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电视广告 课时 三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计算小学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计算电视广告费的情境。
1、 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请两位同学上来板演。大家一起检查。
讨论后小结: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先审题,对题中的数与符号进行分析,并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运算完后,要检查验算
思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1、 让学生读题三遍。(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
2、 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了解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2、 让学生看懂问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讨论:说出上面的运算顺序。(讨论中重点引导学生怎么审题及确定运算顺序)
三、巩固与应用
计算 3.6÷1.2+0.5×5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 [(1.2+0.5)×5 ]  
板书设计
 电视广告
35.7÷(14×30)      35.7÷14÷30
=35.7÷420            =2.55÷30
=0.085(万元)         =0.085(万元)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四(一) 课时 三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牢固的掌握计算方法。
2、能正确的运用法则熟练的进行计算。
3、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单元我们学了很多知识,让我们进入数学王国里去看一看,我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一、 学中做
1、 完成练习四第一题
2、 完成练习四第二题
3、 完成练习四第三题

4、 完成练习四第5题

5、 完成练习四第6题

6、 完成练习四第7题

二、做中得
1、综合练习
2、实践应用
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然后再算一算。

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单价,再独立解答。

要求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
板书设计

 练习四(一)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四(二) 课时 三十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合理、灵活、迅速的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123456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接着练习,巩固一下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  学中做
1、 完成练习四第9题
2、 列式计算
(1)、1.001除以0.25的商乘7.5积是多少?
(2)、0.45与2.4的积除1.62,商是多少?
3、完成练习四第10题

三、做种得
1、综合练习。
(1)、判断。
(2)选择
(3)计算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培养学生看图分析提题意的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练习四(二) 教学反思

课题 激情奥运 课时 三十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奥运”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
2、通过解决奥运赛场上的有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和体育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回忆一下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第28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来说一说。
二、玩中学
1、教师出示第28界奥运奖牌榜,也可以鼓励学生汇报事先收集这次奥运会的资料。
2、通过上面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学中做
1、射击
第(1)题
第(2)题
2、跳水
第(1)题
第(2)题
3、你知道吗?
4、田径
四、做中得 

全班交流,尝试完成。

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然后在教师中模拟射击的场景,让学生们看一看,最后再在头脑中想像一下,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

板书设计

 激情奥运 教学反思

课题 游戏公平(二) 课时 三十七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抛瓶盖的游戏,使学生体验到可能性不相同的情况,从而使游戏不公平。
2、 能设计双方都公平的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在游戏中体验可能性不相同,造成游戏不公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抛瓶盖的游戏。
二、学中做
1、完成“实践活动”第1题。

3、 掷硬币,
三、做种得
1、完成“实践活动”第2题。

组织学生做掷瓶盖的游戏,游戏中发现“盖面朝上”和“盖面朝下”的可能性不相等,因此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

组织学生按课本中的规定的游戏规则做摸扑克游戏。
板书设计

 游戏公平(二)
1+1=2   1+2=3  2+2=4 三种情况的可能性分别为

 1 2 1
 4 4 4

 教学反思

教师应多查找资料,选择更多与学生联系紧密的有关游戏公平的问题。

课题 整理与复习(二) 课时 三十八课时
教学目标 能整理小数除法的学习内容,发展自我反思、整理知识的能力。
对小数除法这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纲要导入
同学们,请你针对小数除法写一写简单的纲要,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二、玩中学
1、在小数除法里你学到了什么?
2、针对小数除法,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学中做
1、口算。
2、填空
3、用竖式计算
8.63×1.6          92÷3.2123456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学生自由说一说

先估一估,再计算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二)
8.63×1.6          92÷3.2

 教学反思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整理和运用,激发学生巩固练习,使学生感到做数学的乐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课时 三十九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 、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到年龄,我记得在你们大时学过的一首青蛙绕口令,你还记得吗?(全班齐说)
也许你在下面可以说的很好,今天,谁敢当着全班同学来表演一下?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可以说得又快又好又准确。(学生表演)
他说用字母(  )表示,还可以用别的吗?
这里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一个字母来代替?
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填?
说说下面每个式子所表示的意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6人,到站后下车a人。“36-a ”什么?
(2)四年级种树120棵,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多种x棵,“120+x”表示什么?
(3)学校买来x个小足球,每个24.5元,“24.5×x”表示什么?
(4)甲乙两地相距8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x小时。“86÷x”表示什么?
4、 以我们班有a个男生,b个女生,且a>b。小组合作,看看哪组找到的含有字母的算(五)、课堂总结 下面请你任意确定青蛙的只数,以最快的速度将数量关系表填充完整。
青蛙(只) 嘴(张) 眼睛(只) 腿(条)
      
