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优秀教学设计]《找春天》教学设计11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2018-09-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3、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春天的生机勃勃。培养审美情趣,渗透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重点:

    学会字词,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和典型句式。

  2、教学难点:

    感悟春天的美与勃勃生机。句式的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唱歌儿──活动肢体 调动感官

  vcd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跟着节奏自由唱啊,跳啊。

  《春天在哪里》是一首动听的歌,是一首优美的诗,学生在唱唱跳跳中领略了美丽的春景,感知了生动的语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拓展了课外知识,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与语言文字的距离。


二、说词语──调动积累 导入新课

  1、说词:

    师:我们跟着春天的节奏唱啊,跳啊,多快乐呀!那有关春天的词语你一定知道得不少吧?

    (指名学生说)

  2、读词:

    读老师搜集的有关春天的词儿。

    课件出示词语(冰消雪融 鸟语花香 莺歌燕舞 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春雨绵绵 生机勃勃 春回大地 )

    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词语,感受春天的气息,充实学生的词汇库,增加积累。通过课前相关信息的搜集,使课内外自然衔接,利用课外积累的词语帮助学生主体在课内感受春天,在课内互动交流感受中积累词语,增大课堂容量,引向课外。

  3、读句“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由词语联想感受春天的气息,学生个体不同,感受亦不同,朗读表达自然也各异。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悟美感

  1、听范读,谈感受。

  2、自主读,习字词:

    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多读几遍,找找春天在哪儿呢?

  3、师生交流:

    你从哪儿找到了春天?

    随机指导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词组。

    理解“解冻”“音符”,并书写“解冻”。


四、品句子──联动合作 感悟内化

  1、理解:

   ⑴ 师:在你们的眼里,春天的小草是怎样的?

     (适当引导:去闻一闻,摸一摸,仔细看一看。)

     反馈,引出句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朗读此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⑵ 引读:

     出示后三句并结合课件画面初步理解意思。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2、感悟:

     自己好好读读这四句话,你感觉这是个怎样的春天呢?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反馈:

     ──美丽的春天,有绿油油的小草,各种颜色的野花……

     ──香喷喷的春天,野花的淡香,小草的清香……

     ──会弹琴会唱歌的春天。

     ──害羞的春天,小草才探出头来,还没把整个身体探出来,野花才开了一朵两朵,树木吐出点点嫩芽,还只是嫩嫩的芽,不是整片的叶子,小溪才刚刚解冻。123

     ──顽皮的春天,小草是探出头来,探头探脑,东张西望;树木吐出嫩芽,像小朋友吹泡泡糖一样。

     ──彩色的春天;爱打扮的春天;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生机勃勃的……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字面联想感知,在不同个体眼中,春天宛如不同个性的人,或顽皮或害羞,或五彩缤纷或才艺俱佳。

     如诗如画的语言给予了学生丰富的联想,也启动了学生丰富的课外积累,或联系有关春天的词句,或比较印象中的春天,课内外阅读在此汇合、碰撞,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感知与表达。

  3、朗读:

    怎样读好这几句话呢?带着自己的感觉细细地读,你觉得怎样好听就怎样读,还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一起琢磨着读读。

     指名读:一个人 两个人 多个人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就能赋予作品与学生更强大的生命力。带着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感受,阅读实践始终是个性化的,伴随着丰富的个人情感。


五、写句子──拓展延伸 展示体验

  1、出示图片。

    (竹笋 柳条 蝌蚪 蝴蝶 蜜蜂 燕子 小朋友春游等)

  2、生搜寻记忆:

    还可以在哪儿找到春天?

    引导学生将句子说得美。

    课堂里学生找到了春天,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此时,提供图片把学生视野带出课堂,带进广阔的大自然,同时激起内存,激发探究欲望,去寻找更多的“春天”。

  3、学生创作,交流:

    笋芽儿从泥土里冒出来,那是春天的手臂吧?

     柳条儿随风摇摆,那是春天新编的长辫吧?

     粉红的桃花一簇两簇,那是春天的胭脂吧?

