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学画》读后感_《王冕学画》教学实录及点评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直接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什么?(学生齐说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观看。)
2、教学“冕”字。你们看,这里有个生字,王冕的冕,怎样把它记住?生讨论交流:上面是个“日”,下面是个“免”字。教师补充讲解:扁日,它也读yuē,古人经常用到它,表示说的意思。
[点评:抓住导题契机引导学生识字,使得大量识字真正得以落实。]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或突出人物,或突出事件。)
[点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引导学生活读文题,读出感受, 从而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阅读享受。]
4、师生交流关于王冕的资料。(幻灯片出示王冕的照片。)你们看,这就是王冕。你了解他吗?(学生介绍王冕:王冕会写诗; 王冕画的荷花非常漂亮; 王冕是元朝人。教师简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你们知道得真不少!)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字词。
1、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生字大家认识了吗?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翻到p92,双线格里有8个要求读会的生字,先读给同位听听,开始吧!(同桌互读。)    
2、师:这位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他已经读完了。(幻灯片出示生词。)请看大屏幕,谁会读?(指名读生词,教师简评。)
3、师:还有些字,不仅要我们认识,还要会写。(幻灯片出示生字组词)红色的字都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谁来当小老师领读?(小老师领读生词,教师简评:小老师当得出色,同学们读得认真。)
4、我们再来齐读一遍好吗?(生齐读生词。)
5、师:(归类识字。)看这些红色的生字,有几个字可以给他们归类。你发现了吗?(指名说,同时幻灯片出示三个生字:满、湖、清、)组织讨论:为什么这样归类?(生回答三个生字的部首相同。师评:你观察得真仔细!)教师及时总结:把字归成类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生字的好办法。
 [点评:识字教学在充分研究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分类推进。生动活泼的识字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调动了学生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检查读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把生字词记得那么好了,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棒,谁来读课文?
请你吧!(师指一生)你再来邀请两个小伙伴一块把课文读一读。你给他们分分工。(一名同学邀请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听他们有没有读准课文。再想一想,你对王冕学画有什么印象。(三名同学读课文)   
2、师:听出什么问题?(生纠正个别错误读音)。王冕学画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各抒己见:王冕喜欢画画;他画的荷花很美; 王冕家里很穷,但是他很刻苦。)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师: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王冕学画刻苦认真呢?——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己轻声把课文再读一遍,拿起笔来在课文中勾勾划划.(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点评:教师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品位语言,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2、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指导,重点从以下几处来体会王冕的刻苦精神:
(1)他一边放牛,一边找书来读。1234
师:你看,放牛读书两不误,王冕真会利用时间。一起读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2) 王冕看得出神,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
   师:“出神”是什么意思?
生:出神就是看得发呆,入迷了。
师:有这点意思,但是还不够。
生:出神就是眼睛一直看一个地方,别的地方一点也不看。
师:我明白了,你说的是精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
师:这是通过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王冕的刻苦,一起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句子)
(3)第三自然段
师:句子你抓得很准,哪些词更加说明了王冕的刻苦认真?
(重点体会以下几个重点词语:节省:你能想像得出王冕把干什么的钱节省下来买了纸和笔吗?学生想象交流;不灰心;天天画;画了几个月 。教师相机板书:不灰心、天天画、几个月)
[点评: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维训练点,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师:词都抓住了,能不能读出刻苦来呢?看大屏幕,自己读一读。(幻灯片出示第三自然段,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评价,引导朗读:我觉得读得还不够刻苦,谁再来读?(再指名读)
师:(及时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不灰心”他读得坚定有力,老师仿佛看到了王冕刻苦学画的劲头。
[点评:教师机智的点评引导,使朗读指导不着痕迹。]
(3)品读第三自然段,深入体会王冕精神。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段文字,谁来读?
(幻灯片出示修改后的第三自然段并指名读:
王冕用钱买了纸和笔,学画荷花,开始画不像,可他还是画。最后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师:默读第三自然段,比较一下,我们把原文换成修改后的这一段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能换,换了就看不出王冕家里穷,更看不出王冕的刻苦来了。
师: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端起课本,我们一起把第三自然段再读一遍,读出王冕的刻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点评:学习一个词,就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教师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咀嚼品味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妙。]
师:那纸上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你想不想去看那美丽的景色?(学生回答:想看。)
看课文哪一段描写了这么美的景色?(生找到第二自然段。)
四、品读第二自然段。
1、师:谁来读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师评:读得真认真!)
2、(欣赏幻灯片)师:这么美的景色,王冕都看得出神了,我们也来欣赏欣赏吧!
3、师:这个时候,你想说什么?
生:王冕画得太好了!
生:荷花太美了!
[点评:生动直观的画面,非常容易调动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对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师:这么美的景色我们现在没有画笔把它画下来,但是我们可以读出它的美来。你能读出美来吗?(幻灯片出示第二自然段,生练读。然后指名读,师生评价。)
  师:我听出来了,“更”字他读重了,读出了荷花的美,还有哪儿他也读出了荷花的美呢?你听出来了吗?