      
谁能想个办法,把所有同学说的青蛙只数全包括进去?(学生反馈,用字母,教师板书)
x代表青蛙的只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根据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它就有x张嘴,2×x只眼睛,4×x条腿):那咱们来对比一下表(1)和表(2),你看到了什么?
(四)、练习应用。
1、书上第1、2题。(集体完成)
2、书上第3、4、5、题。(先独立完成,再校对)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n只青蛙n张嘴
                a×3通常写作:3.a或3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教学反思
创设丰富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字母表示数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反复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课题 方程、天平游戏 课时 
第四十课时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了解方程的含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认识方程
1 活动一:认识等式123456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桌上有许多实物和一架天平,请用标有重量的实物若干放入天平左右两边托盘里,使天平两边保持平衡,并写出算式。
2 活动二:认识方程
①(课件展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把标有重量的一个实物换成没有标重量的实物,天平发生什么变化?再用砝码去使天平平衡,并写出算式。不知道重量的实物一般用什么来表示?
3 活动三:加深理解方程的意义
(二) 认识方程的解
   1 游戏:猜一猜

四、引导学生小结和质疑
引导: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习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②组汇报结果
③引导“等式”,并加深理解
  提问: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组汇报结果
③  组讨论 :  两次所写的等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汇报结果 :  第一次写的等式中等号两边的数都是已知的。第二次写的等式等号两边的数有的是未知数(板书“未知数”)
  引导得出方程: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指第二次写的等式)根据回答指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方程)
(我们用6根火柴平均放在两个盒子里,方程是2ⅹ=6,ⅹ是每盒3根。
盒子数 火柴数 方程 每盒火柴数 备注
2 6 2ⅹ=6 3 
    
    
③组活动,汇报结果
④实物投影填表
三、练习与反思
  1 判断题。(是方程的画√)
8-2ⅹ=6   (  )            6+ⅹ>13   (  )
143ⅹ=286 (  )           40÷ⅹ=2   (  )
30-20=10  (  )          ⅹ+y=15     (  )
  2 看图列出方程
3 用方程表示
  ⑴我的岁数加上12是22岁,我有多少岁?
⑵我的岁数的4倍是44,我有多少岁?

板书设计
方程、天平游戏
像x+5=10,  4y=38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课题 猜数游戏 课时 第四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方程
通过淘气和笑笑做猜数游戏,引出用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探索方法。
1、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做猜数游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鼓励学生探索游戏的奥秘,列方程解决。对于解设和答题,只要能说清楚即可。

解决问题
1、在解第二个方程时,学生可能感觉到直接猜出结果不太容易,从而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得普适性。
2、列出的方程可以是:3x+3.6=11.4
3列出的方程可以是:2x+40=60,50-5+4x=61,5x+7=42
4、引导学生学会看“线段图”,列出的方程可以是:3x+200=XX,4x+1400=11000
 
2、如果淘气想的数为x,那么2x+20=80,x=30
也可以这样写:
解:设这个数是x
2x+20=80
  2x=60123456
   x=30

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

解:设这个数是x
2x+20=80
      2x=60
      x=30
 教学反思

课题 邮票的张数 课时 第四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得意义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通过一家人在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要求学生根据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二、探索方法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并起来就是4个x”
想一想
可以仿照例题解答
三、解决问题
2、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方程一:设岚岚x岁,妈妈的年龄是6x岁,x+6x=35
方程二:设岚岚x岁,爸爸的年龄是7x岁,7x-x=30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姐姐有135张邮票,弟弟有45张邮票

3、可以列出方程:30x=600
4、设x后,钟状菌的高度可以赶上竹子。列出方程:25x-4x=31.5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姐姐有135张邮票,弟弟有45张邮票

 教学反思

课题 图形中的规律 课时 第四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图形,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2、通过摆图形,找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摆图形,找规律的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情境、发展新知
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寻找所摆三角形个数与所需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方法
1、鼓励学生从图形、数等多种角度寻找关系,并加以对应,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根小棒。并将这一关系用算式表达出来,最后用字母表示出来:2n+1。
2、通过列表、观察图形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3根小棒
列出算式来表示需要小棒的根数,从中发现规律。在每个算式中,都有加1,一个正方形3×1再加1;2个正方形3×2再加1;3个正方形3×3再加1,从而推出n个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3n+1。
三、解决问题x k b1. c om
利用上面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方法,找出摆八边形的规律
 
(1)2×26+1=53(根)
(2)2n+1=63,2n=62,n=31,能摆31个三角形

(1)3×12+1=37(根)
(2)3n+1=46,3n=45,n=15。能摆15个正方形。
(1)、摆一个八边形,需要7×1+1=8根小棒,摆2个需要7×2+1=15根小棒,摆3个需要22根小棒
(2)摆n个八边形需要7n+1根小棒。
板书设计
图形中的规律

            一个正方形3×1再加1;
             2个正方形3×2再加1;123456
                  3个正方形3×3再加1,
              从而推出n个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数是:3n+1。
 教学反思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666.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