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吨的认识》教后记|人教课标版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前些天在三年级上课,好像一直没找到感觉。虽然每天都听了同年级教师的课,却只能学来形式的东西,感觉整个思路还是在别人脑子里装着,自己生搬硬套依样儿画葫芦的老不像那么回事儿,一堂堂课下来,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讲了什么。那天有教研室的主任来听课,一堂《千米的认识》就让我给上得颠三倒四、支离破碎的,亏那主任还连连安慰我,不要紧的,慢慢就适应了^_^,他还鼓励我要多看一些优秀的业务期刊,还可以上网查查资料,主任的话让我愈发惭愧,是早该沉下心来好好学习的。
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吨。为了让自己心里有点底,前一天晚上我就认真地看了教材,教材上先是出示一幅主题图,图上四个小动物想过桥,而桥限重1吨,问题就在这里产生了,这四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接下来提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通过分析,我觉得这堂课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一是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二是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学会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三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我在探究体验的环节作了如下设计:首先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鼓励他们可以用讲故事把图意说出来,看到漂亮的图画说故事,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所以这堂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后来站起来讲故事的孩子都能把图意说得很清楚,这时候我问孩子们,你在看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我猜想一定有孩子不明白“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果然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来了,其他孩子有的就叫起来说“我知道!”于是我就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来二去,限重1吨,学生就懂了。讲到吨,我顺势揭示了课题。接下来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旨在让学生了解“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引出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通过体验-推想一吨到底有多重。因为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无法让学生像克和千克那样进行体验,但是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吨重的概念,所以我采用了体验一桶水(20千克)的重量,推想一吨有多重。我先请了几个孩子上来抬起一桶水,那些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20千克已经是很重了,然后我让他们想想10桶水有多重?20桶呢?50桶?你还能抬得动吗?由此再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吨。通过这样的体验-推想,就让学生感受到了“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一般在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再让学生回过头来用学到的知识帮主题图中的四个小动物解决问题。学生很快说出这四个好朋友不能同时过桥,那他们怎样才能安全过桥呢?我又将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讨论商量,共同为小动物们设计过桥方案。这样做目的,是要培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种方案都是经过学生思考得出来的,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所以我对孩子们的方案都给予了适当的肯定。在初步建立了1吨重的观念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强化了学生头脑中1吨重的观念。
以上教学过程 ,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标 明确,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但经过课后的思考,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1、要加强学习小组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与人合作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品质和能力。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学习小组就成了重要的途径,将学生吸引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利用成员之间的共同商讨,共同研究,互相监督,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上,应该说学生的合作还是停留在表面的,没有进行实质上的合作,基本上还是各说各的,没有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与人合作的能力。比如在给小动物设计过桥方案时,是一部分学生在说,还有的学生根本没听,自己做自己的,这样的交流不能算作交流,也是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的。关于合作学习,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与培养。
2、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在课堂上,举手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固定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清楚,常常就是坐在下面插嘴,这个习惯是非常不好的,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本节课的任务没有完成好,本来要进行有关千米和米之间单位换算的练习的,因为没有时间了,所以没能完成,影响了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常规的训练。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674.html
-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什么]《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72—73页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渗透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商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说课稿详细阅读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2页。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首位够除),提高计算能力。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送温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详细阅读
【课题】送温暖【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方法。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列出算式。2、估计商大约...
-
【生日快乐祝福语】生日快乐 实践活动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书p22——23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教...
-
【乘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经历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2 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
-
[简单的数量关系一年级]简单的数量关系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第3课时(p40~p41),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目标:1 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2 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 能积极参与数...
-
[《可能性》知识点归纳]《可能性》知识点归纳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 摸球游戏【知识点】: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确定的,而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是不确定的。2、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础条件及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
-
2020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2020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详细阅读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考试题型】单选题(8题)、判断题(4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复习总建议:1 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考点】小数的初步认识【典型例题】1.2.写一写。(看图用小数表示下面的阴影部分)3 用小数表示下面物品...
-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思维导图]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测试题详细阅读
1.填空. (1)69708÷92的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4800÷1200=( )÷1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 ). (4)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 )...
-
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新人教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详细阅读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页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