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10-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芳香扑鼻”“闷热”造句;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设计策略:
  1 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配乐范读及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
  3、想象体验,发展个性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对生活的回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及创编故事的遐想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今后怎样做人,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对对子游戏),激活思维
  例如:明对暗夜晚对白昼东升对西沉强大对弱小
  [对对子游戏,既是对学生三年级所学知识的巩固检查,又能唤起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并为导入新课作好情感的铺垫。]
  二、揭题导读,体现个性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弱小有关的故事。题目就是《我不是最弱小的》,老师相机板书课题。
  2、指名学生读课题,教师通过评价鼓励学生读出个性。
  3、教师小结:即使是同一个题目,我们用不同的读法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的魅力。那你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阅读应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学生以后的朗读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4、教师配乐讲故事,学生听后把自己的感受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而读后交流又能了解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
  三、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因为这一篇课文中有许多生字和新词,小朋友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读正确。
  2、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句子是写蔷薇花的?找到后,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一标。
  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12345678
  3、交流自己所画的句子,老师相机出示: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2)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在这种对比中,激起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
  4、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
  [亲身的朗读实践,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则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
  5、萨沙是怎么做的呢?(依据学生回答,揭示描写萨沙做法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并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这是教学的一个切入口,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5、静静地读读课文,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边读边把你的体会在书上空白的地方写一写。
  [语文课需要学生静心体会,这也是一个自主探究、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与人合作、开展交流的基础。]
  6、小组交流各自的体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7、大堂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指导感情朗读。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体验这样两点:
  (1)父母亲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这里要联系上文他们的做法来谈。
  (2)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这里要抓住妈妈的答话,引导学生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要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想象倾诉,“链接”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
  其实萨沙和你们一样,只是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可他却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东西呢?
  (同桌交流后,再指名说说自己生活中保护弱小的事。教师适时点评,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萨沙的做法,将妈妈的话拓展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植物、动物或其他的东西。”)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妈妈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2、遐想三四十年后的景象。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假如时光已经过了三十年、四十年,还是这么一家子,还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是在这样的森林里,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3、评点小结:时光往往会令许多事物发生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若干年后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不是最弱小的”,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12345678
  4、齐读课题,并把创编的故事写下来。
  [学生通过想象练说、练写,将所有的积淀在此倾吐,将所有的体会予以表达,将课本知识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认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好、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弱小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不是弱小的》这篇课文。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我们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说自己不是弱小的?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出示生词认读。
  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野蔷薇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垂着头显得娇嫩掀起雨衣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的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弱: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末:先与未比较再写
  芬芳: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
   2.“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问。
    (1)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同,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12345678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足最弱小的。

                第一课时
  一、细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讨沦。
     时间:假日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人物:一家人
    ②小结。
   2.细读第2—8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森林美好的句子用“一”画出萨沙一家人相让雨衣的句子
      ①讨论后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指导看图,理解“一丛丛”。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
      ②看图理解“大雨如注”。
       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厂大雨,课文中哪个词形容雨大的?
      (大雨如注——雨下得真大,好像是从空中灌下来的)
      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沙的家人是怎样互让雨衣的?
     ③出示第5、6两句话。
      指名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每个人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沙)
      指导朗读。(“赶忙、又、却”要重读,出来)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萨沙的家人在大雨中相让雨衣
   (2)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姐姐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强调“每个人”,用肯定的晤气渎)
     指名读,齐读。
   (3)指导看图,学习第7自然段。
     萨沙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怎么做的?(看图:萨沙把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亡)课文是哪一个白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渎第7自然段。用“a”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朝着、走去、掀起、盖在)
     理解“滂沱大而”、“娇嫩纤弱”。
     指导朗读。
   (4)理解萨沙的话。
    “现在我该巧;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现在他保护了比指导朗读。(要把萨沙能保护弱小者那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12345678
   (5)指导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萨沙的三次问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语气妈妈的话可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成语。
   3.造句。
     附近……
     芳香扑鼻……
师:上节课我们和14个生字交了朋友还记得吗?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师:课文中有些词语也非常好可离不开这些生字。
  出示词语:
  师:平时你们读词语有什么习惯?
  生: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
  男女生配合读。
  师生合作读。
  师:这些生字藏到别的句子里还认识吗?
  出示含有生字的三个句子。
  周末我在……那芬芳的气息随风飘荡。
  指名读句子。
  出示课文图片
  师: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这一家人,谁是最弱小的呢?
  生:萨沙。
  师:我可不认识萨沙。
  生:(指图)那个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就是萨沙。
  师:萨沙他可不承认自己最弱小,想想看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来证明他不是最弱小的。
  师: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课题,谁来读?
  几生读课题。
  师:读一个课题简短的几字你们就各有各的读法,那究竟怎么读才能表达萨沙的心情呢?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会有新的体会。拿出课本,把书打开。
  “在美丽的森林里,空气清新,一朵弱小娇嫩的野蔷薇引起这一家人的注意,特别是萨沙的注意,文中写野蔷薇的句子在哪呢?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今天刘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新的读书方法。
  老师用鼠标演示快速阅读。
  师:请你们像老师们一样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野蔷微的句子画下来,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画的哪儿?
  生:“看,这还有一朵野蔷微呢……”
  师:这一段有两句话有不同的想法吗?是描写野蔷微的吗?
  生:我给他挑个毛病。“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住了”“”这两句不是描写野蔷薇的样子。
  师:谁再来?
