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语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反思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是时代发展的新需要。“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语文教师人人都能侃,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却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有的还没有真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新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反思。一、观察与分析
(一)讲自主,不是表面繁华
有位初二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一节课就讲了一句话:“有问题就问。”有个老师则说:“新课程,学生充分自由。语文教师也用不着备课了,反正学生的思维不可预设,备也备不过来”有个语文老师还写出了“语文课,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文章。“自主学习”变成了漫无目标的“自由学习”,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不是沙龙闲谈、不是自由论坛、不是表面繁华。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它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的学习。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都说明了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出发来组织教学。所以,语文课上老师的讲,主要是在学习方法上引导、点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体验中尝试学习,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二)谈合作,不是形式主义
我们看到的课堂讨论,往往是“四人小组”的形式,似乎这就是“合作学习”。
有一位老师教《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要求讨论本文的主题,时间限制在2分钟内,2分钟一到,老师说:“时间到!由xx同学回答刚才的问题。”这里我们看到讨论仿佛变成了做广播体操,不问学生有没有讨论好到时间就停,这种名为“合作学习”的讨论是虚设的,在这种缺少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怎么“合作学习”?我们说,合作学习,是指学习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显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进行合作学习,也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为了形式。有时一个不能解决的事,大家分工合作很有必要而有时很简单的事,也来个讨论,就大可不必了.我们认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目标、确定重点、选择方法、评价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商定,如仍由教师“独断专行”,那么“合作学习”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了。
(三)说探究,不是摆花架子
我们看到了一些课,老师布置一点所谓的探究的问题,只不过是点缀一下,摆摆样子,最终还是老师宣布正确答案,草草收场。
我们不去抓学生思维的过程,却追求结果,自白失掉了学生探究的时机,这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抓住机会,让学生把自己思维的过程述说出来?他们在述说的过程中,可以整理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收益肯定是很大的。
我们说.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老师为什么非要包办到底。而不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探究、发现呢?
二、思考与策略
在语文课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深入实际,认真思考和反思,拿出相应的策略。
(一)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
我们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备课时首先耍分析学情,备学法: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课堂讲解要学法示范,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当然,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在指导学法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愿学”。乐学”,因为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学生养成了自学语文的习惯,掌握了一些自学语文的方法,那么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有基础。
所以,我认为指导学法,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帮助,是十分必要的。
(二)创设氛围,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保障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
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尽可能把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感到亲近:尽可能把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学生产生共振共鸣。
因此,我们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的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那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才有保障。 12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创设氛围:
1、学生发言,营造宽松氛围。如教《皇帝的新装》老师提出“皇帝受骗的原因”的问题,并用亲切的话语不断鼓励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宽松气氛中,学生争抢发言,教学效果良好
2、用多媒体辅助,创设学习情景。如教《水调歌头》时,老师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有效的创设情境,将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他们产生共鸣。
3、课本剧表演,提供体验机会如老师教《白毛女》时,采取了演课本剧的方法。所有角色都由学生扮演,演完后再让学生评论、谈体会。
(三)生发问题,与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同步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耍解决的问题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在课前依据教材和所了解的学情而提前预设一两个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问题,同时根据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习的反馈,临时改变教学预设,对生发的新问题,恰当地追问。这样我们才能与学 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同步。
1、学生评论。如教《孔己己》时,对孔已己悲惨遭遇的评价,就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激发学生质疑.如教《死海不死》时就可以对死海的成因、现状、将来提出一系列问题进行 质疑。
3、引导学生体验.如教《麦琪的礼物》时,让学生体会,如果你是男方的妻子或使女方的丈夫你会怎样对侍对方。
4、鼓励学生创新.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当于勒以一个百万富翁的形象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时,结局又会怎样?让学生争相发言,发表自己有新意的看法。
在语文课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少老师有好的经验和策略。只有真正领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内涵,语文教学才能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时俱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156.html
-
【《窗》教学设计】《窗》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反思《窗》的课堂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课堂上注意了课文一些大问题,但课文中的一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挖掘欠细、欠深,使师生上完课后缺少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2、课堂教学机智还欠灵活。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在课堂上,一...
-
差生多怎么办_多给差生以信任详细阅读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差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课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不要动不动就责怪甚至批评,要鼓...
-
二年级图形与拼组教学反思|二年级组的小组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伴随着秋季的收获,我们二年级组的小组教学在全组老师的合作、努力下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回顾历时一个月的教学活动,我们都深感到这次小组教学无疑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机会。对于这一次的小组教学,我们全体二年级组的老师从一开始就投入状态,认真对待,老师们在学习有关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深入钻研...
-
【《沉香救母》已改编成电视剧什么】《沉香救母》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沉香救母》是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了由这一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宝莲灯》。学生心中已经对人小志大,不畏艰险的沉香充满了敬佩,已经熟悉了故事内容。如何让学生将外在的形象内化为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情呢? 在学习到课文《沉香救母》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沉香不畏艰难险阻,救母心切...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随笔_作文教学随笔(一)详细阅读
学生都害怕作文。多数是学生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学生看到作文题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根据要求独立作文,而是在记忆仓库里搜索,自己曾看到过的哪篇作文符合本次要求,可以拿来用,搜索不到便紧皱眉头,苦思冥想。三年级刚接触作文,我们要让学生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首先要让学生多读精背。让学生广泛阅读一些...
-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_《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有三个环节给了我触动。 一、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识字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后,认读字词时采用了“大转盘”的游戏,将学生的识字行为寓于愉悦的游戏之中,让孩子们在玩...
-
[陈涉世家教学反思课后反思]《陈涉世家》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质疑、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成功的体验中进取。 总之,这堂课作了两点尝试: 1、 重在传授方法。 2、老师...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反思—“问题全解决了”详细阅读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
-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可是,它与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学生熟读课文,找到了表示人们泼水的动作的词语(端、泼、拿、灌),并利用插图知道了还可以用许多不同...
-
【《金色的脚印》教学视频】《金色的脚印》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金色的脚印》是新编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材。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尤其受到小朋友的青睐: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的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