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_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1. 春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3、知道春笋具有冲破重重障碍,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重点

学会生字,理解词语;

难点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模式

教具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幻灯片

教学方法

多读、多认、多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述:轰隆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竹笋。(抽拉幻灯片)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出示实物春笋)春笋娃娃裹着浅褐色的外衣,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春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声、冲”是后鼻音。 ⑵ 去掉拼音再读,开火车读。 ⑶ 认读词语: 要求:先将方框内生字读几遍,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并分好自然段。 一声 春雷 唤醒 冲破 石块 冒着 浅色 一节 向上 嫩生生 阳光 春雨

教学步骤 ⑷ 指导读好长句子: ⑸ 分段抽读课文。(长句子老师领读) 3、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学老师读书的语气、停顿。 4、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模仿老师的语气。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春笋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怎么生长的?互相说一说。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自学生字笔顺,准备交流: 3、重点指导: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2、抽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齐读,说说有几句话。 ⑵ 学习第一句话: ⑶ 指导朗读:“一声春雷”要读得慢些,清晰有力,“唤醒”要读得重一些。指名试读,全班齐读。 ⑷ 学习第二句话:春雷唤醒了春笋,躺在泥土里的春笋是怎样长出来的呢?指名读第二句话。  “它们”指的是谁?为什么要冲破泥土?“掀翻”是什么意思?“冒”改成“钻”好不好?为什么?“一个一个”说明什么?   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地往上长,终于冒出了地面,这种生长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们在读这句话时,要把“冲破、掀翻、冒”读重些,读得有力些。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2) “唤醒”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叫醒)谁唤醒了春笋?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春笋生长的季节)这里把春笋当成什么来写?为什么?我们还学过哪篇课文中把事物当成人来写? (4) 出示:它们()泥土,()石块,一个一个()地( )出来。   指名填空,齐读句子。 (说明春笋很多,而且你追我赶地往上长) (范读,指名试读,同桌互读,齐读)

教学步骤 ⑸ 指导背诵:  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春雷唤醒了春笋;第二句话讲了春笋是怎样生长的。 12345678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⑵ 学习第一句:(出示幻灯片)谁来说说春笋的样子和颜色?书上哪句话写了春笋的样子?指名读句子。 ⑶ 学习第二句话:  师述:春笋的生长离不开雨露和阳光。指名读第二、三句话。 三、总结  读了课文,你觉得春笋怎么样?你想对春笋说些什么?  是啊!春笋就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才能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地冒出来。在阳光下继续坚强而又健康的成长!长成高大的竹子,供人们使用。   齐读课文。 (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 (2) ①“裹着”(动作演示)“浅褐色”(看图理解) ②指导朗读,看图激情:小朋友看,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格格地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能用喜爱的语气读这句话? (3) ① 春笋长成什么样儿了呢?(指导看图)  ② 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要逐渐加强,语调渐渐提高。(指名试读,齐读)  ③ 指导背诵。用问答方式引导背诵: 春笋是什么样子的?笋是怎样生长的? 它们长成什么样儿了?

板书设计

1 春笋

冲破 掀翻 冒

迎着  笑 长

不怕困难 顽强生长

课题

2. 雨点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难点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模式

教具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读、背、悟、细听、表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师出谜面: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就不见。  2、板书课题。   师述:小雨点可喜欢旅行了,但不知道他今天要不要出门,让我们一起来喊喊他吧! 3、课题下分散画上雨点并述:雨点今天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二、层层递进 引导初读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2、提问:爱旅行的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 3、贴图:池塘图、小溪图、江河图、海洋图。 4、你最喜欢读哪一句,读给小朋友听一听。 一、 1、猜谜语。 2、齐读课题。 3、学生齐呼:雨点,雨点,快出来! 二、 1、学生自己读课文。 2、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学生交流问题。 4、边看图边读相应句子,其他学生评议。

