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大班教案反思_揠苗助长教案及反思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寓、焦、喘、截”4个生字,会书写“焦、费”2个生字,理解“巴望”“筋疲力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研读中明白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流程预设:
一、 游戏激趣,导入揭题
1、看图说成语。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
3、读课题,认读并理解“揠”,明白题意:拔禾苗帮助它长高。
二、 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们认认真真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这个成语故事讲了什么。
2、指名看图说说故事内容。
3、再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找找描写“助长”的段落,指名朗读,随机学习生字:喘、截,理解“截”。
我们都知道揠苗不能助长,而农夫为什么会想到揠苗?
三、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一)探究原因 体会心急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自己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圈画,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很想让禾苗长大的?(学生认真的读书,圈画。)
3、交流后出示句子:(这3句话的出示顺序是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的)
第一、二句: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a、理解“巴望”。
b、引导学生从“巴望”、“天天”、“好象”体会心急。
c、指导朗读。
第三句:他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a、学习生字“焦。
b、指导朗读
(二)亲历“揠苗” 明白道理
1、读读第二段,说说他是怎样拔的。——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2、理解“筋疲力尽”。随即指导朗读
3、想象:现在你们就是这一棵棵小禾苗了,你们会说什么呢?
4、第三段: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读中理解:没白费)
5、练笔:生默读第4段写下:你想对他说什么
6、交流中点明寓意:做事不能违反事物发展规律,不能操之过急。
7、学习生字“寓”。
四|、拓展阅读,指导书写
1、展示书籍,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板书:
寓言
揠苗 助 长
急 拔 ↗12
↘ 枯 死
教后反思:
我今天上的《揠苗助长》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能了解故事内容,但寓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比较抽象,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然而这又是本课的重点之所在。那么该怎样引领学生真正体验和感悟文本的内蕴,让学生学得有情趣性些呢?本堂课,我尽量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结合语言训练点创设情境,应该说这堂课是情境贯穿教学始终。如课始,我从课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揠苗能助长吗?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阅读课文的欲望。再如生字“截、喘、焦”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做一做,想一想,既识记了字行,理解字义,又能形象地体会老农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还有词语“巴望、筋疲力尽”的理解也是让学生在想象说话中.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了学生上的词汇,加深词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当成小禾苗说话,在角色互换中学生的情感和小禾苗的情感合二为一,学生自然而然就明白拔苗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积累了语言,为寓意的揭示埋下了伏笔。总之,我努力用情境串起课堂教学,使感情朗读和语言训练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言,理解人物。通过感情朗读,再现当时的场景,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相融合。 当然,由于课堂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学环节会显得不是很紧凑。
教学理念: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载。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文中的空白点展开想象,以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文本解读:
《揠苗助长》是人教版第四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这篇寓言故事家喻户晓,主要是想告诉人们,事物都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可是要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小朋友把课文中所蕴藏的道理抽象出来,实在太勉强了。因此要让学生通过看图,深入朗读,展开想象去体会种田人盼望禾苗快些长高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在角色互换中,学生的情感和禾苗的情感合二为一,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文中蕴涵的一些道理,寓意的揭示也就水到渠成了。
12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7796.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详细阅读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详细阅读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详细阅读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
22×5的歌声_22、歌声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