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_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5-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回家路上 一 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采用你问我答数学游戏方法,让学生提问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同学们,动物学校开学了,学习一天后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你们看,他们在回家路上多高兴!
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提问:回家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花,小河,房子,树……
2、谈话:根据图上景物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解答问题,小组交流汇报。
板书: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
完成练习1、2、3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        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          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3=9(只)
……
课题 练习一 一 课时(总第8课时)
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巩固已学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题意并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口诀,背诵口诀:
(1)师与生对练。
(2)生与生对练。
二、练习设计。
1、24页第一题,利用已学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小明买的物品及价格。
(2)提问:你能区分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体育用品吗?
(3)指名学生说。
(4)提问: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5)指名学生说。
2、24页第2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24页第3题。
(1)看图说图意。
(2)怎样选出冠军?
(3)指名学生汇报结果。
4、25页第4题。
游戏。
5、25页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一
3×3=9(元)
5×3=15(元)
8×2=16(元)
课题  机动练习课 一 课时(总第9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
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并进行估算。
难点:1、熟练运用口诀。
1、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学生明确目标1234567891011
二、基本练习。
说说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举例子说明。
1、2~5乘法口诀。
2、表内计算。
3、根据图画提问。
4、解决问题。
5、估算。
三、巩固练习。
1、补充口诀。
二五(    )  (  )四十六
三九(    )  (  )三得九
五七(    )  (  )五二十
2、看口诀写算式。
五六三十     四九三十六
(        )   (        )  
(        )   (        )
3、口算。
2×5=     8×5=
9×4=     4×7=
3×6=     6×2=
4、一个盘子装4个苹果,5个盘子装几个苹果?
四、课堂小结。
课题 机动练习课 一 课时(总第10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
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运用口诀进行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并进行估算。
难点:1、熟练运用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1、填空。
5×( )=25   7×( )=21
( )×4=36   ( )×2=26
9×( )=18   3×( )=27
2、找朋友。
9×4       18        3×6
5×7       16        8×2
6×3       35        4×9
2×8       36        7×5
3、想一想下面的计算对吗?
(略)
4、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略)
三、巩固练习。
填一填。
(  )×(  )=5
(  )+ (  )=6
四、课堂小结。
第3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节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讲台
1、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2、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1234567891011
3、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5、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6、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7、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8、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9、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活动二:想一想,连一连
1、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2、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
1、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
2、我们的牙膏盒一样,为什么同一面有的同学叫它侧面,有的同学叫它正面呢? 谁能帮我解决问题?
(朝上的是上面,两边的是侧面,牙膏盒放的位置不同,名字就变了。)
活动四: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快乐吗?
第2节 看一看(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
教学难点: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
2、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
3、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
(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
(学生开始摆物体)
2、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
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
1、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
3、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
4、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电脑验证结果)
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
1、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
2、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1234567891011
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
1、(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集体汇报)
2、(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
3、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
4、(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
5、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第3节  节日的广场
教学目标: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点: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
2、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
二、探索学习。
(一)广场上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
2、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
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4、集体交流。
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
5、小结: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
(二)瞻仰烈士纪念碑。
1、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
3、连一连。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
(观察图画,发挥想像力,独立思考,动手连)
4、全班交流。
三、实践与应用。
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

第4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1节  分桃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分桃子”的活动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知道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分桃子”的活动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知道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1234567891011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引入、课件出示8个桃子图。
(1)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对不对?
(2)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猴子”的故事。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猴妈妈特别疼爱他的两个猴宝宝,他经常给猴宝宝带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一天,猴妈妈在果园里摘了8个桃子带回家,分给猴宝宝,小猴子们可高兴了。同学们,你来猜一猜猴妈妈是怎么分的呢?现在请你们扮猴子妈妈,用手中的8个圆片代表桃子,动手分一分,看一看这8个桃子可以怎么分?
2、学生动手分桃子,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
3、汇报与交流。
(1)谁愿意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呢?(请不同分法的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一说)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3)如果你们是这2只可爱的小猴子,妈妈的这种分法,你们会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那你们说怎样才会最公平呢?
(5)请你们再动手分一分。(生汇报)
(6)通过你们这么一分,现在每只小猴拿到的桃子就是同样多了。
二、关注过程,自主发展。
1、通过分类,提示“平均分”。
现在猴妈妈又拿出6个小木块,要小猴子把它们分成2堆。你们想想它会怎样分。
2、同桌之间摆一摆、说一说。
3、小组汇报。
4、教师整理板书。
(1)同学们真聪明!原来猴妈妈出的这道题有多种答案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说一说,哪种分法使每份分得的结果是同样多?
