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养成规范解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准确地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难点:运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三步式题中,小括号内含有加、减和乘、除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规范地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设问,质疑“法则”
师出示式题:900÷10+20×4,让学生独立计算后再汇报。
师:计算时为什么不先算“加”?
生:在这道算式中,我们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师: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比如在这里,如果按照法则计算,加法就永远不可以先算了!
生:加小括号就可以先算加。
师:看来“法则”的成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算式中有小括号,该怎样计算呢?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师:改变了运算顺序。
二、探究,掌握“法则”
1、 初步练习,掌握方法。
师:怎样加小括号才能先算加?(师生讨论,形成算式:900÷(10+20)×4)。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试着算一算吗?
学生试练,汇报交流。
师:是不是小括号随便加在哪儿,都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生:不是的,比如小括号加在“900÷10”上,运算顺序就没有改变。
师:这时的小括号常常被我们称为“无效括号”。那么小括号加在哪里,才能改变运算顺序?
生讨论交流,汇报,形成两道算式:(900÷10+20)×4,900÷(10+20×4)。
师:这两道算式括号里都有两步运算,该怎样计算呢?
生:括号里也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师:能试着做一做吗?
生独立练习后反馈,师及时平时矫正。
2、 对比辨析,加深理解。
师:观察我们做过的这三道算式,其中的数、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一样,而且都只加一个小括号,为什么计算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的顺序也就不同,结果也就可能不一样。
师:那我们在做计算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生1:计算的时候不仅要看清数和运算符号,还要看清小括号的位置。
生2: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计算时还要细心,不要算错了。
师:你们觉得在做混合运算时,关键是什么?
生:理清运算顺序是关键。
三、变式,熟练“法则”
师:现在我们就来抓住关键练习,敢不敢接受挑战?
出示题1:根据算式选择合适的运算顺序。
(1)(600÷10+120)×5
      a.除、乘、加
      b.除、加、乘
      c.加、除、乘
(2)136+25×30÷10
      a.乘、除、加
      b.除、乘、加
      c.乘、加、除
师:友情提示,先思考,再慎重选择。
出示题2:根据算式写出合适的运算顺序。
(1)(75+49)×(75-44)123
(2)658-(174+89)
师:运算顺序掌握了,计算就成功了一半。下面的式题,你能正确合理地计算吗?
出示题3:26+(14×60-30)
         26+14×(60-30)
        (26+14)×(60-30)
出示题4:你能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算式吗?
a.(300-120+25)×4
b.300-(120+25)×4
c.300-(120+25×4)
师依次出示如下的(1)、(2)、(3)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算式。
(1)按照先乘,再加,最后减的运算顺序的算式是(     )
(2)根据框图中的提示选择合适的算式是(     )
(3)求300减120,再加上25,和是多少的算式是(     )。
(学生在做到第(3)题时,由于思维定式,大多数人都选择了a。)
师故意问几个没选a的同学:你们为什么不选?
生1:a最后求的是积,不是和。
其他学生大呼:上当了!这题没合适的算式可选!
师:同学们,学习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啊!
四、冲突,再思“法则”
出示: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54人参赛,四年级参赛的比三年级多7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直接列出综合算式,不解答)
学生练习后呈现几种算式:
(1)54+7+54
(2)54×2+7
(3)54+(54+7)
继续出示:五年级的参赛人数是三、四年级参赛人数的2倍,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师:五年级参赛人数与什么条件有关?
生:三、四年级参赛的总人数。
师:我们刚才已经列出了三、四年级总人数的算式,你能在这个算是上改一改,把它变成求五年级参数人数的算式吗?
生1:这样不行,都有两个小括号了!
生2:里面有括号,外面又有括号,看不清,容易出错!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1:可以加中括号。
生2:还有大括号。
师:看来光有小括号还不能解决所有的运算问题,那么其他的括号是什么样的,又有什么作用呢?有了这些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我们今后还会再讨论。
五、反思,超越“法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带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你有什么收获?
生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用质疑来引入,激发学生对“法则”探寻的激情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合理性,也有局限性,正是小括号的使用突破了了这种局限性,是法则更加完美。在这里,我巧妙设疑“遵守”法则无可厚非,可是“法则”就一定合理吗?疑问激起学生对法则的反思,引发了求知的欲望。在设疑——释疑——再疑——再释疑的过程中,学生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
二、用对比来深化,培养学生的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没有思考,学习就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和练习,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本课设计了一个对比环节,让学生观察、思考、领悟。通过一道题变化小括号的位置,怎么计算结果不一样呢?学生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要想正确、合理计算这些混合运算,首先弄清题意,理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去计算的重要性。123
三、用错误来诱导,培养学生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
本节课,我采用了有意犯错,故意诱错的策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善于质疑、勇于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实践,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以及成功的快乐,从而开辟新的教学领域。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680.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