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教案分析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5-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二、学习内容
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⑴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⑵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简单的数据分析(1)
学习内容:教材第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学习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
学具准备:空白统计图二张。
学习流程:
一、引入:
1.以前学习过什么样的统计图?
2.使用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二、自学交流:
1、根据课本38页统计表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发给学生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并把38页统计图填涂完整。(提示:在统计图上标明数据。)
2、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3、通过绘图,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说一说在填涂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4、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5、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分辨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
(1)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2)拿出第二张空白统计图,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标出数据再分析 。
6、你认为应该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三、展现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第一题:
(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
(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
 

五、全课总结,深化认知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简单的数据分析(2)
学习内容: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
学习目标:
1、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3、能体会统计的意义。123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学习难点:能分析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学具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
学习流程:
 一、引入:
 1、你知道你的身高和体重吗?
 2、比一比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重?
二、自学交流:
1、统计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体重,完成统计表。
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2、讨论学习:
(1)如果把以上统计表制成纵向统计图,你准备每格表示几厘米?
(2)能不能用最简洁、明白的方法,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统计图。
3、出示(每格代表10厘米、5厘米的条形统计图)分析: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哪一种太长?
(1)重点观察: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哪些部分?(底下的名字与0,上面的一部分)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
 (2)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
(3)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观察,那一部分是折叠的,表示多少?与过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
4、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大、数据相差比较小)
5、试一试,用这种简洁明白的方法制作以上同学体重统计图。
(1)从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2)(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正常值”)比较:你能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下,哪些是在正常值以上?
三、展现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达标测评:
 1、独立完成数学书p40页练习十第2题:
 (1)你得到哪些信息?
 (2)图书室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怎样购买?
2、完成数学书p41页第3题:
(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
五、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课后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分析相应的信息。
 

平均数(一)
学习内容: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学习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计算平均数
学习准备: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学习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123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二)
学习内容: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
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学习重点: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学习难点:比较平均数,得出新的信息
学习准备:统计图、记录卡、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导入:
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课件出示例2图片
(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个队要高一些?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
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
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
(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
5、猜测:
(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
(2)分析原因。
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现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2、交流算法。
3、提问、补充。
四、达标测评:练习十一第5题
五、总结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15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