教学步骤 3、出示第三句: ⑴ 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雨点在江河里奔跑的情景。(板书:奔跑) ⑵ 你奔跑过吗?在什么时候奔跑的? ⑶ 指导朗读。 4、出示第四句: ⑴ 指名读。 ⑵ 评议:你觉得这位小朋友读懂了吗?从哪里听出来的?(板书:跳跃) 5、播放动画。 6、指导朗读全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落、海、洋”,学生认读。 2、这节课学了哪几个有三点水的字? 3、教师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词卡片。 2、口头扩词:海、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述课文 1、提示:你们能看着板书和图来给大家介绍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各是什么样子吗? 2、指名背诵。 三、表演朗读 1、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表演。 123456782、两组进行比赛 三、 1、第一句:体会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池塘边很安静,水波一动不动,雨点落入很舒服。 2、第二句: 体会雨点和小溪一起在缓缓流淌,悠闲自得。 3、第三句: 懂得江河奔腾向前,永不止息。 4、第四句: 体会海洋波涛汹涌,一浪更比一浪高,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进浪底,如跳跃。 5、齐读全文。 四、 1、读准字音,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2、怎样记住这些字? 3、学生描红,临写。 一、 1、学生读生字。 2、学生练习。 3、学生齐读。 二、 1、自由介绍。 2、各自练背。 3、评议。 三、 1、自由练习。 2、表演朗读。 3、集体表演。

教学步骤 四、转换角色 运用语言 1、小朋友,你觉得诗人写得好吗?你也想作个小诗人吗? 2、你们注意观察过吗?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学着诗人讲一句。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睡、觉、散、步、跑、跃。 2、认识4个新偏旁。 3、看生字笔顺表。 六、指导写字 1、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散”、“睡”。 2、巡视指导。xkb1.com 四、 1、分小组讨论。 2、交流评议。 五、 1、读准字音,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2、谁有好办法记住它们? 3、记忆生字笔顺。 六、 1、生观察,并交流怎样把字写好? 2、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海洋…………跳跃      2.雨点  江河…………奔跑           小溪…………散步           池塘…………睡觉

课题

3. 小池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6个生字,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春天池塘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记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教学模式

教具

幻灯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音乐

教学方法

思、读、品、说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知道今天上什么课?   你们见过小池塘没有,你对小池塘有什么感受?   你们都见过小池塘,生活在江南水乡就是好。有一个人见过小池塘后,写出了一篇很美的文章,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小池塘的。 二、指导看图   图上画的是哪儿?看着图谁来说说小池塘与江河有什么不同?   图上画有什么?   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 3、自由读课文。 4、指名分节朗读 (板书:小池塘) 1、⑴ 生字表中的生字,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⑵ 自由读课文,读不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教学步骤 四、整体感知课文  小池塘美不美?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在哪?  课文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五、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吹气波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生字卡片:读词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小池塘有了一些了解,课文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小池塘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眼睛?自己把第一小节读一遍。 123456781、导读第一小节: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这只大眼睛,能不能读出来?自己再读一遍第一小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小池塘的样子。  谁来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老师听听。  大眼睛配上长睫毛果然漂亮。这次我要闭上眼睛,看看通过你的读书,能不能让老师感受到一只水汪汪、亮闪闪的大眼睛,还有长长的睫毛。  小朋友真了不起,我的眼前的确出现了一个清清的小池塘,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2、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看图。小池塘很清、很静,多像一面镜子,很多东西都能映出来。上面有一个;水中有一个倒过来的。这就是——倒映。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白鹅还在游动呢。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只鲜红的气球,红红的,轻轻晃动,抓紧了,别让气球跑了。 请小朋友自己把第二小书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象游动的白鹅、正在放飞的鲜红的气球。  谁来将你感受的倒影,读给老师听听?指名读。你读的白云、太阳非常美,老师想问一下,月牙、星星什么时候出来? 看图。晚上,人们都在安静地睡觉,在夜色衬托下,柔和的月光、闪亮的星光才会美丽动人。晚上,非常幽静,声音要轻一点,千万别吵醒人了。谁来读一读月牙、星星? 2、 ⑴ 老师这儿有几个词,看谁能读准确:    姐姐 芦苇 睫毛 白鹅 倒映 鲜红 珍珠 水波 一只  ⑵ 读句子:  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1、“姐”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 2、姐姐 芦苇 睫毛 白鹅 倒映 鲜红 珍珠 水波 一只 板书:大眼睛 1、 (看图)哪像大眼睛,哪像睫毛?  圆圆的,亮晶晶的,像大眼睛一根一根的,的确像睫毛。 “醒来了”──春风吹在身上很舒服,刚睡醒,懒洋洋的,醒来了。  “一闪一闪的”──看老师的手,一闪一闪的,想一想,一闪一闪的水面,再读。 水波问起来。眼睛才会明亮。看起来才有精神。  “长长”──想一想长长的睫毛什么样?再读,再长一点。 学生朗读。

