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片段教学]《琥珀》教学得与失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琥珀》是一篇科普短文,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全文构思巧妙,既有生动传神,刻画入微的记叙和描写,同时在遣词造句上又非常严谨、准确,逻辑上也很严密。因此,综合考虑单元要求、课文特点,以及学生前面对这类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主要采用讨论、交流、适时朗读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得:
        1、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首先,我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琥珀的知识,然后 自然引入到文中这块琥珀的特点,研究价值,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学生不必深读细挖。接下来自然转入到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这是全文的重点,而这些内容中,松脂球的形成又是重中之重。因此,课上我们着重讨论了松脂的形成,其中第二个条件必须是炎热的夏天,我们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要学生理解那些语言文字并加以想象才能领悟。所以,我注意运用了设疑点拨: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通过点拨启发,学生领悟到“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松脂,而夏天的晌午是太阳最热的时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假想琥珀形成的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就能半独立地理解课文中这些关键句子的含义,感悟了语言文字,读懂了这块琥珀形成的必备的另一个条件。最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想象的?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
         2、讨论充分,注重朗读
    针对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我多次设计了讨论,如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些学生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它需要阅读总结,这样就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再如前面提到松脂球的形成条件也需讨论、品读才能总结出来,后面化石的形成我也设计了讨论内容,使学生明确了文章开头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是有作用的,它为形成化石及琥珀出现在海滩埋下了伏笔。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它优于个人独立思考。
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科普短文,但故事性强,语言描述生动传神,细致入微,好多地方适合指导朗读,如描写小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再如,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这些都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我适时地进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失:
        1、组织课堂时,对课堂的节奏把握虽然表面上尚算自如,其实好多细节之处不够老练从容,不能游刃有余,这也是今后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努力方向。
         2、意识地培养自己组织课堂语言的能力,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认同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480.html

  • 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有哪些|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做法

    我们常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我把自己在课堂上的几点做法谈一谈。 1.老师做好充分准备,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即要注意知识点,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注意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馈,给不听讲的人“当头棒喝”。   老师讲的再好,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了等于白讲。在课堂上,我非常...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朗读中实施_在朗读中受到英雄崇高品质的感染--《黄继光》一课朗读指导两例

    《黄继光》这篇文章离孩子们生活太遥远了,要想通过分析语言文字去体会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不容易。于是,我充分利用朗读寓景于情,使学生受到英雄崇高品质的感染。 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师:作者这里运用了两个数字,为什么? 生:说明黄继光离火力点越来越近了。(学生一致认为是这个原因) 师...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课文《卢沟桥的狮子》全文_《卢沟桥的狮子》教学反思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从而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   本课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了图文紧密结合这一“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除了课文中的两副插图外,还从网上收集补充了反映石狮子其它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边读文边看...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找准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找准切入点——《暖流》教学反思

    《暖流》这篇课文讲的是江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说明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   “暖流”原来指一种自然现象,显然文章课题有着全新的深刻的含义。怎样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来理解体会“暖流”在文章中的特殊含义,是本课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我也来当小诗人学着写一写|我也来当“小诗人”(教学一得)

    刚刚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一首小诗歌《风》,我的心潮一直无法平静,学生们在学这一课时,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风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也没有见过,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是我们却能感觉到风的到来。作者通过向我们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向我们大家展示了风的轻柔,风的顽皮。由于该诗语言简洁明快,读...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学生心中的榜样_拨动学生心中情感之弦,让激情在课堂上飞扬

    接到讲课任务,心中不免有些压力。   选定了《长城》一课,更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挑战!   因为说实话,对这篇老课文,从学生时代到教师生涯,我读了不知道多少遍,毫不掩饰地说,在这次讲课之前,我似乎从未被震撼过。我无法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地骄傲的长城究竟是怎样的气势,自己都没有身临其境,又怎么能感染学生呢...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围绕一条主线表达情感_抓住情感这一主线教《月光曲》

    《月光曲》全文的主线非常清楚,那就是以贝多芬的情感贯穿全文。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抓住这一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探索生活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朗读是最好的办法。 一、分角色朗读   《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兄妹俩的谈话,从谈话中可看出他们家非常穷,这便...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帮助学生了解课程框架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这一周学完了第二组的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都是记事或写人的,充满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叙述的顺序都很清楚。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文章的叙述顺序;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这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是有一定顺序的。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容忽视--《鲁本的秘密》反思

    《鲁本的秘密》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美国小男孩鲁本为了给母亲买一枚价值五美元的胸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大约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捡了100条麻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才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的动人故事。表达了鲁本对母亲关爱的一片赤子之情。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 [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

    本周教学了《爬天都峰》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以及爸爸最后说的话,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第二次对话时,我先引导学生揣摩“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会它们...

    发布于:2025-07-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