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学设计北师大版_有多重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5-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18 p19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单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盐8袋,100克、200克、300克、400克、500克大米若干,不同质量的物体若干,盘秤1台,天平1台。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克与千克”家庭实践调查表物 品 名 称物 品 重 量 二、从生活中引入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师: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用字母表示,克可以写作g,千克写作kg三、在生活中学1、认识秤。(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生:可以用秤来称。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秤,请同学们来看一看(有盘秤、天平)除了这些,还有……(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盘秤。这是一个盘秤的秤面,上面什么物品也没有。这时的指针是指在“0”的位置的。请同学们观察秤面,思考下面的问题。思考好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说完的同学用行动表示。再观察另一个秤面。两个秤面有什么不同?(单位不同)在使用秤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同学们可真棒,那么,大家会认秤吗?我们来试一试。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4)认识天平除了盘秤,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接触到天平。天平两端有两个托盘,一般情况下是左边放要称的物品,右边放法码。当红色的指针指在正中间时,说明天平两端的物品是一样重的。那么,法码显示有多重,左边的物品就有多重。如图:红色指针指在正中间,这时左边的托盘上放着5枚2分的硬币,右边的法码显示是5克,就说明这5枚2分的硬币正好重5克。(5)练一练认识了这两种秤,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课件)同桌先说一说,再指名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1)师:同学们通过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千克有多重呢? 书上的小女孩告诉我们:1千克有……1克又有多重呢?书上的小男孩告诉……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一千克重的物品,我们先来秤秤看,一千克的物品放在盘秤上时指针的变化。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掂一掂,一千克和一克到底有多重?请小组长上来领一袋一千克重的物品和一枚一克重的硬币,同组同学轮流掂一掂,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千克比较重,一克很轻)我们一般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2

“克与千克”小组活动记录表

每 包 重 量数 量100克袋200克袋500克袋800克袋总 重 量克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千克与克有什么关系呢?同桌说一说。再指名答(板书:1千克=1000克)四、认识了千克与克,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我们先来看看游戏规则(课件)估一估,称一称1、请同学们分小组估一估你们组内的物品有多重,和你们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2、小组内估量完成之后,向老师示意。3、每组派两名代表上台来称一称物品到底有多重。4、比一比哪个小组估量的最准确,哪个小组活动的又快又轻。五、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课后反思:本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看一看,想一想,从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秤,会认秤。又通过掂一掂,估一估,想一想,充分感受了“克”与“千克”的实际重量。而在总结“1千克=1000克” 时,教师没有采用教材中直接告诉学生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数学活动,探索出了“克”与“千克”的关系,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比直接告诉他们,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吧。而且这不单单是一个知识的教学过程,也同时是一种学习方法、技能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新知的过程。这是本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但同时,本课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认识秤这一环节,教师利用了课件来展示秤面,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但是却把本来很生动的,学生经常的秤硬拉到了幕布上,使原本很熟悉的东西又远离学生了,因此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并不积极。另外,最后一个估一估,量一量的环节活动不够充分。不妨让每个小组估过之后,再交换一下,可以上更多的孩子接触到更多不同质量的物品。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1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