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教案设计及设计意图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021-0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让学生估算需要准备多少钱购票的具体问题,教学乘法估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1)、生活中有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估算
  (2)、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2、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可以说,估算无定法。
  教材以学生两种常用的估算方法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谁的估算比较好一些?为什么?”使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合适与否的标准应看估算结果是否合乎实际情况,明确估算基本方法的内涵就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具体环境中的估算与一般计算题的估算有所区别:
  所以有两个疑问:
  第一、一般计算题中的估算是否完全遵循四舍五入法?
  第二、到底以简便优先还是准确优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实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估多、估少的训练,培训学生的数感,沟通估算与精算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估多估小的判断;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
  课前活动:
  师:大家都知道我是黄老师,想不想了解黄老师更多的情况?
  师:黄老师今年大约40岁了。大家猜猜,黄老师今年多少岁?(用“多一些”、“少一些”引导学生猜出老师的年龄是36岁),刚才我把36岁说成大约40岁,大家说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师:大家还想了解黄老师的体重吗?黄老师的体重是124斤,大家说说这个124如果看成近似数,可以估成是多少?如果估成12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如果估成130呢?
  师:好,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把一些数看成近似数来思考,数学王国里也是这样,这节课我们就和估算来一次亲密接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借班上课的老师往往很好奇。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对教师的年龄、体重进行猜测、推理,既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活跃了课堂氛围,又为估算教学奠定了基础,作好了认知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境
  课件呈示:王老板想买一块面积1800平方米以上的地皮。土地开发商张经理向他推荐了这样一块长方形地:长104米,宽19米。
  师:对于这笔土地转让,两人想的问题却不同。(课件出示:开发商想:我的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王老板想:这块土地有1900平方米以上吗?)
  2、比较
  师: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想想哪个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哪个问题只要估算就可以解决?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意见,选择算法
  3、引式
  师:张经理的问题需要精确计算,该怎样列式?(104×19=?)会算吗?而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这块地有没有1800平方米以上,我们该怎样思考?(先估出长方形面积,再与1800平方米比较),那么该怎样列式?(104×19≈),这个算式是几位数乘几位数?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问题。(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1234
  [设计意图:精心创设土地转让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对两个相关数学问题的思考、比较中,明确估算与精算的特定背景,有效地突破了长期计算教学中形成的精确计算定势对估算意识的束缚,激活了学生潜在的估算意识。]
  二、自主探索,参与建构
  1、估算方法的教学
  (1)、尝试
  师:104×19怎样样估算呢?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好,同桌互相小声地议一议,写在练习本上,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2)、反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1)、小估法 104×19≈1900 想:100×19=1900
  (2)、大估法 104×19≈2080 想:104×20=2080
  (3)、估大大法104×19≈1900 想110×20≈2200
  (4)、估大估小法104×19≈1900 想:100×20≈200
  (3)、交流
  师:(对着方法(1)),这题把104看成100来想,谁能告诉大家,这样有什么好处?(100×19可以直接口算,比较简便),而104×19能直接口算吗?(让学生明白估算的好处在于不必笔算,迅速地求得近似值)
  师:把104×19看成100×19来估,这样估算出来的得数,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少了几个几?少算了多少?(估小了,少估了4个19,少算了76)。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估小法。
  师:认识了估小法,我们通过课件看一看,和估小法交个朋友。
  19
  100
  4
  出示课件:
  师:104×19看成了100×19,你能在图中找出少算的面积吗?少算了多少?(4×19)
  借助估小法得到近似数100×19=1900,你能推算出104×19的实际得数吗?(1900+4×19=1976)
  师:研究完了第1种估算方法,我们来看第2种估算方法。第2种与第1种相比,有什么不同?(第1种方法是把104看成100来估,第2种方法是把19看成20来估)
  19
  104
  1
  师:把19看成20,得数是估大还是估小啦?(估大啦),比实际得数估大了几个几?是多少?(估大了1个104)你会给这种估算方法取个名字吗?(估大法)同意吗?好,我们到电脑上看看这种方法是怎样估算的。
  师:你能在图中找出估大部分面积吗?是多少?(104×1=104)你能通过估大法求出的近似数2080推算出104×19的实际得数吗?(2080-104×1=1976)
  师:好,我们刚才研究了两种估算方法,它们都是把其中一个数看大一些或看小一些,另一个数不变进行估算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三种估算方法。
  师:这种估算方法有什么特点?(把两个数都拿来估,而且都估大)。这样估算出来的得数和实际得数相比,怎样?大一些还是大很多?谁能给这种估算方法取个名字?(把两个数都估大的方法,叫做估大大法。)好!我们到电脑上去拜访一下什么叫估大大法。
  104
  6
  19
  1
  师:你能在图上看出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结果相比,怎样?(大很多)哪一部分是多估的部分?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第四种估算方法,它有什么特点?谁能给这种估算方法取个名字?这样方法估算出来的得数,能确定一定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吗?为什么?(无法断定,因为无法判断是多估的多还是少估的多)
  [设计意图:在放手让学生尝试的基础上,通过数形结合,适时借助长方形面积的图示启发学生直观验证,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帮助下,深刻理解估算方法,了解估算值域,进而推算出实际得数,有效地突破了估算教学难点,实现了估算与精算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1234
  (4)整理
  师:为什么同样是估算104×19,估算的结果却不一样?(由于估算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估出的得数与不同)对呀,有的估大了,有的估小了。如果a点表示104×19的实际得数,你能在数轴上找出其它各点分别是哪种估算方法估得的得数吗?
  a
  b
  c
  e
  d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哪种方法估算出来的得数和实际得数最靠近?(估大估小法)
  2、灵活选择估算方法的教学
  (1)、选择估小法的教学
  师:探究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下面我们来思考课始提出的王老板的问题(这块地有1800平方米以上吗?也就是说王老板想买的这块地实际面积至少要1800平方米)。大家想想,王老板该选择哪种方法来估算,就能断定实际得数有没有大于1800?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明白应选择估小法来判断。因为用估小法得出104×19≈1900,已大于1800,而实际结果比1900大一些,所以一定比1800大。
  (2)、选择估大法的教学
  四年级去春游。每套车票和门票共要49元,一共需要买104套票。想一想,四年级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师:这题进行估算,怎样列式?(49×104)在估算时,应估大一些,还是估小一些?为什么?(因为春游还要买其他东西,所以要用估大法估算,49×104≈5500元。)
  师:看来,学了那么多的估算方法,到了具体问题中,到底应选择哪种估算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灵活确定。
  [设计意图:精心选择典型的情境,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积极动脑思考,合理选择估算方法,促进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理解与运用,培养了学生估算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估一估
  估算下面得数,想一想,估算的得数比实际得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118×50≈  300×49≈ 307×29≈ 299×39≈
  2、判一判
  下面每一个字代表一道判断题,请你先选择,再判断。
  估
  我
  算
  能
  判一判
  (1)、我:我把108×20看成110×20来估,估小了。……………………( )
  (2)、会:108×20≈2000,可以断定108×20算成1960,一定是算错了。……( )
  (3)、估108×20看成100×20来估,估算得数比实际得数少8。……( )
  (4)、算:108×20≈2000,少估了8×20得160。所以108×20的实际得数是2160。…( )
  3、用一用。
  我县农村李村小学四年级有学生198人。下面是该校四年级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收费项目表:

