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克隆》读后感|《奇妙的克隆》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7-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能否实现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的难点所在。“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转折点。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完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一文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现述如下:
    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求能力。
    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简单的,有深奥的,幼稚的,有成熟的。如Clone这个英文单词怎么读?什么叫无性繁殖?能不能克隆人?克隆人将会是什么样的?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克隆技术有没有坏处?……以往,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查《英汉词典》、认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结果学生们查英汉词典,找出了克隆的读音[kl[Un],读出了克隆的含义,读出了无性繁殖的定义,也找到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四方面表现。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二、实物图片使用,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
    我们农村中学,条件相当差,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实物展台,没有教学用的课文朗读磁带,没有挂图,也没有电脑课件。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为了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我上网查阅到了“克隆羊多利”的资料,并到中心学校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这算有了一个小小的“道具”。运用这个图片,很好的导入了新课,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直观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用的。图片的使用,生动直观形象。
    二、网络的利用,为教学者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克隆是一项新技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认真研读是弄不明白的。为了更好的弄懂弄通克隆知识,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打印出来。有《克隆时代》、《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等。通过这些材料,我初步掌握了克隆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克隆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这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使教学更有了基础。要求学生会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也应该会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个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者和倡导者。试想,教师都不会研究性学习,你如何能指导好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材料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探讨,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
    克隆技术,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对克隆技术的发展,有着热切的关心,对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中列出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几方面应用。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是有着双方面的作用。用书上的话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就象核能技术的应用一样,用来建造核电站发电,就是造福人类;用来制造杀人武器的原子弹,就是造祸人类。如果克隆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可能就为害人类。有的说,克隆器官,为残疾人服务,这是造福人类。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我设计了讨论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学习内容,探讨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讨论过程,基本上还可以。有的说,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繁殖很不容易,运用克隆技术,可以保护国宝。有的说,如果有人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病毒,人类可就遭殃了。不足的是,学生的讨论还不够充分,思想还有些紧张,放不开。使讨论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走很长很艰难的路。还要与应试教育进行抗争。单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从考试上进行真正的改革。不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只是一纸空文,一种口号,一种悲哀,一种形式。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9203.html

  • 【作文应如何写】作文中应多用肯定批语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批语的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在作文批改中多用肯定型批语,效果很好。 学生习作有的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有的结构较完整,有的有一个较出色的结尾或...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不要嘲笑怀孕后变胖的妈妈_不要嘲笑怀抱僵蛇的农夫

    ——对一种教育观念的反思 孙树美   一天晚上,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给他4岁的儿子讲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便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寓言《农夫和蛇》。我插话说:“这个寓言不好,不宜讲给小孩听。”朋友笑问为什么,我解释道:“至少有这样几个理由,其...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读写结合训练点_段的读写结合训练

    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我的菜园作文400字|《我的菜园》教学反思

    纳尔逊·曼德拉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个未知数,对于好多老师来说虽不能说是个未知数,但读过《自由路漫漫》这本书的老师也是很少很少。这在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教材中,引领学生学习国外总统的文章不多,总共也是三四位,这一册就有两位,而曼德拉又是一位非同寻常的总统,他在世界各个国家的总统中,应该...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我尊重你提问的权利]把提问的权利教给学生-《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

    我教《金色的脚印》一课时,在学生交流预习、感知课文,懂得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放手让学生细读课文设计能帮助大家进一步领会文章表达情感的问题。当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展示出来时,我发现他们所设计的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部分都十分精彩。如:老狐狸为什么不多生几只还要冒着生命危险救小狐狸?小狐狸是...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公仪休拒收礼物

    通过对比 了解戏剧   课文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看过戏剧吗?(看过)你知道演好一场戏,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吗?(化妆、服装、灯光、演员……)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学生初步了解剧本所包含的内容。   用录音机播放这篇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2005年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的担任高一(5)(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针对本次期中考试,我反思如下: 一、 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试题是由我校语文教师高华芝老师负责的。试题结构与2004年高考全国卷结构基本相同,由1卷客观题和2卷主观题构成。1卷一共15道题,共45分,2卷包括60分作文在内总分105分。...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花瓣飘香阅读理解答案】《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我们都知道:文本、音像、教室和师生等都是课堂学习的构成要素,但精彩的课堂不是他们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他们在课堂上的任意延伸。它应该是远离高傲、粗俗、平庸、而具有鲜活灵动、真情真实、扣人心弦的学习现场。 的确,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现场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六课《花瓣飘香》这篇...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生活化】习作教学生活化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 [寻找作文半命题]作文命题要富有针对性

    小学教师教学作文的对象是小学生,命题就要面向小学生,因而命题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除了每册单元基本训练里的作文训练之外,教师往往要再命题让学生练笔,如何有针对性地命题就成了教师思考的一大难题。我以为针对性地命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 即兴命题,命有所写。 即兴是对眼前景物有...

    发布于:2025-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