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4.2.1 “平均分”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jiaoan.jxxyjl.com--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1-2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1-3题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验平均分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操作、分析、比较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究意识,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将物品进行“平均分”
教学准备:磁性黑板、12根小棒、12个桃子
学具准备:12根小棒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1.看图让学生回答
说说图中表示的分别是( )个( )。
2.学生摆小棒:3个2, 3个4
二.展开新课故事导入
有一天,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三兄弟来到一座山脚下,口渴、肚子饿,猪八戒摸摸口袋里只有6个桃子了。“来,沙师弟你2个,大师兄1个,俺老猪肚子大就3个。”“嗨!凭什么你多吃,哪次妖怪不是俺老孙降的,我该多吃”,孙悟空气愤地说。站在一旁的沙和尚说:“平时重活儿是我做的,重担是我挑的,我该多吃。” “我!”“我!!”“我!!!”他们三兄弟争吵不停。其实他们三个为保护师傅都立下很大的功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们帮他们分一分桃子,让他们别争吵下去了。
用小棒分一分,交流分法。讨论:为什么每人2个他们就不争吵了呢?
2、揭示“平均分”的概念。
像刚才,把6个桃子分给3个人,每人2个,每人分得的个数怎么样? (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教师板书课题。
练习:填空,把6个桃子______分给3个人,每人______个。
3、教学例1.
刚才我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人,如果要把这6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你会分吗?
独立分一分,指名演示。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4、试一试
(1) 想一想:如何把8个桃子平均分,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四人小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分的过程。
(3)汇报分的情况,演示。
(4)提问:为什么我们说这样分就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呢?
(5)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分别说说图意,说说是平均分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称作“平均分”?
5、教学例2.
(1)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几只猴子,几只桃子?
教师边叙述边出示题目。
提问:“每只小猴子分2个桃”,要我们怎么样去分?几个几个的分?
(2)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3) 6个桃子,每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想一想:老师刚才怎样分的?学生自己一边分,一边说一说分的过程。
(4) 请说说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分的?为什么?
6.试一试
(1) 教师示范操作分小棒,拿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共分成6堆。
说明,每2根放一堆,也就叫“每2根一份”。
提问:这里的小棒可以看作几个几?说明12里面有几个2?(板书)
(2) 照样子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12里面有几个几?
(3) 提问:刚刚在分小棒,分桃子时,我们都是几个几个分,这种分法是表示“平均分”吗?为什么是“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第一幅图上是什么?说明了什么?(5块饼干作为一份,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学生照样子把剩下的饼干每5块一份,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
独立完成第二幅图。
(2)我们在分这些物品时是怎样分的?属不属于“平均分”?
2.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学生分小棒的方法来分一分,根据分的结果完成填空。
3、快乐一刻:我们排队做游戏:20个小朋友排成两队,怎么排最整齐?排成四队呢?
四.全课小结:怎样分是平均分?在生活中你把东西平均分过吗?举个例子。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ernianjishuxuejiaoan/61659.html
-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计算题100道]二上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详细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实践活动:我长高了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
-
【读统计图教学反思】《读统计图表》详细阅读
教 学 设 计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读统计图表》。二、教学目标:(一) 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二) 认识并能读懂统计图表,完成相应的图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三)...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详细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使学生在观察公交车站牌、公园路线图、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
-
二下用乘法口诀求商_二上《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2、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43-44页教学目标1、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6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解决生活问题。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高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4...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5~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测试卷】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教案详细阅读
分米和毫米教学目标:1.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 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3. 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快乐的队日活动教案详细阅读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快乐的队日活动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 情感目...
-
做家务的男人第三季_做家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的内容及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2连加的过程并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2、能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的表内乘法。3、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圆片若干个。教学过程一、谈话...
-
【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解决含有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