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三分之二_平均数(新课标三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4-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数(1)教学内容 第42页例1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2、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校“捡回一个希望”角学生参加收集矿泉水瓶情境,谈话导入。
   1、他们在干什么?其中有一个红领巾小队收集的情况是这样的(给出数据、、7个  、、5个   、、4个    、、8个、、、、、、、)。
   2、看了这些数据,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新知
    1、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四位同学平均每人收集了6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2、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6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3、他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6个的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材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最后,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
小组汇报
     1、他们用到了估算的方法,我们一起来估算一下,(教师把一根水平线移到7块的高度),平均数会是这么多吗?(继续往下移动水平线到4块的位置)会是这么多吗?(继续把水平线慢慢往上移)体验平均数。为什么呢?
 2、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不一样多的数量,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同样多,就得到了他们的平均数。你们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板书)还有其他方法吗?(以多补少)
  3、那平均数是不是就是以前学过的每份数呢?为什么?(7+5+4+8)表示什么?
总数量(板书)4又表示什么呢?总份数,那你们知道平均数可以怎么求吗?
  4、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讨论,尝试,发现了平均数,学会了求平均数。知道这个红领巾小队平均每人收集6个。如果我们全班40名同学都去参加,一次可以收集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这就是平均数的一个用处。我们还可以推想出全年级的收集的个数。
三、巩固
   1、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老师这里有一组来自会展中心博览会的消息。出示下列信息:
 (1)美食节开幕后,第一天参观的有3万人;第二天参观的有4万人;第三天参观的有1万人。
 (2)李刚参加打靶比赛,第一次中了7环,第二次中了9环,第三次与第四次共中了16环。
   2、你能求什么问题?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
反馈时强调: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平均数问题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我从统计部门了解一组平均数。出示:
  (1)195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1999年南宁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2)1978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99年南宁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南宁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我们同学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们能算出你们家里平均每人的住房面积吗?12
我们同学家里的人均住房面积比9平方米大的有多少?
100%的同学都比9平方米大。生活是很幸福的,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
 四、拓展
 生活当中还有那些地方也用到平均数呢?谁举例
   1、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
   2、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4、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请认为是135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410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