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4-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会应用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认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明确0在加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这一定律进行验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的建立,加法交换律的概括及对它们的理解、掌握.

教学难点 

学生对加法意义、加法交换律运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4+56 37+23 180+20 42+8+10

12+0 0+17 386+124 124+235

2、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了加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掌握加法的一些规律性知识,这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加法的意义.

(1)例1 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提问:这题怎样解答?

(因为已知北京到天津铁路长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就是把137与357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提示:把137与357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呢?

(板书: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叫加法)

教师明确:这就叫加法的意义.

(板书:加法的意义)

(2)练习:小强有125枚邮票,小明有75枚邮票.小强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说明理由:已知小强与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与小明共有多少张邮票,就是把两人的邮票数合并起来.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加法等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在137+357=494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板书:加数 加数 和)

3、有关0的加法.

教师提问:一个自然数和0相加,得到的和与加数比较会怎样呢?有关0的加法可有

哪几种情况呢?

小结: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教师谈话: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法的意义,加法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有关0的加法的特殊性.除此之外,关于加法的运算还有一些基本性质,它对我们以后的计算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师提问:137+357=494(千米),表示求的是什么?

如果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357+137=494(千米)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的结果.

教师板书:137+357=357+13

4、出示例2,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18+17○17+18

124+235○235+124

0+25○25+0

规律:

①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和相等.

教师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强调:我们要看一些等式哪些符号不符合加法交换律就必须看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不变,它们的和变不变.当然前提是等号两边的两个加数必须相同.

5、练习:判断:下面各等式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9+7=7+9 10+1=10+1

20+8=2+26 2+0=0+2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教师指出:以上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并运用它做了练习,这一定律若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

教师强调:用字母表示这一运算定律更简单清楚.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注意:a、b是拉丁字母),在这我们读作“ei”和“bi”,(教师领读几遍,提醒学生不要按汉语拼音来读)

教师板书:a+b=b+a

提醒注意:a与b可以表示0、1、2、3、……中任意整数,如1+2=2+1,9+20=20+9等,所以a+b=b+a表示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效的位置,和不变.而像这些(指其中的等式)一个用数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两个具体的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这一公式表示的一类所有符合条件的式子,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7、学生分组自由举例说明加法交换律.

8、学习、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目的在于更好地运用.实际上,在以前我们早就应用它解决计算问题.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计算中都用了加法交换律呢?(验算)

9、练习:运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766+589=589+□ 257+□=474+257 a+15=15+□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把( )数合并成( )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一个数加0,还得( ).如12+0=( ).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

a+10=100+a 230+420=430+2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的意义和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谁能结合具体的题目说一说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

48+□=72+□ 29+35=□+29

a+38=□+□ □+55=55+42

2、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

91+89+11 85+41+15+59

168+250+32 282+53+37+18

六、板书设计 

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例1、一列火车从北京经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494千米.

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7+0=7 0+7=7 0+0=0

例2 加法交换律:

137+357=357+137

18+17=17+18

24+235=235+2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4225.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