(1)、四年级有学生大约减免杂费多少钱?
  (2)、该校四年级收取的书费大约有多少钱?
  (3)、本学期四年级有住宿生70多人,收取的住宿费超过11000元钱吗?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估算教学“会求值”、“会判断”、“会选择”、“会推算”的“四会”目标,精心设计了形式活泼,富有思考价值的练习,既让学生巩固了估算技能,又体会到估算的实际价值。特别是最后一题,选择了学生的收费项目的这一现实素材,精心设计问题,把估算从整数乘法拓展到小数乘法,从具体数据延伸到不确定数据,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估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四、全课总结(略)1234
  [设计意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自觉估算的习惯”这一要求,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估算经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交流,引发学生探究出了“估小法”、“估大法”、“估大大法”、“估大估小法”等多样化估算方法,实现了让学生“会求值”;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课始精心创设购地、春游、收费的情境,把估算教学寓于现实的情境中,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启发下主动地思考、比较,选择估算方法,努力让学生达成“会选择”,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应用意识;通过数形结合,沟通了抽象的乘法估算与直观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化明为显,借助多媒体的演示操作,在直观的情境中让学生比一比、找一找,形象地识别、判断估大与估小,及估多了多少与估少了多少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直观具体的图形辅助下,明确估算结果的值域范围,实现对估算结果“会判断”;抓好估算与精确之间的沟通,通过乘法意义、图形直观等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借助估算推算出乘法算式的精确结果,实现“会推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提升了学生的数感。
  总之,要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会估算”,达成估算技能的同时,还同时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感悟估算方法的灵活选择;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的启示进行估算值与精确值的比较判断;通过启导沟通,让学生借助估算推算出精算结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从而真正体现估算教学的本义,落实估算教学目标。]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shuxuejiaoan/93194.html

  • 四上笔算乘法教案_笔算乘法(人教四上)

    笔算乘法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题|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70页例3。教学目标:1、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三角形三边关系导学案]三角形边的关系导学案

    三角形边的关系(实践课)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学案教案一、自学导航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二 专题训练:2、三角形形路线...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一体育场_体育场(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估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五年级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的教案】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复习教案

    总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意义第一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目标: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复习重点:数位顺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四上角的度量题目_角的度量(人教四上)

    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角的度量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第一课时线的认识答案_第一课时线的认识教案

    第一课时 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 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 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 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具准备: 3张长方形的纸,一把直尺 教学难点: 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过程活动一:阅读。...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研究性报告]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购房中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信息处理和策略分析。 教学难点:策略的最优化。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小学四年级数学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6、7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1)课题口算除法(例1)课型 新授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 【认识整亿数课外作业】认识整亿数

    【教学内容】课本91、9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个级、万级的基础上,认识亿级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级数正确读写整亿数。2、学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3、让学生感受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发布于:2021-04-20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