  生: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微花瓣……
  投影出示:有一丛野蔷薇……
  师:两次想象野蔷微,雨中的野蔷微,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小组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生:雨前的野特别有劲,雨后就没劲了。
  生:第一段特别高兴,第二段不高兴。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高兴为什么不高兴。
  生:第一次是第二次是大雨打掉了两朵花辩
  生:雨前特别漂亮,雨中虚弱。
  生:雨前特别美丽,雨后不那么美丽。
  师:带着我们的体会来读这段一定特别有味。
  配乐读。
  师:你读得太动情了还加上动作,你读得太好了,我不敢读了。
  好了,被大雨打掉的野蔷微应该怎么读呢?我想来读一读,行吗?
  生:不行。
  师:那你来读。
  生读:
  师:我还跟你比赛。
  师读。
  生2读。
  师: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微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
  生:我想拿一把雨伞给它。12345678
  生:我想拿木棍搭个房子。
  生:让雨停了。
  师:萨沙和你们一样,他也要向你们一样保护弱小。我们快速读课文,让我们看看萨沙说了几句话。
  生快速读。
  师:你先告诉我,你行吗?
  生:行。
  生读。
  师:刘老师不好意思打断你。我刚才想说什么?
  生:刘老师想问萨沙说了几句话。
  师:没错,三句话。好,把书放在桌子上,找三个同学来读。
  生1生2生3连读萨沙的三句话。
  师:声音亮起来了,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同样是萨沙的三句话,意思一样吗?
  小组讨论。
  师:第一次怎么样?
  生:第一次就是说别人都需要为什么给我呢?第二次不承认我是最弱小,第三次是说我还是最弱小的。
  (众笑)
  生:我给他提个意见,他用不服的语气跟妈妈说,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读出这种语气吗?
  生读。
  师:第二次问话体会很好。那第一次呢?
  生:萨沙不知道的问他,
  师:不知道就是
  生:不明白不理解。
  师: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给我呀。谁来读读?
  生读:萨沙不解地问妈妈:
  师:读出了疑惑不解的语气。那最后一次呢?
  生:就是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师:你似乎还是弱小的。
  生再读
  师:你似乎有点勇敢了
  生再读。
  师:你不是,你不是弱小的。
  师:萨沙从不理解不服气到什么了呢?
  生:勇敢。
  师:心情能勇敢?我现在不是最弱小的了,我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由不理解不服气,到证明自己最勇敢的。能读好这三次问号吗?
  生:能。
  师:我有一个小建议,找你的同学读读,找找不足,提提意见,争取读得好一些。
  小组读。
  师:孩子们你说萨沙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说她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谁来跟我合作,我当妈妈,谁来当萨沙?
  师生合作读。
  师:想读吗?
  生:想。
  师:咱们这样读,在小组里分角色读,怎么分工呢?
  生:妈妈、萨沙、旁白。
  师:好,现在开始小组读,哪个小组读得热烈,我就找哪个小组读,我要开始观察啦。
  各小组热烈地读了起来。
  师:哪个小组读得好?都好,为了满足听课的老师的愿望,你们下去给听课老师读吧。
  各小组分别找听课老师读。
  师:老师说你们什么啦?
  生:老师说我们读得很美。
  生:老师说我们三个人读得很好。
  ……
  师:尝到了展示自己的滋味吗?
  生:尝到了。
  师:什么滋味?
  生:高兴。
  师:好,谁再来展示一下。这回可是读全篇课文。
  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回到课题上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萨沙呢?连读三遍课题。
  师: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个三个月的婴儿,我扶着他走路。
  师:三个月你就扶着他走路,你真伟大。你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家有只小狗老欺负小猫,每次他欺负小猫的时候我就说他。
  师:你真厉害,你能跟小狗交流,它明白你的意思吗?
  生:我以前都告诉它了。
  师:你用语言跟他们交流了,你真厉害。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家的小猫最弱小,妈妈脾气不好的时候就踢它气,我劝妈妈别打它。12345678
  师:妈妈拿猫撒气,你劝妈妈。
  生:以前我妈生气时就拿我们家的小狗出气,我说妈妈您要出气拿我出气,
  师:你要出气拿我出气,你真勇敢。上节课我们学了六个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六个字,来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偏旁不一样。
  生:读音不一样。
  师:肯定的啦。
  生:发现他们左右都差不多宽。
  师:第一行左窄右宽。
  生:弱最难写。
  师:容易写得特别散。再观察这个字是不是写得紧凑点就好了。我来写写试试行不行?
  生:行。
  师范写。
  学生给老师鼓掌。
  师:好,把我们的书翻过来,写一写。
  学生写字,老师指导并检查写字姿势。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字就先写到这。你们喜欢我吗?
  生:喜欢。
  师:喜欢我那我留的故事是不是能完成吗?
  生:能。
  师:老师准备了两个故事,都是关于萨沙的故事,你们读好了,就读给你们的班主任听好吗?
  生: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谁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 过渡:外国有一个小男孩叫萨沙,虽然他才五岁,但是
  也不愿意做一个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读读这个故事。
  二读议悟情: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突然,萨沙发现了一丛――野蔷薇。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正当野蔷薇美美地开着时,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了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哥哥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弟弟萨沙。可是5岁的萨沙对妈妈和哥哥的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萨沙和妈妈之间就进行了一场对话。请大家读读3——9自然段,
  看看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自由读4-9段。
  (1)萨沙一共说了几句话?
  出示: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2)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练习读这三句话。自由读,指名读
  (3)重点指导第三句问话:
  萨沙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读读7、8段,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学生自由读画。
  假如你就是萨沙,现在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护弱小的蔷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坚定地说,你不是最弱小的?这时你的心情什么样?(自豪)
  萨沙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她的第三次问话里,就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谁再来读读第三次问话?
  (1) 分角色读3——9自然段。
  三总结:
  1萨沙用自己的行动保护了弱小的蔷薇花,向大家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
  2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12345678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
               保护蔷薇花
              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课后小结:

12345678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832.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