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自然教案水的秘密|自然第七册教案6、水污染

小学自然教案 2023-07-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自然教案】

课 题

6、水污染

 

备课日期  前学期的电脑备课

上课日期 10 月 24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自然水域中的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指导学生考察自然水域。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考察能力。

3、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

准备

教师课前察看周围水域情况,选择好考察地点。

学生准备:采集水样的工具(瓶、竹竿、绳等)、照相机。

 

教学过程 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2、指导学生考察附近水污染情况。

 

 

 

 

 

 

 

 

 

 

 

 

 

 

 

 

 

 

 

 

 

 

 

 

 

 

 

 

 

 

 

 

 

 

 

 

 

 

 

3、指导学生了解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的健康。

 

 

 

 

 

 

 

 

4、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提问: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水》单元,请你想想,自然界的水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水有哪些用途?

2、讲述:自然界的水虽然分布很广,但可直接供人类利用的水却很少。随着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废弃物越来越多,自然界里的水越来越脏了,这样的水能用来饮用、烧饭做菜吗?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水是怎样被污染。

 

 

 

1)看课文中的插图了解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①看课本第19页的插图,分组讨论,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②学生汇报。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有关电台、报纸的报道,讲讲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①生活中你看到哪些污染水的现象?

②你知道我省哪些水域污染严重?

(3)小结:自然界的水大多是不干净的,污染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污染、工厂的废水污染、船只航行时的油污染、农村喷洒农药产生的污染……如果水中含有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我们就说水受到污染。(板书课题)混入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叫污染物。(板书:污染物)如:垃圾、油污、工业废水、病菌等。污染物的来源叫污染源,(板书污染源)污染源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医院,有的来自居住区。

 

(1)讲解: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生产出的产品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水、倾倒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废物通过各种途径使自然水域的水受到污染,不少自然水域的水污染已经很严重,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对人体健康威胁很大。我们这个地区的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呢?我们必须亲自去看看,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活动,是认识自然事物的科学方法。

(2)介绍考察方法。

①看:看水面情况,水的颜色、水面的漂浮物、水中动植物情况。

②查:查找污染源,查水域周围情况,是否有工厂、医院、垃圾堆……

③闻:用小瓶取水样,闻有没有怪味、臭味。

④记:及时记录考察情况。

(学生充分讨论后填写报告)

(3)指导考察报告的填写方法。

考察目的:填写某地区的水域是否受污染。

考察地点:XXX附近的水域。

考察时间:XX年X月X日

水域情况:水的颜色、气味、水面漂浮物、水中动植物……

水域周围情况:农田、工厂、医院、居民区、垃圾堆……

总体印象:XX水域是否被污染?污染程度如何?

最后填写报告人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察报告要如实填写。

(4)讲解考察时的注意事项。

①分小组考察:4—6人一组,选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集体行动。

②采水样:不要到深水区采水样,采水样时一定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

③各小组互相照应,发生情况,及时报告。

(5)实地考察(校内的池塘)

 

(1)汇报考察情况。

2)结合实地考察报告和课文插图,讲讲污染的水怎样危害人的健康。

3)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汇报摘要板书,并归成两类:一类是直接危害,另一类是间接危害。

5)小结:污染的水可通过人体的饮水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有的是食用了被污染的动植物体,间接危害人的健康。

 

 

 

课后感受

通过学生实地考察,了解在我们周围的水域情况,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ziranjiaoan/129115.html

  • 【幼儿园大班水的三态】自然教案-水的三态变化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霜是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结成的冰晶;水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变化的。(能有条理地复述,会画图说明。)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习设计霜的模拟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 3.向学生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6、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第六章 生命的历史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本章内容讨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等自然科学课题。本节教材内容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这一过程是化学进化的结果。教材从地球演变讲起用实验和猜测相结合的方法来说明生命的起源。这节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的好教材。教法指导...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sbs第一册_第一册3-6爬行类

    第三章 动物世界第六节 爬行类教材分析 爬行类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其代表动物蛇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等都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蛇有毒蛇和无毒蛇之分,一旦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处理。还简单介绍了其它爬行动物。教师要紧扣爬行类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进行教学,突出它们是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3、6泌尿系统

    第六节 泌尿系统 已有知识: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物质的运输以及呼吸系统初步知识。本节标题为泌尿系统,但关键问题是对排泄的理解,而对排泄的理解关键又在于讲清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泌尿系统只是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教材处理时,应充分重视...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幼儿园自然教案_自然教案-7动与静

    7动与静修改:学习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绘画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词语和诗句。 3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_第二册 1、5植物体的构成

    第五节 植物体的构成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以后,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多细胞植物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组成一个协调的统一体。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的营养和生理基础。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学过细胞以后学生有了一些...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_第二册 2、3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本教材都是从实验入手来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光合作用的意义。最后...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幼儿园自然教案】自然教案-正电和负电

    1 正电和负电一、教材分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电的种类。二、学情分析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学习认识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的种类。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教学。难点是归纳带电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老师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归纳规律。三、教学目...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二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4、1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材利用课本64页图4—1“花样跳伞”,引入“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必须随时加以调整,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也必须进行调节,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等问题。突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意义。教法指...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 【第一册语文课本】第一册 2、3质量的测量(2课时)

    质量的测量 教材分析 质量这一知识点在初中阶段是相当重要的,本节教材主要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反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然后进一步要求掌握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天平这种较为精密的测量工具,因而教材先介绍天平的主要结构,天平的调整使用方法及读...

    发布于:2023-08-03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