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七册数学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 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会用量角器画角。
单元教学难点 :对直线、射线概念的理解。
课时划分:8课时
及格率 优生率
预计达成率:
实际达成情况:
第1课时: 线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16—17页,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对直线和射线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直线和射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一幅画面,师:大家仔细看,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学习的线吗?
学生说完后,电脑演示,抽象出不同的射线和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电脑出示“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笔直的铁轨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两条直线。
第二幅图:马路上的白线条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的四条边是什么线?电脑操作引出四条线段。
第三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前两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3、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4、画直线。
(1)过一点,画直线。
体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过两点。画直线。
学生尝试,感悟到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质疑:过三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一题。
2、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二题。
3、 教材第17页“试一试”第三题。
四、思维训练
数一数有几条线段。
(1) 有( )条
(2) 有( )条
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平移与平行
教学内容:平移和平行(教材18~20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12345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见过的汽车行驶的痕迹是什么样的?对,车轮的印是互相平行的。就像这幅图里的一样。
出示延缓18页“看一看”左图。
请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是互相平行的吗?
出示第18页“看一看”右图。边指图边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探究新知。
1、移一移。
(1)请学生用小棒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动前后小棒的位置关系。
学生准备2根小棒放在一条线段上(先重叠放在一起),然后平移其中一根小棒。
教师:这两根小棒经过平移后是什么位置关系?(平行)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根小棒叫ab,另一根叫cd,那么就可以ab说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
(2)出示第18页小鱼图。
先请学生说出小鱼图中每条线段的名称,然后说出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下面继续学习。出示一张长方形纸这是什么?
请学生用长方形张折两条折痕,然后打开看一看,根据这两条折痕,你能发现什么呢?
请学生汇报折纸情况。
3、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9页“说一说”的三幅图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线,想一想这些图案中哪些线互相平行,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画一画。
你会画一组平行线吗?
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启发:怎样画平行线更准确、美观呢?我们要用三角尺或直尺画平行线。
三、课堂作业设计
第21页“实践活动”
1、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三条折痕互相平行。
2、过b点画直线a的平行线。
四、课堂小结
提问:平行线由什么特点?
怎样画平行线?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区分两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
两直线不平行,两线之间的距离有变化,处处不等。
两直线平行,两线之间的距离永不相等,处处相等。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相交与垂直
教学内容:(教材21—22页)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 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 能根据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两条直线垂直的特征。
教学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来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12345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最后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旋转与角
教学内容:教材24-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
2。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教学重、难点: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
1、转一转,说一说
(1)一人用活动角转出各种角,让同桌说一说是什么角
(2)一人说一人转
(3)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和角的组成部分。
(4)我们可以把角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这个端点就是角的顶点,这条射线就是角的边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师演示平角和周角,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二、试一试
1、 说一说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 上述图案是围绕哪一点转动的,并找找图中有哪些角。
三、练一练
1、 说一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2、 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让学生独立完,再小组交流
四、你知道吗?
1、在生活中,除钟表外,还有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围绕一个点旋转。
2、指针转到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角,让学生说说指针在什么位置时,与指针在零点时构成了什么角。 可先画一画,再说一说
五、说说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1、试一试:第1题学生在说平角和周角时,要引导学生说明平和周角是如何构成的,如人竖直倒立后身体与单杠形成了平角。
2、说说生活中你还看到了哪些平角与周角。
六、作业:练一练 1、2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教学反思:

第5课时: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教材26-27页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 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a
∠b的大小。4、想一想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
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 ,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12345
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总结测量方法:
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五、作业:练一练 2、3
教学反思:

第6课时:画角
教学内容:教材29页,画角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
一、用三角板画角
1、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平角
(1)让学生独立画角,同桌交流,说说画角方法
(2)说说各角的大小
二、画一个60度的角
1、独立画,指名说一说怎么画。还有别的画法吗?
2、用三角板画你还用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学生试画,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1)画30° ,60° ,90° ,45° 的角——说说画的方法
(2)利用三角板还能画出几度的角 (摆一摆,算一算)
——反馈:可以拼成75° ,105° ,135° ,150° ,120° ;
(提示:拼画的顺序
第一步可用45° 的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角拼;
第二步可用等腰三角形90° 与另一个三角板的每一个角拼。)
3、 还有别的画法吗?用量角器画角。
思考讨论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 的角,该怎么画?
(1)学生尝试画角
(2) 讨论得出:画角方法
a 先画一条射线
b 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度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c 在量角器60度的刻度线的地方记一个点。
d 从射线的端点出发,通过新记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60的角。
三、试一试
1、个150度的角,用你喜欢的方法画学生独立画,指名说一说画角的方法
2、量红领巾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画出其中一个角3、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面各角。30°、80°、105°、160°、小结画角的方法,再指名说一说怎么画的,应注意什么
四、作业:练一练 2、3
[板书设计]
画角
用量角器画角 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二(画角)
教学内容:教材30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
1、 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
2、 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
3、 角的度量及画法
二、练一练
1、第一题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
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
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
4、第四题 
(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12345
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走进大自然
教学内容:教材31-32页,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通过参观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的情境,巩固认识更大的数和线与角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前一阶段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还记得两天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样子吗?
学生用小棒摆出互相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师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摆放的图案。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更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出示教材第31页的前两句话。
(1)我国最大青少年活动面积3735200㎡,其中水域面积133400㎡,国家投资近1000000000元。
指名回答,读出画线的数据。全班动笔,写出数的具体方法。
2、出示教材第31页主题图。
(1)学生观察主题图。找一找图中的平行线和互相垂直的线段。
(教师可以准备课件进行演示,或者在实物投影下演示)
学生在小组内找一找,先说出互相平行的线段,再找互相垂直的线段,可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全。
教师及时加以评价和鼓励。
(2)学生动手绘图
学生独立设计房子的门和窗,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互相交流,欣赏作品
(3)画垂线
从a 点到小房子设计最短的路。
提问:想想画什么线距离小房子才最近?
(从a点画一条垂直于小房子的线,这条路最近)
学生画垂线,然后交流画图方法。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出示教材第32页的画面
学生独立思考
(1)有什么办法把镜框挂正呢?
(2)已经参观了2时,时针走了多少度?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会看到,现在时针正好指向3时,这是参观了2小时后的时间,说明开始参观的时间为1时整,时针从1时走到3时时。正好走了60°)
2、学生动手测量。
(1)量一量风筝各个角的度数。
(2)每块花砖每个角的度数。
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有问题可以当堂解决。
单元教学反思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467.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