     小朋友春游去了,那是春天的小火车吧?

     成群的小蝌蚪甩着长尾巴游来游去,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那是春天的舞蹈吧?

     燕子在空中吱吱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醒来的青蛙呱呱呱地叫,那是春天的笑声吧?

     同学们将课外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课文内容有机交融在一起,升腾出了发自内心的理解与赞叹。他们在开放的思维空间里将课内外的信息有机融合,放松地表现自己,发挥着自己的潜能,经历了由读到写,由积累到运用的全过程。


第二课时

一、连词语──复习引入 增加积累

  野 芽 树 草 桃

  枝 柳 花 嫩


二、读重点──调动感官 能动内化

  1、师: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还是个顽皮的小朋友,蹦蹦跳跳,说说笑笑。

    (课件出现句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2、朗读。

  3、想象:

    边听朗读边想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摸到了什么?


三、仿句式──利用补白 想象创作

  春天还在哪儿干什么呢?


四、诗拓展──联系古诗 积累运用

  1、老师想到了一些古诗:

    (课件出现诗句及画面)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23

  2、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出几句有关春天的诗句吗?

    (生生交流)

  3、改写诗句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从这首古诗中你找到春天了吗?学着课文的样子“……那是……吧?”或者“春天在……”来说一说。(师生、生生交流)

    桃花两枝三枝,那是春天的胭脂吧?

    鸭子在江水里嬉戏,那是春天的舞伴吧?

    江水变暖了,那是春姑娘喝的茶吧?

    江水绿莹莹的,那是春姑娘的镜子吧?

    春天在江水里游戏,在鸭子的叫声里。

  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中提到:学习过程可以是而且也应当是一次发现并展示埋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最富足的才华过程。对课外阅读的积累正是埋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等待开发的最富足的才华。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积累的古诗,让学生在课外的古诗与课文内容有机融合相互映衬中领悟语言的魅力、感悟春天的生机。用“……,那是……吧”“春天在……”这两句式来表达古诗句,这是语言的转换,诗意的理解,想象的放飞。典型的句式在积累中创新运用,并在迁移运用中又进一步得到积累。


五、绘春景──学科融合 表达升华

  小组合作绘画,派代表介绍。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yuwenjiaoan/66638.html

  • [《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窗前的气球》学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亚”等7个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3、懂得珍惜友谊。二、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融入到课文中去。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选择及答案|二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复习(人教版)

    同音字脱(    )托(    )冻(    )动(    )溪(    )西(    )夕(    )稀(    )解(    )姐(    )冈(    )刚(    )未(    )卫(    )为(    )店(    )电(    )枯(    )需(    )须(    )冒(    )...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松鼠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问银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银河,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一些有关银河的知识。会认9个字,会写6个生字。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课文。4、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习惯和对天文知识的兴趣。5、完成《语文天地》练习4、6。培养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并学唱歌曲。教学重点:1、会认9个字,...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⑵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要词语。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⑷通过网络知识的扩充,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2、动作技能目标: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学棋》教学反思]《学棋》教学设计--yglsh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学棋》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_《古诗两首》教学建议(人教版二下第18课)

    一、识字写字  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⑴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⑵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一二年级英语口语交际教案|二年级上册语言交际教案

    小学语言交际课教学设计第三册一、自我介绍1、我的样子2、我的爱好3、我的同学二、提问与采访4、问讯5、请教6、了解性采访三、答题与对话7、问讯简答8、围绕字的答题9、了解性被访四、信息交流10、简讯11、采访交流12、谁最好五、接待与探望13、祝贺14、客人来访六、讨论与演讲15、大组讨论16、...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意图|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一、复习:1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2 张老师想先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这些词你会读吗?(请红色同学来读)【出示词语】3 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生字中呀,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字的笔顺特别容易写错。【出示芳,或】你会吗?原来规范的笔顺能让我们把字写得更美观。用手指,自己在桌子上写一...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22×5的歌声_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分节读课文2、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水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过度:假如说昨天我们是听了导游介绍了水乡的话,那么今天我们要...

    发布于:2019-02-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