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说课稿人教版_《质数和合数》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2022-02-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3~25页的内容。

2、教材简析

质数和合数是在因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是按各个自然数因数的个数这个标准给自然数进行分类而得到的。掌握质数和合数能帮助求两个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对算理的理解。它是整个单元教学的纽带,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要着重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还要使学生能在本单元众多的抽象概念中,把质数和合数区别于别的概念。并掌握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的区别和联系。

3、教学目标

我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本节课教材的内容,来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掌握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类、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渗透一些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点。

4、教学重点:质数、合数的意义。

5、教学难点: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的区别和联系。

6、教具准备ppt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首先,我采用了谈话法来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兴致高昂地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我采用引导发现法,先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并通过学生观察、对比、分类、分小组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来发现新知与概括新知。同时,我也用列表格填写数字的方法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观察、对比、分类的感性材料。最后,我通过分层次练习的方法,使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增强应用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事实表明,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质数和合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东西,为了使这抽象的概念教学变得有趣味和能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学内容的价值所在,在导入新课时,我用谈话的方法来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与兴趣,让这节课的教学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求知的渴望。我是这样导入的:自然界里的事物无奇不有,聪明的人们总能抓住事物的特点给它们分类,便于人类的掌握和运用,如果要把自然数分成两类,你可以怎样分?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奇数

                       自然数

                                       偶数12345

这时,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向学生提出:想一想,自然数除了按2的倍数和不是2的倍数,分成奇数和偶数外,还有别的分法吗?有,课本里就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法,这种分法是按什么标准来分,分成几类?它叫什么名字?同学们想知道吗?请大家带着以上问题去探究。

我从旧知识导入,提出新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新知。

(二)主动探究,理解新知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授新课开始这个环节,我只做适当的引导,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新知,这样做既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又能让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经历建构新知的过程,我把教材中找出1~20各个数的因数改为找出1~12各个数的因数。首先,我要求学生动手填写1~12各个自然数的因数。学生填写完后,我让学生汇报: 

①1~12各个自然数所有的因数有哪些,有几个因数。

②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可以分成哪几种,每一种各有哪些数。

待学生汇报完之后,我用课件出示分出三种情况的1~12各个自然数的因数表,给学生提供观察、对比、分类的感性材料。如下:

接着我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种情况中各数的两个因数,你发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发现2、3、5、7、1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板书)。把第三种情况同第二种情况比较,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发现4、6、8、9、10、12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板书)。按每种情况因数的特点 可以怎样分类呢?请同学们把课本第23页倒数8行文字认真看一遍。学生看完书之后,我又追问:可以分成几类?各叫什么名字?学生汇报(板书)。

最后,我指着因数表让学生观察在1~12各个自然数中,还有哪个数没有被分类。通过感性材料,学生很快就发现“1”没有被分类。为了突出“1”的特殊性,我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是质数还是合数。然后汇报讨论结果(板书)。

以上的教学,我主要是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有层次,循序渐进地、主动地去探究新知识,为本节课概念的揭示打下了基础。

在概念揭示的过程中,为了把新、旧知识都纳入学生的认知之中,我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完成以下的板书: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 质数                    奇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合数   自然数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                            偶数

板书力求新旧知识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在板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给关键词语加上点,便于学生抓住特点,掌握概念,区别概念。同时,整个板书也体现了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对立和统一,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知识的思维过程。先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方式,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类,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归纳新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也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类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12345

出示100以内的质数表,并引导学生用去掉2、5、3和7的倍数的方法找到100以内的质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的质数与掌握这种找质数的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新知识一旦形成,务必应用它来解决问题,使它进一步形成技能、技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采取多样化,分层次性地练习能很好地达到这个目的。

1、基本练习

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质数                            合数

        

 

这道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质数、合数意义的基础上最基本的题目。尤其要让中、下水平的学生来判断,并鼓励他们说一说判断的方法。让优秀生对他们进行评价,尽量让全部学生都掌握好本节课最基本的知识,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判断和概括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练习

(1)写出1~20中的奇数、偶数和质数、合数。

学生在学习质数和合数后,往往会把奇数和质数、偶数和合数混为一体。 所以在前面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省去找出13~20的质数与合数,目的是想解学生在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后,能否根据它们意义迅速、准确地写出 13~20的质数与合数。在练习时,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对比和分类,我采用列表格填写数字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可观察、对比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在对比、分类中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用课件出示下面的数字对比表格。 

奇数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质数

2   3      5    7          11    13          17    19

偶数

2     4     6    8      10     12   1 4    16    18    20

合数

4     6    8   9  10     12   14  15 16    18   2012345

 让学生观察、对比、分析表中每一栏中的各个数,看看发现了什么。(如:发现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____既是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奇数中_______占较多。除了_____  之外,所有的偶数都是_______。在20以内奇数和偶数的个数是       的。)

借助此对比表格与学生的发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质数、合数和奇数、偶数的区别与联系,并发现了以上的知识点,既巩固了新、旧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既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再次突破教学难点。

(2)下面的判断对吗?说出理由。

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

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③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外都是合数。                             (     )

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     )

此题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基本练习,我认为让学生用打手势的方法来判断比较好,因为它是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地把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课后辅导。在说出理由的环节上,我本着面向全体的原则,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和成功的机会。

3、延伸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质数,使等式成立。

16=(  )+(  )   18=(  )+(  )+(  )

35=(  )×(  )  42=(  )×(  )×(  )

这道练习题是基于课本中“你知道吗?”中的“分解质因数”与“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而设计的。意图是使学生懂得合数既可以写成几质数相加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质数进一步巩固与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游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我设计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质数和合数就在身边,处处都可以找到。12345

让全体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与同桌互相说说。最后,再让学号在20以内的学生报数。

(1)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站起从小到大一个接着一个报数。如:我是2号,2是最小的质数。

(2)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也用同样的方法报数。

(3)最后请学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同学也站起来报数,并描述一下自己的学号。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是什么?自然数有几种分类方法?各按什么标准来分?你用什么方法些知识?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shuxuejiaoan/10591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