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5》_《0×5=?》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2020-04-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题,成为130×5, 402×3, 307×8。以便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能对后2题进行对比交流,进而发现402×3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所以这一位写0,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进位了,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仓山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良好。学校于2000年9月作为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参与课改,至今已3年。
  任教班级学生参与课改两年来,对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所体会、适应。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课堂实录〗
(一)讨论0×5=?――发现规律
  1.算一算:3×5=()
  2×5=()
  1×5=()
  2.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是5的乘法。
  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
  师:按这样的规律0×5=?
  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
  3.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5为什么等于0吗?
  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
  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
  (师板书:0×3, 7×0, 1999×0)
  生1:0×3=0。
  师:为什么?
  生1:因为3个0相加等于0,0+0+0=0。
  生2:7×0=0。
师:为什么?
  生2:因为7个0相加等于0。
  生3:1999×0=0。
  师:1999可是个大数,它与0相乘也只得0吗?
  生3:没错,因为1999个0相加,虽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结果还是0。
  师:从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全班齐读规律一遍)
  (评析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二)试一试――探究算理
  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130×5,402×3,307×8,你们能独立解决吗?
  全班学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
  师:行,打开课堂练习本试一试,算一算。
  全体同学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同学们多样化的算法,并请个别同学将解答板书。
  130×5=650
  (1) 13×5=65, 130×5=650。
(2) (3) (4)
  1 3 0 1 3 0 30×5=150,
×5 × 5 100×5=500,
_____ _____ 150+500=650。
6 5 0 6 5 0 402×3=1206
  
  (1)400×3=1200, (2) 4 0 2
  2×3=6, × 3123
______
  1200+6=1206。    1 2 0 6
307×8=2456
(1) 3 0 7 (2) 4 0 2 (3)7×8=56,

× 8 × 3 300×8=2400,
_____ ______
2 4 0 5 6   1 2 0 6 2400+56=2456。

  (评析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学生对板书的3 0 7×82 4 0 5 63 0 7× 82 4 5 6
  两竖式产生争论,两竖式赞成者各占一半。
  生1:我赞成第一种写法,因为第二种写法把因数中间的0弄丢了。
  师:是啊,因数中间的0哪去了?
  全体同学情绪高昂,议论纷纷。教师建议小组内讨论后统一意见。
  讨论结束,全班交流,请刚才赞成第一种写法的同学说说讨论后的看法。

                 3 0 7
                 × 8
  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_____,7×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0才不见了。
  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
  生:赞成。
  (评析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
(三)练一练――掌握算法
  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
  240×2302×515×325×4
  204×2320×5150×3250×4
  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
  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
  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0。
  生5:因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
  生6:注意0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也为了给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及讨论的机会,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富有挑战性的一题,从而便于学生比较、讨论,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在教学中也得到一些启发。
  1.课堂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适当调整教材,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讨论机会的情境,这样才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增添浓厚的兴趣。
  2.充分相信学生学习潜力,教学重、难点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讨论、解决,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自己探讨过的问题,对其结论才会理解深刻。

〖案例点评〗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出发,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等已有知识和经验自己探索,从而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问题的出现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是学习的动力、创新的因素。本课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 “130×5”“402×3”“307×8”等有相同点却又相异的问题集中出现。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寻求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独特的、新颖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探求算理,学习知识的同时,放飞思维。当然,如果能让学生先估计一下积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检验计算结果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估算能力的发展。123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本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了自我认识。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在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气氛中展开的,注意了合作的有效性。


《0×5=?》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来自。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shuxuejiaoan/832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