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方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简要提示:
    本课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37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明确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和交流等活动,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同时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分析与综合等能力,养成认真、细致的运算习惯,并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流程1:基本练习    
    流程2:反馈基本练习            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3:例题教学    
    流程4:交流算法               第二段:新课教学
    流程5:小结计算方法           
    流程6:想想做做1  
    流程7:交流想想做做1    
    流程8:想想做做2               第三段: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流程9:反馈比较    
    流程10:想想做做4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4 
    流程12:全课小结
    流程13:课堂作业                第四段:小结、作业
    第一段:基本练习
    流程1: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大家还记得这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码?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请看练习:
    课件出示基本练习题:分别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8×2                (4)60÷(5×4)
    (2)(38+12)×50            (5)6×3-18÷3  
    (3)15 – 6 + 9             (6)300 -120+25×4
    师:这些题分别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请跟同桌互相说一说吧。(暂停)
    流程2:反馈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1)72÷8×2       (4)60÷(5×4)
    (2)(38+12)×50   (5)6×3-18÷3   1234
    (3)15 – 6 + 9    (6)300 -120+25×4
    师:大家都知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如果算式中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你们看,算式中的划线部分就是要先算的。
    第二段:新课教学
    流程3:例题教学
    课件将基本练习最后一题改为:300 -(120+25×4)
    师:现在,老师把刚才的最后一道算式稍稍改变一下,同学们看,这道算式加了小括号之后,运算顺序还跟原来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课件出示课题)。
    这道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自己试着在书上算一算,然后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流程4:交流算法
    课件出示计算过程和结果:300 -(120+25×4)
    = 300 -(120+100)
    = 300 – 220
    = 80
    师:大家看,这是一道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一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5乘4得100,第二步,算小括号里的120加100得220,最后再算括号外面的,用300减220得80。同学们是这样算的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吧。(暂停)
    流程5:小结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一定都明白了吧,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揭示结语1: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第三段: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流程6: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37 + 29 × 3)÷ 4       58 ×(20–78 ÷ 13)
    师:这两道算式也是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同学们会计算吗?请同桌2人各选择其中一道在本子上试一试,完成后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暂停)
    流程7:交流想想做做1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答案:(37 + 29 × 3)÷ 4     58 ×(20–78 ÷ 13)
    =(37 + 87)÷ 4         =58 ×(20–6)
    = 124 ÷ 4               =58 × 14
    = 31                     =812
    师:我们来看计算结果,第一题,先算括号里面的,29乘3,得87,再算括号里的37加87得124,最后算括号外面的,结果是31;第二题,同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78除以13得6,20减6得14,最后算58乘14得812。注意,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计算括号里面的时候,也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揭示结语2: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流程8:想想做做2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600 ÷(120 ÷ 60)        (26 + 14)× 701234
    600 ÷(10 + 120 ÷ 60)     26 + 14 ×(70 – 30)
    (600 ÷10 + 120)÷ 60      (26 + 14)×(70 – 30)
    师:再来看这两组算式,请同桌2人分别选择其中一组在本子上做一做,然后仔细观察,比一比,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暂停)
    流程9:反馈比较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答案:600÷(120 ÷ 60)     (26 + 14)× 70
    =600 ÷2                 = 40 × 70
    =300                     = 2800
    600÷(10 + 120÷60)   26+14×(70–30)
    =600 ÷(10 + 2)      = 26 + 14 × 40
    =600 ÷ 12             = 26 + 560
    =50                    = 586
    (600÷10+ 120)÷60     (26+14)×(70–30)
    =(60 + 120)÷ 60       = 40 × 40
    = 180 ÷ 60              = 1600
    = 3
    师:我们来看计算结果,第一组……第二组,同学们都做对了吗?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这两组算式都是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但因为有的是两步运算,有的是三步运算,小括号的位置也不一样,所以运算顺序也就不一样,结果也不相同。你们发现了吗?
    流程10: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4:(图略)
    师:接下来看这一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列综合算式解答,试试吧。(暂停)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4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4答案:140 + (140 × 2 + 50)
    =140 + (280 + 50)
    =140 + 330
    =470(千克)
    答:这一天共运进苹果470千克。
    师:我们来看计算过程,要求这一天共运进苹果多少千克,就需要将上午运进的140千克和下午运进的相加,下午运进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50千克,用140乘2再加50,也就是括号里面的,计算结果是470千克。同学们是这样想的吗?(暂停)
    第四段:小结、作业
    流程12: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同学们都清楚了吗?计算这样的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在进行括号内或括号外的计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吧。(暂停)1234
    课件出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进行括号内或括号外的计算时,都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流程13:课堂作业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5两题。
    师: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以上两题。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554.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