生:我听出了“花瓣上清水滴滴”他读出了美。
生:我听出了“满湖通红”他读得很重,好象让我们看到那美丽的湖水。
生:他读出王冕出神的样子来了。
5、师:(范读)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想读课文,给我一次读书的机会好吗?(生回答:好)那么就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那美丽的景色吧!(师朗读第二自然段,生边听边闭眼想像)1234
6、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生:我看到下了一场大雨,荷叶上的水珠闪闪发亮。
生:我看到…….
[点评:教师用生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给了学生再造想象的空间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更深刻地感受文本。]
7、师:我相信你们再读一遍,一定会读得更好!我们配上音乐一起再读一遍吧!这里有两段音乐,你们听听看,选哪一段音乐配上它更能显出荷花的美?(师放音乐,生仔细听)
师:有感觉吗?感觉哪一段比较好?为什么?(生谈感受,讲理由,然后师生配乐齐读,及时评价:看来,读书真是一门学问,你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老师真打心眼里高兴。)
[点评:再一次让学生在音乐所创设的情境中朗读课文,升华了情感,积淀了语感。]
8、师:这么美的课文想不想背下来?怎么背得更快?(激励评价:这是个好办法,同学们点子真多。)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吧!(生自由背,然后集体齐背,背不下来的同学端起书来读。)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荷花那么美,更证明了王冕观察得认真,学习得刻苦,所以他画的荷花才像——学生接读:刚从湖里采来的一样。
    2、师:(教师补充关于王冕的资料。)正是这种刻苦精神,使得他在以后的时间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不光荷花画得好,你们看——幻灯片出示关于王冕的其他资料,包括王冕的其他绘画作品及古诗等,教师辅以相关介绍。
    3、师:(了解更多的古代勤学小故事。)同学们,你们看,任何专家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比一般人多花了时间,多下了功夫去学习。像王冕这种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最后成才的例子,古时候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学生介绍,老师推荐,同时幻灯片出示故事名字。)
[点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4、师:(质疑问难)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生速读课文,质疑问难,师相机处理。)
六、布置作业。
幻灯片出示作业超市:
1、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搜集关于写荷花的诗词,并练习背诵。
3、选择课文中喜欢的句子,摘抄在读书笔记中并练习背诵。
    师:第1个作业我相信都能够认真完成,后两个作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总评: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是北师大版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始到终都是学生在朱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热情地进行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课堂上紧紧围绕一个“学”字,展开琅琅的读书声,深入浅出的自悟自得,整堂课给人一种活泼、跃动、清新、别致的感觉。展示了朱老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调控课堂的能力,特别是评价语言的运用恰如其分。。
我认为朱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与老师们商榷)
一、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给学生留有学习的空间。这篇课文贯穿一个“学”,揭示王冕刻苦、认真、坚持不懈地学习毅力,在学生初对课文有了大致了解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透过轻声读,勾画文中有关的句子,适时点拨,抓关键性的词逐步深化,让学生自己学会,对王冕有清晰地了解,然后通过对比句子,准确地把握人物所具有的品质,同时,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又注意价值观趋向,不是说学生说什么都对,而是引导学生感悟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对的。1234
二、朱老师以朗读为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这篇课文内涵很深奥,朱老师做到了有层次地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情感。把课文读好,这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够读通、读熟、读得有语感,朱老师润物细无声地指导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如:为什么要这样读,在配乐朗读时,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音乐,这不仅是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也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老师的范读获得了学生的掌声,在得到掌声的同时,不只是为了得到学生的赞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给学生以智慧飞扬的天地。平等和谐的对话,多姿多彩的读的形式,保证了读书的兴趣和质量,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文章的魅力,感觉到自身的进步,就更促进了对文章的感悟和自身对读的兴趣和热爱。
在读的基础上背是一种积累,如课文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朱老师让学生先谈谈怎样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背诵的方法背诵,效果很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在学生读的间隙,朱老师穿插一些理解性的问题,巧妙地解决了字词句的学习,如“出神”、“节省”等词语。朱老师及时、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学习节奏的脉搏,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动态。
三、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是用教材,而非是教教材。
对文本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朱老师把教材用活了,如:课始对王冕的了解到引导学生知道他不仅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诗人,老师的话里有学生,让学生背了几首有关王冕写的诗,给学生推荐。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讲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缺点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体现自主学习,给学生留有学习空间,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力,体现还不够。
借此机会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有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在前人文性在后,还是两者高度的统一,现在一味重视人文性,行否?
2、现在的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何谓学习方式?与方法有区别吗?
4、动态的课堂,教师如何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老师们,新课程改革给我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让我们充分享受教材的快乐、课堂的快乐、学生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刘旭)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944.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