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是什么】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3-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2.能利用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乘法算式中未知数 .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应用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5=        4×8=       6×4=        12×3=

33×2=       41×1=       2×35=       24×4=    

2.(演示课件“”)

教师提问:(1)谁能根据电脑演示的过程编一道应用题?

(2)怎样解答? 

(3)在30×3=90(个)这个乘法算式中30、3、90各叫什么?

教师板书:因数×因数=积.

3.教师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有关乘法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有关乘法的知识.(板书课题:)

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改编题目,导出新知

教师提问:

(1)根据刚才的题目,不改变题意,改变题目的问题和条件谁能编出一道应用题?

(2)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90÷3=30(个) 90÷30=3(盘))

(3)为什么用出除法计算?(求每份数或份数,所以用除法)

(4)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这两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原来乘法算式中的哪个量?你能说出乘法中求一个因数的关系式吗?

(教师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出示一道乘法竖式计算题

128×59=7552

128

×59           

  1152

   640

        7552

提问:我们怎样知道这道题的对与错?(验算)

可以怎样验算?请你动手自己选择方法进行验算.

教师提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有什么用途呢?

教师小结:可以进行乘法的验算.

3.应用关系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1)出示例2: 求 ×6=96中的未知数 .

教师提问:看到这个题目谁自己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板书: ×6=96

                      =96÷6

                     =16

教师提问:根据什么确定用除法计算呢?

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我们就可以确定求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2)出示例3: 35与什么数相乘得420?

教师讲解: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什么数看成什么?(未知数 )

教师板书:设要求的数是 .

35× =42O

  =420÷35

  =12

教师小结:象这样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数时,我们应用什么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巩固练习

1.出示表格,请学生填空,并说出解题根据.

因  数

30

16 

因  数

20 

6

积 

90

96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5×(     )=300         104×(     )=22360

(      )×28=1288       (    )×230=59800

3.如果a×b×c=120,b×c=24,那么a是(     ).

学生回答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4.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改正过来.

① ×48=48                     ② ×36=3636

=48×48                        =3636÷36

=2304                          =11

课后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节:注意生活中的有些实际问题,就可以用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决.


五、课后作业 

1.求未知数 .

×6=156       61× =488         ×59=118

×18=180      468× =468        47× =4747

×76=304      70× =350         +893=1786

2.(1)46同什么数相乘得1610?

(2)什么数乘58得4292?

(3)一个数的65倍是5460,求这个数.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三道有联系的题,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3)题分别与第(1)题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引导学生找出第(2)、(3)题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个求因数的关系式。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来验算乘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乘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求未知数x。由于有求加法、减法未知数的基础,学生对书写格式比较清楚,因此,采用试算的方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探究活动

讨论会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学会寻找规律进行解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讨论题目

2×99=198

3×99=297

4×99=396

5×99=?

6×99=?

7×99=?

8×99=?

9×99=?

讨论过程

1.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出示讨论题目.

2.学生根据前三个算式找出规律,可自由发言.

思路分析

通过观察2×99=198,3×99=297,4×99=396,可以得到一个规律,2×9=18,3×9=27,4×9=36……在18当中加入一个9,它就是2×99的积198,在27当中加入一个9就是3×99的乘积.以此类推所以5×99=495.6×99=594,7×99=69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809.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