教学步骤  3、指导朗读加三小节   三、练习背诵  1、小池塘的水波美、芦苇美、倒影美,想不想到这么美的小池塘边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那就把课文重头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尽情地在那里欣赏美景。自由读  2、这么美的地方,我们不能独自享受,要介绍给别人,读给别人听,让一个从没到过那里的人一听,马上说:这地方真美啊!在哪儿呢?快带我去!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读。他读的时候,你可以跟着他在心里读,或者小声演也行。  3、小池塘虽然不大,但却非常美,充满了生机,老师也想读,听听老师读,好吗?  4、老师读得好吗?那是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象小池塘的美景。你们要想读好,也要一边读,一边想,把课文记在心里,背下来,咱们先回忆一下课文:   第一小节,春风姐姐唤醒了小池塘,水波是它的──,芦苇是它的──。   第二小节,小池塘这只大眼睛看见了──(板画)   第三小节,明亮的大眼睛,美丽的小池塘,映出了一个五彩的世界。  5、看着板书,我请大家来试着背一背  6、(弹性)指名背。  总结:大自然处处美如画,我们要用我们明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美好的景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他们。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2345678四、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姐、鲜)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小朋友的眼睛也非常明亮,让我看看,呀!我在你的眼睛里看见我了。   小池塘,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会看到什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小节。   你读得很通顺,课下认真练读了,应该表扬;但是读得不够美,这不怪你,因为你还没有体会到美。 3、在我们附近有很多小池塘,你们发现小池塘还能映出什么?能映出这么多的景物,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了一个五彩的世界。  老师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白云    白鹅 3、小池塘    太阳    气球       五彩的世界 (大眼睛)   月牙    小船                       星星    珍珠

课题

4.春到梅花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

学会生字

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模式

教具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读、体、悟、表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谈话: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太湖边,她给太湖带来了小草、鲜花、细雨,她给人们送来了欢乐。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   2、板书课题:   3、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4、讨论:    ⑴ 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⑵ 人们到山上来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简介梅花山: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外东郊风景区,那儿到处都是梅花,是观赏梅花的好地方。那么春姑娘给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 4、春到梅花山

教学步骤 2、检查自学情况: 3、再读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指导写字 1、休:  ⑴ 什么结构?怎么记住?  ⑵ 注意左窄右宽,自己描红。 2、息:  ⑴ 什么结构?学习“心字底”。  ⑵ 提出注意点:“心字底”要比“自”宽一点。  ⑶ 师范写,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课文 1、自学课文内容: 2、同桌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作记号。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回答后齐读第一句话。 ⑵ 齐读第一自然段。讨论第二、三个问题。 ⑶ 相机理解有关词语并指导朗读: ①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梅花开得多而密,而且是争相开放)   ② “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作什么?引导学生远看图上的梅花,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梅花和彩云哪些地方像? 12345678③ “一朵一朵”说明了什么?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那梅花“晶莹透亮”说明什么?(颜色很鲜艳) 2. ⑴ 出示生字词,指名拼读,正音。 ⑵ 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4. ⑴ 逐句指名读,集体评议。  ⑵ 长句子师范读,生跟读。  ⑶ 齐读课文。 一、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1 ⑴ 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 ⑵ 从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⑶ 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⑷ 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

