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相交与垂直》]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说课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 (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1-23页)
2、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地位、作用:
(1)、编排意图是通过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地位及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展开的,以引出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在平面几何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3、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4、教学重点:
(1)、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5、教学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6、①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框架一个、三角板一套。②学具准备:三角板一套、一张长方形纸。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背景分析。《相交与垂直》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角以及平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也觉得比较陌生,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技能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
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⑵使学生学会手、口、脑、眼并用,善于通过有序观察、归纳、总结理解新知的方法。
⑶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理念:
首先,力求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教学内容为基准,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其次,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第三,在实践应用知识上,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
四、教学流程:
本节课教学分五个层次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知道相交。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在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线呢?再看这里的两条线,它们互相平行吗?(不平行,它们相交了。)
2、引入课题: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相交的两条直线会组成角,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相交有关。(板书:相交与垂直)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实践探究,建立概念,认识 “互相垂直”
1、两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角,大家想动手玩玩吗?(要求)同桌合作摆小棒,把两根小棒相交得出的角摆出来。 然后汇报
2、刚才许多同学说了自己的摆法。摆成锐角和钝角用眼睛也可以判断出来。可是直角是90度,用眼睛判断不够精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摆的角是直角吗?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用30度和60度角拼、用书的角去比……)。
3、老师用两条直线代替小棒,表示出你们摆的直角(课件出示)。在直角上还要标上直角符号“┐”。12
这三组直线都相交成什么角?(板书:成直角)它是由几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板书:两条直线相交)
像这样,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用字母o表示垂足)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相交成直角)
5、质疑:对于互相垂直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互相”是什么意思?
师举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说这根小棒垂直? (不能)必须有另一根小棒与它垂直
6、我们以图①为例,为了区别它们,在直线上取一点。我们不能说线段oa是垂直的。
应该是oa垂直于ob,还可以说ob也垂直于oa。记作:oa⊥ob
7、(出示长方体铁框架)谁能说说长方体的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两三名学生说)
打开电脑找到这个立体图形,同桌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说一说等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
(三)、学生动手尝试,
1、折一折,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2)、 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互相垂直。
2、画一画,画垂线
师指导画垂线的两种情况:一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一是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与这直线垂直的直线。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又体验到数学的基本实用性。
3、做中得
(1)、综合练习(出示课件)
判断对错。(用手势来表示)
①两条直线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②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③ 下面图中的ac线段最短。( )
(2)、实践应用
完成教科书23页小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小实验让学生体会点与线段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四)、再次观察教室,发现教室里互相垂直现象到处都是。
师小结:互相垂直是一种很常见,又很实用的现象,在我们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同学们想亲自验证一下我们身边的互相垂直现象吗?请同学们在课外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测量,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跨越了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真正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
(五)、归纳整理,概括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加深对互相垂直的理解、巩固、记忆,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376.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详细阅读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详细阅读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详细阅读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详细阅读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