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作者]《斜塔上的实验》教案6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

淮安市楚州文通中学•赵怀巧

学习目标:

1、 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 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铁球(2个)。

 

教学过程 :

一. 情境导入  (4分钟)

[再现实验]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是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当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哪个球会先落地呢?

(学生回答)

其实,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轻人曾经在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后人称这个实验为“著名的斜塔实验”。这个年轻人是谁呢?

(学生回答)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伽利略吗?

(学生介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斜塔上的实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揭示课题——《斜塔上的实验》)

二.出示目标(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达成以下两个阅读目标:

1、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三、阅读感知(7分钟)

首先,请同学们速读浏览课文,仿照投影上给出的填空题,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概括。

(出示填空题)

《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表现了 。

四.研究重点(25分钟)

阅读一篇文章,关键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那些值得我们去重点研究的内容。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确定学习重点。

(确定重点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确定的学习重点为斜塔上的实验部分,那么在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3-19节,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出示问题:

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讲解范例: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这句话中“不客气”和“嘲笑”说明了学生看不起伽利略,对伽利略做法的一种不理解,对伽利略是一种嘲讽和讥笑的态度。

(小组交流语句,分析,)

提示:在分析语句时,要抓住关键词,体会词语含义,分析句子作用。

 

学生评析:

1、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分析:“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老师是如此,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持坚决反对态度,“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性,“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

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面对的反对势力之巨大。

2、“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分析:“胡闹“说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是小孩子的把戏,“威胁”说教授们心中也有点恐慌。

3、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分析:“表演”说明对伽利略来说这只是一次公开演示,从另一侧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这已不是一次实验。

教授们穿着长袍反映了他们对这件事的郑重,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想看看伽利略会在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萨斜塔上做出怎样荒唐的“游戏”,学生“不客气地嘲笑”使得他们最想看到这个可笑的老师会怎样出丑。

“大家“说明观看这次实验的人数之多,场面之大。“吵吵嚷嚷,兴高采烈,”说明议论之声很多,大家兴致很高,神采飞扬。

前面是“给他一顿教训”后面变成了“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说明所有的人对这次实验都抱定了一定会失败的想法。这“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说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荒唐的程度,他们要彻底败坏伽利略的名声,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分析:“嘘”说明就在实验的最后关头,人们都不忘给伽利略施加压力,想迫使伽利略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当实验进行时,人们的态度从一阵“哄笑”到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反映了他们愿望的破灭。

5、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这样那样滑稽玩意儿。

分析:“神圣”反映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评价很高,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和经典,“滑稽”是令人发笑的意思,这里指那些教授对伽利略的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鄙视。

他们的态度动摇了伽利略的想法了吗?

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伽利略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生阅读相关语句、分析)

1、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分析:“重新检验说明是再次检验,也反映了以前有人检验过,但没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说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当作真理,而是要用实验去证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实验、实践,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2、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伽利略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分析:“拒绝”说明伽利略的坚持,“乐于”说明伽利略愿意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

刚才大家分析得都不错,其实,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我们要能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和分析课文,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认真阅读文章,把握重点内容,结合关键词语,体会语句的深刻内涵,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我想,此时的你一定对伽利略有了更深的印象和了解了,你认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呢?

我认为伽利略是一个不怕威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学生回答)

 

五.拓展延伸(8分钟)

其实在科学发展史上像伽利略这样的科学家有很多,你最喜欢的科学家是谁呢?

课前,请同学们尝试搜集科学家的资料做一份读书卡片,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做得怎么样?

(展示读书卡片,学生讲述制作过程、内容选择)

老师赠言: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六.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嘲笑威胁 大吃一惊 热爱科学

注重实践

拒绝停止 乐于接受 挑战权威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506.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