(2)大家说得真棒!聪明星奖给你们。
5、提示平均分。
像这样“每份分得的结果同样多或一样多”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叫做平均分。
6、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1)下面请大家一起做一个游戏,看谁平均分得快。(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
(2)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3)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7、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摆学具操作,学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的结果都是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三、运用方法,活化提高。
打开书第32页,分一分第2、3题。
(1)每只小猫分到的鱼要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几条鱼呢?请同学们动一动笔,画一画,连一连,你是怎么分的。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请再看第3题,先自己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轮流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分的。
四、结合生活,练一练。
1、有12根筷子,有( )双。用小棒摆一摆。
2、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3、计算机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个,还剩()个。(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5、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只。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第2节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过程,探讨“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1234567891011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3、通过发散性、开放性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从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分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圆片、苹果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设置情境。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对,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这天,正好是小猴子的生日。一大早,小猴子就起床了。它到自己家的果园里摘下了12个又大又红的桃子招待它的好朋友——小猫、小狗、小兔、小熊,可是怎样分他的伙伴们才不会有意见呢?(分得一样多、平均分)。
2、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什么叫做平均分?
3、下面的这些分法中,有哪些是平均分?
多媒体出示即时练习,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二、动手操作,展开新授。
1、分一分(一)
(1)同学们回答得真好,看,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同学们送来了12个红通通的大苹果,(多媒体出示12个苹果)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把12个苹果平均分到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几个?指名上来分。
(2)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分的吗?
(3)××同学按照要求分完了苹果,大家想不想也动手试一下?
(4)多媒体出示提问:有12个苹果,每2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请同学们用手上的苹果图片摆一摆、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对又快,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5)指名学生汇报:你是怎样分的呢?教师随着学生回答进行演示。
2、分一分(二)
(1)小熊见同学们这么聪明,也想考考大家,还可以怎样平均分?请同学们用小棒来摆一摆、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动手操作。教师注意巡视。
(3)指名学生汇报讨论情况,教师随机进行多媒体演示。并指名说出12里面有几个几。
(4)教师进行表扬鼓励:刚才同学们按照小熊的要求想出了4种分法,你们发现这4种分法都怎样?(每份分得同样多)那么这6种分法我们都把它叫做……(平均分)。
3、小朋友们棒极了!为了表扬你们,小熊打算带大家到新疆去看看,你们想去尝尝那里又大又甜的葡萄吗?播放歌曲《尝葡萄》。
三、练习巩固。
1、试一试第1题。
(1)小熊出的这个题目没有难到大家,它有点不服气,还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吗?
(2)计算机出示小熊分苹果图。
(3)小朋友看看,小熊跟前有多少个苹果?(10个)
(4)请你动手分一分,填一填,教师巡视指导。
①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   )袋。
②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   )袋,还剩(   )个。
(4)小朋友们真聪明!小熊对你们可是心服口服了。可是这时它的好朋友小松鼠也想考考大家。小朋友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试一试第2题。
(1)计算机出示装松果图。
(2)你能解决小松鼠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吗?
①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   )个篮子。
②有6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   )个松果。
(3)师生交流,计算机出示正确答案。
(4)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小松鼠也佩服你们这么能干。
3、试一试第3题。
(1)这时,草地上的一群小兔子好像遇到了难题,我们一起过去看看,好不好?1234567891011
(2)计算机出示图。它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12根萝卜,每只小兔背4根,需要多少只小兔才能运完?
(3)得到了小朋友的帮助,小兔的难题很快就解决了,它很感谢大家。
4、试一试第4题。
(1)实践活动:12人排队,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让队伍排得整齐、美观。
(2)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
四、总结。
1、同学们,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平均分)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用到平均分呢?
第3节  分糖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的含义。
2、经过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分糖果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能用语言表述自己分东西的过程。
4、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体验分法多样化。
5、乐于动手参与分东西的数学活动,能与小组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学会较大数量的平均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豆子若干、糖果、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5位小客人(课件演示)。为了表示对他们的欢迎,老师还准备了20块糖果来招待他们(课件演示)。如果让他们每个人都满意,应该怎样分呢?(应该把这20块糖平均分给这五个小朋友)。什么是平均分呢?(平均分就是分得一样多。)可是老师不知道该怎样平均分呢?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老师吗?(愿意)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分糖果》师板书。
二、问题研究
1、小朋友们手里没有糖,怎么分呢?别着急!智慧老人给我们出了一个好主意。拿出学具,用5个园片代表5个小朋友,再拿出20根小棒代表糖果,这样就可以分一分了,分完以后还要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录在36页的表格中,另外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糖果,送给在课堂上认真分,认真记的同学。
2、(生动手分,动手记录。)
3、分完的同学请把你分的方法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看一看你们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分方法,哪种分法分得快,好吗?(生在小组内说)。
4、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呢?
