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算法多样化算法最优化的关系]浅谈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

数学教学反思 2017-11-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老师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每一位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综合应用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尊重学生思维的多元性,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多样化
    课标中虽然提出了要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但并没有要求每节课中老师都必须引导学生总结出多种算法,有许多老师在上课时,特别是上公开课时,总认为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多种算法,并且认为越多越好,结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此问题上,结果一节课下来,自己本节课的重点没突出来,难点没突破。我在某校的公开课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老师上第二册中的是一节应用数学课,课中讲到用4元-3元5角,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两种算法:第一种将4元看成40角,3元看成35角,然后用40角-35角=5角;第二种:先用4元-3元=1元,然后把1元看成10角,用10角-5角=5角。可这时老师还是不甘心,通过各种鼓励、引导、提示,非得让学生再想出一种算法来,结果学生还是没有想出来,老师似乎只好又给学生灌了一种:“把4元看着3元10角,用3元10角-3元5角=5角”。可当时有一个同学马上举手回答:“老师,我认为您说的算法和上面的某种是差不多的”。我们先不说这个同学说的是否有道理,只从这个学生的回答中,就很容易看出,这第三种算法是老师的,而不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活动总结出来,既使体现了多样化,但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都不大,另外老师在第三种算法中花费的时间太多,结果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所以老师在教学时,不能盲目地追求多样化,只是为了体现多样化而将老师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定要是学生通过自己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容易接受的多样化的算法。
二、认真倾听学生,及时捕捉学生中多样化的算法
    算法的多样化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将已学过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消化、总结出的多种算法。这里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认真倾听学生,引导学生把自己总结的算法说出来。我在听课时就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有一位老师在上退位减法时,当时的例题是36-8,当老师讲了一种算法后,让学生自己通过摆小棒得出不同的算法,当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小同学就通过摆小棒,得出了一种不同的算法,当这名同学主动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可能当时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急于将自己本节课的任务完成,在学生还没有将自己的算法讲清楚时,就打断学生,草草地让学生坐下了。结果,这一节课下来,算法的多样化一点也没有体现出来。其时,我就亲眼目睹这里算法的多样化在学生中还是体现出来了,只是由于老师倾听学生不足,把学生总结的多样化给埋没了。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象要求学生倾听老师一样,认真倾听学生,及时捕捉学生中体现出来的算法的多样化。
三、处理好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
    数学中有许多一题多解的现象,可不管是什么内容,在多样化的基础上,都有一个最优化。如何处理好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是一节课中难点突破的关键。我认为,最优化是在多样化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老师一定要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再体现最优化,如果老师先把最优化推荐给了学生,再让学生去多样化,这时,有许多学生就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去动脑筋,想出那些比老师已经教给我们的方法还差的算法。这样,就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上面谈到的那位老师在处理36-8这个例题时,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其时,老师在课堂中不能盲目地给学生推荐最优化,因为老师心目中的最优化不一定是学生理解的最优化。我在教学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样一种类型,一种商品,原价是49元,现在比原来降低了1/7,现在售价多少元?我向学生推荐了我认为这类题目最好的算法:49×(1-1/7),可我每次批改作业时,就发现有一位学生每次的解法是:49-49×1/7,我感到很奇怪,就问学生:“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老师给你讲得方法不好吗”?这个学生答道:“老师,我认为我常用的这种算法比你的要好,我更容易接受”。这时,我才醒悟,原来,我心目中的最优化并不是学生心目中的最优化。后来,我在课堂上,再也不把我认为的最优化强加给学生了,只是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算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优化,在平时对问题的解答与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
    数学课中,教师认真处理好了不盲目追求多样化,认真倾听学生,处理好算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激活教材,激发并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shuxuejiaoxuefansi/57551.html

  • 如何开展课题_关于开展课题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对开展课题学习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安排。将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合作性容为一体。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对教师要求的提高。课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增加了实践机会,给学生足够大...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三年级下册《面积》试卷|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

    在面积这课的教学实践之前,听了许多节课堂观摩课,有市级的优秀年轻教师,有省级教坛新秀,还有两位特级教师,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中都大同小异,特别是在导入整体感知的过程中,都是把“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就是面积”这个概念进行整体感知,理顺什么叫做物体表面,什么又是图形大小,无不利用课桌,橡皮,文具盒,黑板,...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_《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多边形外角和定理的探索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多边形的内角和、平移、旋转、剪拼等知识去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让学生掌握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进行探究的模式。为了强化这个探索过程,我在听了范宇老师的课之后,回来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思路是这样安排这节课的: 学生课前准备:在一张较大较...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猫和小狗是怎样睡觉的】小猫、小狗的睡觉问题

    复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时,学生用了12快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搭不同的长方体,共有四种不同的搭法:(1)长12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2)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3)长3厘米,宽1厘米,高3厘米;(4)长2厘米,矿2厘米,高3厘米。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算出了以...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的体会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作出正确判断,进行合理的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1.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为同一关系。如能被2整除的数与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对角相等...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图形的认识知识点_图形的认识看法

    图形的认识,新教材的编排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转化为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到立体图形,教法、学法上也有所转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1 结构上教材由平面到立体转化为由立体到平面的再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在脑海中形成了体的表象,...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题目_一年级数学“加倍与一半”教学反思

    “加倍与一半”课题是二期课改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是数学的重要概念和数学思想之一:“加倍”的知识既隐含集合的思想,又是以后“倍”的概念和乘法意义认识的前期孕伏;“一半”的概念是“对半平分”思想的体现,也是除法“平均分”概念的孕伏;对于学生进行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加倍题的牢记是很有必要的,...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小学一年级立体图形的拼组|《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

    教学“立体图形的拼组”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和学会表达交流,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因为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 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题_《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失败感比较强。失败感也比平平淡淡的价值大,下面总结一下有何失误。   本节教学内容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对应一个一次函数,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应两个一次函数,因而也对应两条直线。如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的解,那么这个解就是方程组对应的两条直线的交点...

    发布于:2018-01-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