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自主练琴兴趣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促其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阅读课文中说明文占相当比例,这些说明文大多语言朴素,内容平实,文章结构也清楚明了,有规可循。编者旨在让学生多了解大自然,认识并掌握某些自然科学知识。因此,教学这类课文时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本着“激发学生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的原则来进行。下面就我教《鲸》为例,谈谈说明文活动化教法的一些尝试。
一、了解内容,提出问题
  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传统阅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对课文内容不深抠细挖,对语言文字也不逐句剖析,而是借鉴活动课“趣、活、动”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愉快地学习。
  在教《鲸》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从中能读懂哪些内容?”的问题反复通读课文。学生依据不同的阅读水平,在各自头脑中形成文章内容的“雏形”。再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进行交流。在这种小范围的知识传递中,既能使学生就一些简单的内容达成共识,又能互为补充,缩短学生彼此之间的认知差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各抒己见,把在学习小组内读懂的内容在全班汇报,以巩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学启于思,思启于疑”。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把握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火花十分关键。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带着“关于《鲸》这篇课文及有关内容,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来读课文,这就使以往教学中的“质疑”环节更有针对性,不至流于形式。进而鼓励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有的学生提出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深层思考的问题,如“齿鲸和须鲸除了饮食习惯不同外,还有没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而更多学生提出了超越课文内容以外的问题,如“鲸是不是只分齿鲸和须鲸两种?”“鲸的祖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师生共同对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整理合并。对于一些像“课文从几方面写了鲸的生活习性?”这类简单的问题,由同学之间当时就予以解答;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鼓励各学习小组依据自己组的实力来主动承担“攻克”任务,并允许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跨小组承担。
  这种教学设计,由于没有一些琐碎的问题强牵硬拽着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学生在自悟自得、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使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二、交流反馈,求同存异
  学生经过认真的学习、准备,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而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能够有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机会,所以,及时地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由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对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进行汇报,组内其他成员予以补充,其他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生也加以补充或纠正。这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就形成立体交流结构,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高密度、大容量地完成了知识、信息的传递。
  在汇报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课文中包含的问题,学生没有太多分歧,但对课外的一些问题却有些争执,如对“什么原因促使鲸生活在水中?”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地壳变动”和“鲸自身退化”这两种意见。类似的问题学生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这时不必急于或否定某一方面。不妨让学生带着“究其所以然”的强烈愿望,再到“课外老师”那儿去找出答案。这种求同存异的教学方式,表面上是给课堂教学留下了“小尾巴”,而这却恰恰激起了学生征服疑难、探求真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保持着长久的学习内驱力。至于“遗留”问题,可利用晨会、语言活动课等形式予以展示。
  说明文活动化的教学方法是针对说明文这种特殊体裁而设计使用的,从尊重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角度出发,由阅读课文中注重语言方案训练力求转变为注重信息交流与吸收。当然,教材中各篇说明文体裁虽然相同,但内容却各异,因此教学过程中不必与《鲸》一概而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因文而异,量文度法。切实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老框子里走出来,真正做好“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导航人,让学生能用自己更为喜欢的形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450.html

  •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_《可贵的沉默》的“可贵”之处

    《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上课时老师了解到,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然而知道爸妈生日的孩子却只有几个,且没有一个孩子为自己的爸妈祝贺生日。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懂得去爱父母 。   我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边读边想”的方法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自悟意思,鼓励学生大...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珍珠鸟》教学过程]《珍珠鸟》教学一得

    《珍珠鸟》一课有一幅小鸟在我肩头熟睡的画面,情趣相映。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内容,然后说:“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加个题目,用一个词或一句话,你会写上什么?为什么?”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想出了许多恰当的题目,如,信赖、亲密的朋友、温暖、小鸟的家园、甜蜜的梦、情趣……也自然理解了“人鸟相亲”的美好意...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简短_《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反思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小学社会课第六册第五单元的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这样二个方面:一、使学生明确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而需要养活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二、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地球。...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七下语文复习资料_语文复习课教学反思

    从本周开始,教学已经进入了总复习阶段。如果说以前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播撒知识种子的过程,那么现在就到了要为这些幼苗浇水、施肥、除虫的阶段了,这是学生能否获得大丰收的关键。因此,复习过程中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基础知识要扎实、扎牢。如字的音、形、义,古诗的背诵默写,积累运用中的读背内容...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学习现代诗的一点想法

    同组人士备课时,都提到流沙河的《理想》放在初一难了,学生不太好理解,我也有同感。但,这首诗也很有特点: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句式较整齐,层次清晰,朗朗上口,激情澎湃,给人以形象美、节奏美、韵律美。所以,我想通过师正确的示范朗读,做到:字音准,有节奏,读出参差、韵律美,包含情感,音量适度,应该能够激发同学...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如何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有一部分同学一提到作文就头痛,长期苦于作文难。我根据学生这一心理,以情感为纽带,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悉心指导,精心培养,在鼓励和教会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沟通情感,让每个孩子都能畅所欲言。   要教会学生写生活,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常常利用活动...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教师写字基本功的训练]教教写字基本功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学生要做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仅影响书写速度和质量,而且影响身心健康,尤其是对新入学的儿童。严格要求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尤为重要,此时,儿童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养花》主要内容】《养花》教学后记

    这一课题的导入,我和学生交流时问了这样两个问题:你爱养花吗?为什么?学生发言踊跃,纷纷结合自己养花的经历谈了真实的感受,有的回答养的“夜来香”开花了,很香,又解释为什么叫夜来香。我顺势告诉他:养花让你看到了成果,感到快乐,同时也增长了不少知识。这样看似不经意的谈话,却将孩子们自己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与...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以学定教]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穷人》说课稿

    课文《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课文讲的是渔夫和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皇专治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你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学习本文,重点是引...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 变化的拼音|变化

    到农村小学支教已两个月,在这两个月,农村孩子与城镇孩子的不同之处和这段时间的变化给我很大的触动。记得刚来时,一个老师说曾对我说:“我们这儿的孩子不像城镇的孩子那么聪明,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啊,还有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等这些‘新式’教法,在这儿很难行得通,你不要报太大的希望。”当时,我觉得她这话真是夸...

    发布于:2025-07-1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