(1)一共分了4次,每次分别分一块。
(2)一共分了三次,前两次每人分一块,第三次每人分2块。
(3)一共分了两次,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没人两块。
(4)我一共分了一次,每人分4块糖。
5、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分法,老师可真高兴,其实,不论分几次,最后结果都是每个小朋友平均分得几块糖?
6、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轻轻的放在学具盒里吧!看谁的动作又轻又快。(生动手收学具)。
三、体验感悟
小朋友们刚才表现得都非常好,既分得准又记得认真,5位小朋友也很满意,所以老师想奖给你们每人一些糖果,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准备了100块糖,怎样把这100块糖平均分给你们组的每一位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糖呢?这个问题就得靠你们自己来解决了,小组长先带领组内的同学数一数你们组一共有几个人?小声商量商量,想一想怎样分才能又快又好呢?然后按照你们商量的动手分一分,最后小组长带领组内同学一起把你们分的过程记录在书上37页的表格中。
在分之前老师还要问一问你们,小组活动时要怎样做呢?
(1)要团结、谦让。
(2)要认真听小组同学说话。
好,一会儿哪个小组最善于团结,想出的分法最好,老师还要给你们小组发一个最佳合作奖。现在小组长就可以来领糖啦!
小组活动动手分,师巡视指导。
哪位小朋友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汇报说要先说一说你们小组一共有几个人?分了几次,每次都是怎么分的?其他小组同学认真听,看他们分的和你们分的一不一样。1234567891011
(1)我们小组一共有6个人,我们分了3次,第一次给每个人分10块糖?(16)还剩4块。其他小组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呢?
(2)其实把100块糖平均分给小组中的同学方法还有很多,你们想出的方法都很好,分得也快,看来你们认真思考了。
四、实践应用
分了这么长时间,看来你们都有些累了吧!现在就让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做一个数豆子游戏拿出你们的豆子。同桌之间先由一个人抓一把豆子,如果这把豆子能正好平均分成2份就得2份,如果你抓的这把豆子还能正好平均分成3份就再得3分。如果有剩余就不得分,记住不能违反游戏规则,只能平均分成2或3份,这样轮流玩两次。谁分得多就获胜。如果违反游戏规则就不得分。
同桌之间玩。
刚才赢得同学请举手,为了给自己庆祝一下,请奖给自己一个笑脸吧!不过输同学也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说不定下课你们俩再玩的话,输的反而会赢呢!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和小组同学合作愉快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每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希望你能和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和解决,好吗?
第4节  分香蕉
教学目标:
1、在进行"平均分"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建立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
2、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除法算式。
3、在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在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除法算式卡片、算式各部分名称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香蕉图,让学生看图,并说一说图意。
2、分一分,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
3、引入:几个数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同样,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它就是"除法"。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除法。
(1)平均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12÷2=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
(2)读法,读作:12除以2等于6。
(3)请学生读出算式,并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4)巩固练习,出示除法算式,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读。
2、认识各部分名称。
我们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新朋友--除法算式介绍给我们的老朋友认识吧!
(1)复习"老朋友"(乘数、积、和、加数、差、加号……)
(2)可是我们的新朋友还没有名字,怎么介绍呢?
(3)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4)玩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除法算式卡片)
(5)比较(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进行比较)
3、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1)出示第38页"试一试"左边一题。
(2)看图,说一说图意。
(3)用学具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12÷2=6)
(4)小组讨论:分香蕉与分小棒的活动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5)小组代表汇报,再让学生说意思。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2根小棒还可以怎么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1)学生独立练习。
(2)集体交流。
2、练习:第38页右边一题
(1)独立完成。
(2)进行比较。
(3)交流、订正。
3、完成第35页的第3题。
(1)说题意,列式计算。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你和小组同学合作愉快吗?1234567891011
第5节  飞行表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和解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教学重点: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解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乘法卡片进行练习。
2、出示2道算式:3×4=12    12÷3=4
说出算式中每部分的名称。
二、谈话导入:
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飞行队员在大队长的指挥下进行了精彩的分组飞行表演,这次表演非常成功,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现在我们就来当一次飞行大队的大队长,亲自指挥一次飞行表演怎么样?
三、新授:
1、我们先来看看有多少飞机在等待我们的指挥,它们现在是怎样编队的?
2、列出乘法算式。
3x4=12或4x3=12 
3、根据图中飞机的编组,你能提出除法问题吗?
例:一共有12架飞机,每3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
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可以分成4组
4、列出除法算式写在书上——12÷3=4(组)
说一说:算式中12、3、4分别表示什么?
5、思考: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提什么除法问题?用小棒分一分,列出除法算式。
如:一共有12架飞机,每4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几组?
