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第四单元试卷|二年数学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三) 练习课(一)》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2018-04-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七课时    练习课(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62页练习十三6~8题      
教学目标 :
1、 进一步巩固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 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 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让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图片、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24÷4      56÷7     32÷8    6×5
2、6的3倍是多少?
   3个9 是多少?
   72是9的几倍?
   16里面有几个2?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简单乘除法的数量关系。
二、展开学习
1、 投影出示第61页第6题
(1) 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和问题?
买9元一枝的钢笔要花63元钱,换6元一枝的钢笔。共需要多少钱?他们要买几枝钢笔?讨论两个问题的计算顺序。
(2) 如果直接算6元一枝的钢笔要多少钱你会算吗?试一试。
2、 投影出示第7 题
(1) 仔细说说看到了什么?要我们算什么?
(2) 学生尝试练习
(3) 交流解答思路。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3、 解答第8题
从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要我们求什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内交流思路,再集体校对。
(在指导练习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读图、读题的习惯,独立思考,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可列分步式,也可列综合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题兴趣。
三、拓展应用
解答思考题: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你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或画出示意图,使之明白“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它的总长度与每折长度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89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