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伤仲永》教学设计8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伤仲永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l)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翻译全文。
      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三.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
      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
      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
      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
      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
      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一句,要讲清重点词语)
      补充课文注释:
      “世隶耕”隶:属于。
      “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即书诗四句”书:动词,写。
      “并自为其名”自:自己。为:动词,题上。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这。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以钱币丐之”或:有的人。
      “父利其然也”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然:这样。
      “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手材人远矣”贤:比……好,优秀。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且为众人”且:况且。
      “固众人”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3.提问:访归纳文章的投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第三段:议论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4.提问:文章第一段介绍方仲永的家世和“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的
      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衬托方仲永非凡的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
      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也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5.提问: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有两层,试归纳层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写仲永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
      第二层:写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作法。
      6提问:第二段写方仲永才能衰竭,最终成为普通人的原因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其父负其利不使学。
      7.提问:第三段议论写作者的观点。清简要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
      么?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
      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8.提问: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
      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
      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
      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
      人恐怕都办不到。
      四、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
      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
      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仰后场,对

      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
      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解释了列加点的丰。
      A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
      C.即书诗四句()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E.或以钱币乞之()()
      F从先人还家()
      G贤于材人远矣()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A忽啼求之()B.借旁近与之()
      C.邑人奇之()D.或以钱币丐之()
      (三)翻译下列文有句子
      1.稍稍宾客其父。
      2.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
      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
      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
      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秀才看了。从此,指定
      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章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
      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
      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多多家里
      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
      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
      “他完全同平常人一样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
      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
      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
      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426.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