12÷4=3(组)
一共有12架飞机,平均编成4组,每组有几架飞机?……
12÷4=3(架)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后反馈)
6、小组讨论:除了图中的安排,还有没有别的设计方案?现在请大家为飞行大队长提一些别的建议。
(1)学生小组内讨论,提示用小棒代替飞机分一分,把分的过程和结果都记录下来。
(2)反馈:12架飞机平均分成6组,每组2架。
12架飞机每4架编成一组,可以编成3组。
(3)我们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四、巩固练习。
1、p39“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课堂练习:p39“练一练”。
五、小结:今天我们除法算式来解决很多问题。智慧老人听到大家努力的好消息后,特地让我多表扬你们!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再接再厉,做到认真仔细勤于思考。
第6节  练习二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正确地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练习。第1和第2题。
能看懂图意是把什么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并能用除法算式表示。
1、读一读(图意)。
一件衣服钉5粒扣子,10粒扣子可以钉几件衣服?
10÷5=2(粒)
2、说一说(把什么平均分成多少份)。
把12个果子分成4份,每份有几个?
12÷4=3(个)
3、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分问题。
二、第二层次练习。第3和第4题。
相同的数量不同的分法求得不同的结果,能正确地表示。
1、活动:给学生若干小棒,随意抓一把,小组内分一分,说一说,列一列。
2、独立练习课本p40第3和第4题。
3、列一列(除法算式)
(1)16÷2=8(组)
(2)16÷4=4(组)
(3)16÷8=2(辆)
4、分南瓜。
(1)18÷3=6(个)   (2)18÷2=9(个)
三、第三层次练习。开放性练习。
第5题。看图列除法算式。

四、课后延伸。看图编故事、看式编故事。
20÷4=5    10÷2=5
第7节  小熊开店(用乘法口诀求商)1234567891011
教学目的:
1、利用小熊开店"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2、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掌握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重点难点: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熊开店"的动画情景。
2、今天小熊的超市开张可热闹了,店里的商品真是样样齐全,还有小朋友门特别喜欢的物品,看看都有那些物品,价钱是多少?
3、来了几位顾客看看他们买什么?
4、提出问题:小狗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1)你们能帮帮小熊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4=20(元)
(3)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5、小猫拿了20元钱也准备买坦克,请你们再帮它计算能买几辆坦克好吗?
(1)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0÷5=
(2)为什么这样列式,你能说出理由吗"?
(3)你是怎样想商的,请你们各小组讨论一下。
(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
所以20÷5=4,商是4。)
(先想5×?=20再想口诀?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商是4。)
(4)同学们想的都很好,那你们觉得用那一种方法好呢?(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好。)为什么?
6、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老师板书课题)原来用口决求商这么好,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老师出示题,学生说出商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天就要下雨了,小蚂蚁正忙着般家呢,他们干什么?你能算出需要几只蚂蚁运完吗?
学生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27÷3=9(只)
2、数学游戏小鸟找家。
(1)游戏规则:有着四个鸟笼,每个鸟笼上都有一句乘法口诀,一些同学得手上有一道除法算式,应用那句口诀求商,就把算式卡片贴在相应的鸟笼上。
(2)一群小鸟出去捉虫子,天黑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家吗?
(3)学生集体活动全班进行检查。
3、数学游戏二接力赛。
(1)游戏规则;7个小组代表7种动物如:小鹿队,小兔队,等等,黑板上有7组除法计算题每小组同学依次上台计算看那组同学做得最快就奖给那组同学一个奖杯。
(2)森林的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接力赛,你们想不想参加?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各小组准备。
(3)学生进行比赛后讲评。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第8节  运动会(乘除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你知道为什么要举行运动会吗?
2、今天老师把你们带到运动场上,观看运动会好不好?出示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运动场上有哪些比赛项目吗?
(1)有参加赛跑的。
(2)有跳远的。
(3)有拔河的。
3、与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4、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图意和所给的数字,你能提出有关乘除法的问题吗?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列式?
1、每组4人,24名运动员赛跑,分几组跑完?
24÷4=6(组)
2、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几人?
21÷3=7(人)
3、每队9人,两队共有多少人?
9×2=18(人)
4、一堆气球有5个,4堆气球有几个?1234567891011
5×4=20(个)
5、一瓶水3元,3瓶水需要多少元?
3×3=9(元)
三、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
(1)看图,把问题叙述完整。
(2)独立解答。
(3)交流怎么用口诀试商。
(4)汇报每道题的做法及应用的乘法口诀。
2、练一练。第二题。
(1)独立解答。
(2)汇报每道题的做法及应用的乘法口诀。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板书设计:
运动会
24÷4=6(组)
21÷3=7(人)
9×2=18(人)
4×5=20(人)
3×3=9(人)

123456789101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240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