教学步骤   ④ “报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报春的梅花?(引导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梅花开得早?)   ⑤ 指导朗读。 三、指导背诵  1、问答引背: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四、总结全文   梅花山上的梅花真是太美了,难怪有那么多的人不远千里来观赏。其实,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不仅梅花山上的梅花争奇斗颜,大自然中有许多花儿都争相开放了,小朋友们可以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出去散散步,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 五、指导写字          还、退  1、一起出示,比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分别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  3、自学笔顺,齐书空。  4、师范写“退”,生描红。“还”自学。 满山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板书设计

4 春到梅花山

盛开的 挨着 片片彩云

梅花

一朵一朵的 透亮 清香

课题

5. 草原的早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8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重点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指导写字。

教学模式

教具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

读、体、悟、听、表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   小朋友,这几天我们跟着春姑娘游览了风光秀丽的太湖,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板书:  2、解题:  你见过草原吗? 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  1、出示挂图,看图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⑴ 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   ⑵ 图上有谁和谁?   ⑶ 牧民们在干什么?   ⑷ 羊儿怎么样?  2、讨论上述问题,相机教学词语:   5、草原的早晨 师述:在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有风光优美的大草原,那里有成群的马、牛和羊,那儿的人民特别勤劳。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你还见过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教学步骤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  2、自学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生字正音。 12345678⑵ 指名朗读课文。  4、你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打:  2、其余生字的写字指导同上。 五、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2、认读生字,会读二会字和四会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  ⑵ 思考: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响亮的鞭声”是从哪儿来的?“黎明”、“宁静”是什么意思?  ⑶ 理解词语:铺满新绿:  ⑷ 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小朋友们看图听老师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⑸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⑵ 羊儿多吗?从哪里看出来?  ⑶ 比较句子: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⑷ “飘动”是指什么?  ⑸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相机理解“回荡”是指歌声停留在空中的回声。 要求:读准字音,碰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并分好自然段。   师巡视,纠正读书姿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1、打 ⑴ 怎么记?扩词。  ⑵ 为什么是“提手旁”?  ⑶ 告诉学生:右边也是一个字,读“丁”,齐书空。  ⑷ 生看清位置,自己描红。  一、1、(3) 师述:因为在冬天,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草原上又绿了,而且绿色铺满一地,所以说是铺满新绿。 相机出示:羊儿 涌 奔 牧民 跨 追  一只只、涌。

教学步骤 三、总结   春天给大草原带来了绿色,使羊儿们和牧民们在无边的草原上欢快的奔跑和歌唱。这就是草原的早晨,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希望! 四、指导写字  1、牧:  ⑴什么结构?什么旁?教学“牛字旁”。  ⑵自学笔顺。齐书空。  ⑶师范写,生描红。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2、民:  ⑴自学笔顺,齐书空,闭上眼睛再写一遍。  ⑵看老师写,生描红。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口头组词:  无(  )  欢(  )  打(  )  天(  )  吹(  )  挨(  ) 2、把句子补充完整:   羊儿(      )。  牧民们(       )。  (      )草原醒来了。

板书设计

5 草原的早晨

羊儿  涌  蹦跳

牧民  跨  追赶

课题

练习1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重点

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难点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模式

教具

教学方法

练、读、说、写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⑴ 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⑵ 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12345678⑶ 老师小结,明确要求: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⑴ 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⑵ 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⑴ 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⑵ 质疑:  ⑶ 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⑷ 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⑸ 教师小结。  4、练习:  ⑴ 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⑵ 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教学步骤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⑴ 练读题目。 ⑵ 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⑴ 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⑵ 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⑴ 指名读题目。 ⑵ 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⑴ 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⑵ 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2、 ⑴ 认读生字。 ⑵ 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⑶ 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⑷ 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4、 ⑴ 出示“千”,提醒学生注意“千”的第二笔横较长。 ⑵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千”。 ⑶ 学生练习写一个“千”。 ⑷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⑸ 反馈。 4、 ⑴ 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⑵ 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⑶ 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⑷ 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⑸ 教师小结。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912.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