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学反思]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9-01-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是一篇讲述青蛙为了看到大海这个梦想而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最终如愿以偿,在苍鹰和松鼠的帮助下,看到大海的童话故事。
在去年,我听了“湖震分会”王卉老师的课,感到受益匪浅,因此在公开课上,我运用了部少她的教学过程。如:通过带领学生有节奏的学青蛙跳,对青蛙的累和不怕困难感同身受。
还有对于“吸了一口凉气”,通过告诉学生“今天的回家作业是做八张语文试卷。”学生着实被吓了一跳,从而不用细将,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这个短语的意思。
上星期,我也听了盛泽实小张勍的课,觉得“读词语:这一环节新颖而扎实,因此,我也运用了进来。我出示了几组词语,而每组词语都有训练重点,在学生读完后,我适时进行总结,使读词语不仅作为一种反馈的过程,而使学生在读词语的过程中,学会一种朗读的方法。
在课文的安排上,我以反问句和分角色朗读作为重点,将比较多的时间用在这两个训练点上,我通过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反问句的情感更丰富,而陈述句则相对平淡。但学生的对比朗读不是很明显,在此,可以先老师反复,学生再体会和读,感受会更深刻。
我还涉及了说话训练,使学生从大海的美景、对松鼠和苍鹰的感激以及自己的感受三方面来回顾课文。在学生的说话训练上,我也进行了引导,从而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体会和理解。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
1、 教学过程有些松散,没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使得一个个教学环节之间显得松散不紧凑。施校长建议以“很想看到大海”做为主线。在青蛙一开始很想看到大海,遇到困难时,感到很失望,但仍然很想看到大海,因此拼命努力,看到大海后,“很想看到大海”的梦想终于实现。这样就有一条线使整节课串联起来,很有条理。
2、 教学环节有一些不能真正为教学目标所服务,如:我让学生找出青蛙的两句话,在试上时,朱老师已经提醒过问题偏难,但我觉得舍不得删而留了下来。导致这个问题几乎没人回答。带学生跳这一化解虽然使学生体会到累,但用如此时间似乎有点不值。施校长建议让学生演一演之前青蛙和松鼠的对话,一边跳,一边回顾,这样既感受到了累,又很好地回顾课文,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设计。
3、 课堂中犯了一些小错误。如:让学生想象有没有别的办法上山时,学生给出的大难,我没及时否定,这就造成后面“只有一条路走“显得很突兀,这是一个错误。

做“松鼠式”的老师!——《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学校赛课时我选择了《青蛙看海》一课,《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教完这一课我深深地感到:我需要做一名“松鼠式”的老师!
根据教材和学科的特点,这节课,我运用了简笔画辅助教学,简单的线条勾勒让学生感受山的高大雄伟和海的壮阔美丽,“符号”对应了“形象”,“形象”又激起了“情感”。展现青蛙看海的整个过程。
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并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让学生谈想法,学苍鹰、青蛙、松鼠的不同语气,少讲多读,大力提倡“以读为主 ,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123
这一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上,我让学生学青蛙跳楼梯的台阶。刚开始学生很起劲,但跳完以后个个累得叫苦连天,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有的直喘气。有了自己的经历来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做热心的小松鼠,并变换着花样说一些鼓励的话,小朋友们在我的带领下不停地跳着,寓教于乐,亲历登山,感受真切。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了内心体验。学生的兴趣很浓,思维很活跃,表演和朗读都挺到位。
在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时候,小松鼠来帮助了它,引领它一级一级的跳上台阶。这时青蛙开始变得有信心了,青蛙需要松鼠这样的朋友,学生又何尝不需要松鼠式的老师呢?做松鼠式的老师,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关心爱护带给学生。爱是春风化雨,爱会润物无声。当教师以满腔的热诚对待学生,把浓浓的爱撒向学生,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再多的顽石也会逐渐被感化。 当青蛙遇到困难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松鼠没有和苍鹰一样置之不理,而是将这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许多级可以征服的台阶。降低了登山的难度,并带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最终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我们的学生犹如青蛙,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学生急需帮助时,教师不能视如不见,应像松鼠那样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学生降低难度,为其搭台子,架梯子,使其一步步登上理想之峰。
当然,这样的帮助要掌握好其中的火候。教师要做松鼠式的老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并不是让教师做学生的保姆,学生的任何事情、任何活动教师都得亲历亲为,包办代替。相反,教师该放手的时候应及时放手,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只有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才应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青蛙看海需要松鼠的鼓励,学生学习同样需要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每一个赞许的眼神、真诚的夸奖、亲昵的动作,都将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激励其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我们的学生如同一只只登山看海的青蛙,他们有愿望、有理想,然而他们的能力有限,毅力有限,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像青蛙一样彷徨、失望,就让我们一起来做松鼠式的老师吧,把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和帮助、鼓励和支持带给学生,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乘风破浪、早日登上理想之峰吧!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这篇课文主要讲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该年级的教学要求,我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下几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教学难点是: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我在教学设计中选择了以下教学策略: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123
一、以读为主。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二、情境创设。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的设计:1.生活体验情境。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课前,布置回家时学蛙跳,第二天交流。孩子们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表演感受情境。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3.画面再现情境。
   课结束了,我苦苦思来,有这几点感受: 思考的两个问题:1 、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保证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活动,情感体验,交往情况,发展状况。2 、怎样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新课堂提倡“生成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新的教学策略,捕捉亮点,让智慧闪烁光芒。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呈式,更不应该是僵化的模式。教学过程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应遵循思维认知的曲线。思考中明白:1 精彩的课堂教学在于学生学得精彩,而不在于教师讲得精彩。2唤醒了对自我教学实践的不满,看到了自身与别人的差距,危机感增强了,是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了。 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1 、苦练钻研教材基本功。如果教师都走不进文本,不知其意,其主旨,指导学生时就会有偏差、有失误。2 、课堂调控的艺术。《青蛙看海》一课的教学带给了我方方面面教训和启迪,我要以此为起点,以此为压力和动力,削枝除叶,抓住主干,不求表,但求质。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9723.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