今编诗二卷。《右溪记》篇幅短小,但历来富有盛名.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唐属江南西道。元结曾两任道州刺史,第一次在代宗广德元年(763年)至永泰元年(765年),第二次在大历元年至三年(766年-768年),此文可能是重任道州刺史时所作。文中写泉石幽胜,深惜赏爱无人,着墨不多,而意境清邈已下开柳宗元山水游记之先河。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同桌之间或求助
3.初步了解古今汉语在用词或句式上的区别。如:
(1)南流数十步(南,向南,名词作状语,前省主语“小溪”)
(2)合营溪(状补易位,省“于”)
(3)道州已来,无人赏爱(已,同“以”,省主语“道州”,省宾语“溪”)
(4)徘徊溪上(状补易位,省“于”,省主语)
四、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1.请学生轻轻地吟诵课文,看看全文中弥漫着怎样的情感?你是从文中哪些文句读到的?
2.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
3.写景部分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何特点?请找出你最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然后组里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
(生分四人小组活动,或说或写,老师随堂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笔下的小溪如何抓住特点,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出小溪的美,并可供逸民游处、静民休息,具有极大功能却无人赏识,引发议论。
《右溪记》文笔简练,开头即以清丽的语言,寥寥数笔,勾勒出怪师嶙峋,泉佳林幽的右溪美景。面对这样一片幽眇芳洁之景,元结并不象高人逸士那样纵情山水,潇洒出尘,耿介拔俗,自有孤芳独赏之概,别具贞静幽闲之致,而是成为山水林泉的知音,寓意于山水。他为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际鸣冤伸屈,抒发自己深沉的慨叹,明显地流露出抑郁不平之气,为山,为水,也是为人。写山水游记,而言情寓道,甚至借题发挥,抒发牢骚,这正是唐人作品独具的特色。
4.启发学生讨论“为之怅然”与下文的理解。
元结疏通右溪,建造亭宇,种上象征高洁的松桂和香草,这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更反映了他淡泊名利,爱好天然的性格。
5.文章虽短,却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认真体会其妙处。
写溪,突出其小;写石,突出其怪;写水,突出其清和激;写木竹,突出其垂阴。正面写溪、写水,又通过写石、写树竹从侧面烘托溪水。这一层重在描写。第二层抒写由小溪引起的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将作者隐士的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现俱足,使写景的旨趣得以体现。写对小溪的修葺和美化,用的是记叙手法,而命名和刻石的来由则用诠释说明的方法。各种表达手法综合运用,达到了高度统一。
6.根据以上思路,当堂背诵课文。
五、总结
文章描写了右溪的景色和清修命名的经过,并借右溪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前半部分集中写景,后半部分偏重议论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形神具备,是一篇独立的游记。因此,《右溪记》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而且也带上了作者鲜明的个性特征。元结《右溪记》中的感慨和不平虽不及柳宗元山水游记所流露的那样激烈,但元结笔下的右溪泉石,与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钴姆小丘、小石城山,实际是同一种笔法,高步瀛《唐宋文举要》甲编卷一引清
六、布置作业
用多种表达方式写篇游记,题目自拟。
附备课资料
元 结 传
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今洛阳附近)人。早年入长安应试不第,曾经历过一段“耕艺山田”“与丐者为友”的生活。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安史之乱,曾率邻里一起逃难。肃宗乾元二年,由苏源推荐,召入长安,上《时议》三篇,陈述兵势,遂擢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后拜道州刺史。
元结是一个“尝欲济时难”的诗人。他曾多次上书,指责朝廷宫吏,陈述民生疾苦,提出了“救世劝俗”的政治改革主张。他在文学上,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的淫靡诗风。要求诗歌能“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二风诗论》),达到“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系乐府序》)的政治目的。这正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先声。
元结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他的主张。他的《悯荒诗》写于天宝五载,《系乐府十二首》写于天宝十载,是盛唐时较早的新乐府诗。《悯荒诗》是诗人见了淮阴一带水灾,便托言采录“冤怨时主”的隋代民歌,谴责帝王的穷奢极欲。诗里有云:“更歌曲未终,如有怨气浮。奈何昏王心,不觉此怨尤。遂令一夫唱,四海欣提矛。”这种愤怒情绪和大胆思想在当时是少见的。又如他《系乐府》里的《贫妇词》: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嘶?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鹿。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泽,回顾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写出了贫妇在封建官府压榨下的痛苦心情。《去乡悲》写人民离乡背井的逃难生活,《农民怨》写农民在灾荒年月的哭诉无门,也都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
元结这种同情人民、批判现实的精神,到安史之乱以后有了更为深刻的发展。在《喻襄溪乡旧游》里,他以痛苦不安的心情写出自己作官前后和人民关系的变化。“往年在襄溪,襄人皆忘情。今来游襄乡,襄人见我惊。我心与襄人,岂有辱与荣?襄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他这种喜欢接近人民,不喜欢作官吏的心情和杜甫“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合未曾嗔。”(《假日小园散病》)的思想基本一致。广德二年他作道州刺史时写的《舂陵行》和《贼退示官吏》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舂陵行》形象地描写了战乱之后道州人民伤亡疲敝的情形:……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诗中谴责了官吏们的严刑苛敛,也表现了自己宁肯讳诏待罪也不愿逼迫人民鬻儿卖女的高尚感情。诗末说,“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词”,说明他是有意为民请命的。《贼退示官吏》一首,语意更为沉痛: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他不仅指责那些强迫地方官横征暴敛的朝廷使臣比盗贼还不如,而且表示自己宁愿弃官,绝不肯“绝人命”以博得统治者的宠爱。因此,杜甫在《同
元结的诗,大都是古体诗,用质朴的语言抒情叙事。乾元三年,他编了一本《箧中集》,收录了沈千运、孟云卿等人的一些反映现实的诗,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对白居易新乐府有影响。但是他的诗有时过于古朴,不够形象。他几乎不写律诗,并且在理论上反对“拘限声病”,也作得有些过分。
元结的散文如《丐论》、《化虎论》、《恶圆》等篇,对韩愈、柳宗元的讽刺散文有一定影响,《右溪记》、《茅阁记》等,又是柳宗元山水记的先声。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onghexingxuexijiaoan/162797.html
-
《蝉》的教案_《蝉》教案及反思详细阅读
《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蝉》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2、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
-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答案]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详细阅读
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六年级来说语文成绩是很重要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山雨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山雨》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优美...
-
两小儿辩日的反思_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详细阅读
《两小儿辩日》是大修订教材人教版第十一册中新增的课文。编者的意图旨在通过这个短小有趣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认识自然的科学态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两小儿辩日》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两小儿辩日》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
-
《春》片段教学教案_《春》教学教案设计及反思总结详细阅读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
-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济南的冬天》答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详细阅读
《济南的冬天》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济南的冬天》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
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详细阅读
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详细阅读
《手上的皮肤》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手上的皮肤、纹路和褶皱、指纹、指甲等,通过文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手的用途和特点,从而感受手的奇妙,珍爱我们的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手上的皮肤》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
[六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知识归纳]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详细阅读
在学习六年级语文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总结,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反义词: 脱-( 穿 ) 吐-( 吞 ) 枯-(荣) 生-( 死 ) 疏-( 密 ) 深-( 浅 ) 落-(...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详细阅读
在人教版教材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专题设置和单元组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语文味。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 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原文]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详细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积极学习并落实课改的精神,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版块同样与时俱进作出了相当程度的研究与规范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人教版语文翠鸟教案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