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诗三首原文】《冰心诗三首》教学设计2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冰心诗三首》教案示例

第一首《成功的花》

1、感悟“诗”的整体特点——篇幅短、字少意精;

2、体味诗中丰富情感;

3、了解常用修辞手法;

1、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2、丰富情感;

1、自查作者;

2、朗读三首诗,初步了解内容;

3、翻词典查:浸透、奋斗、牺牲,找出它们的正确解释;

1、检查预习:指名学生将查到的作者情况和查到的词义(判选出多义中的正确项),向大家做简单扼要介绍;

2、联系式导入  课文:同学们在小学里学过一些诗歌,都有哪些?谁能完整背诵并能说出一首诗中给他印象较深的句子、或词、或把诗的意思简单介绍给大家?(此处避免迟滞)。

3、提问:和同学们读过的其它文章相比,“诗”给我们的感觉有哪些?教师简介诗的含义:诗大多篇幅短小、有押韵、适宜歌咏和朗诵;

4、请愿意的同学朗读三首诗;其他同学给朗读情况作评价。

5、研讨课文:很多看见鲜花的人,恨不得摘一朵,一些人则忍不住把鼻子往花上凑,一些人则喜欢手拿鲜花照相,人们还有个习惯,把鲜花和掌声送什么人?——英雄和心里崇敬的人。这都说明鲜花有色、味、形而倍受人喜爱。今天学的诗的题目是“成功的花”。(此处提问):我们联想一下,象鲜花一样被人们欣赏,引人们激动,被大家宠爱的事和镜头,我们见过或有亲身经历过吗?(给提示):喜欢体育的同学,看过比赛场上获得成功时,如一名队员举起大力神杯那一刻,队员会围着奖杯跳、叫、洒泪、或笑得前仰后合;另外我们有同学在家主动帮大人做家务,当全家人吃饭时,做了家务的同学可能会自豪地宣布:今天的饭是我烧的;比赛的队员和做了家务的同学,他们都是因自己获得了一种成功而开心自豪不已。看来“成功”总是与美好相伴。可“成功”怎么来?(学生自然会有话),教师视学生回答情况开始确定以下讲解的详略。

6、围绕“成功的花”,“诗”如何表述?(同学们讨论一下,明确):第一二句,由“成功的花”做引——此处“成功”指?(讨论明确):花可以向人和向社会绽放出自己的鲜艳美丽、展示出自己美好的时候。这时花的“成功”,自然会引得人们对她流露出:惊叹、并羡慕其美丽!!第三、四、五句,解释花的美艳的来由。先用“然而”一词转承人们的惊羡,后面开始述说花的成长经历:她从芽开始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人们对泪的认识,一般和人的喜怒哀乐有关,这里的“奋斗的泪泉”,该理解成什么意思?(此处以反问式提示学生):能不能理解为“从芽开始,就很舒服地躲在温房中的泥土里,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天天睡大觉,等着有人给松土和给自己喂水施肥的意思行吗?!(同学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事实正好相反,此处的“奋斗的泪泉”,是用拟人手法,表现幼嫩的芽就开始经历“旱、涝、风吹雨打、土地贫瘠、酷暑寒霜种种灾难”,这些成了“奋斗的泪泉”的代名词。最后第五句,是对第四句“奋斗的泪泉”进一步具体阐述;“洒遍”:表明是每个阶段以及活动过的每一个角落;“牺牲”:表现从芽开始的成长过程开始有的沉重付出;(此处可提一个问):试将“牺牲”换成“付出”和“拿出”,看看合适不合适。(同学能正确回答,教师就不必说):如换词,则没法表现出鲜花曾经付出的代价是长期的和巨大的。“血雨”:借一个带有强烈刺激的“血”字,把“付出”的沉重言说到极至!此处可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中事例重点讨论,养过蚕、代父母买过东西、参加过作文比赛、烧过饭、种过树的过程里,蕴含了自己什么样的付出?(由学生思绪驰骋——作文结果张榜无名、烧饭被烫过、种的树几次没成活等等)。“成功”就是这样紧紧和人的付出相联系着。(引导学生对全诗归纳:诗人借成功的花的例子告诉人们:自然中美的东西,是要付出代价才换来的!同样,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样也都有她经历过的不平凡的经历,是要付出的。

第二首《嫩绿的芽儿》

1、懂得人生奋斗的重要;

2、理解“发展、贡献、牺牲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3、能用三个词简要写“学后感”;

4、能正确朗读课文,和说说我如何在学习上“发展”自己(此目标重在用自己话说出发展和贡献的关系),学生进而认识到将来要有贡献是要有条件的;同时这也让学生训练了说话和概括能力。

5、“贡献需要有条件”——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不过老师无需一味去拔高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的认识能到哪个程度就到哪个程度。可能的话,尽量让学生和他小学学过的内容衔接起来。

1、导入  :春天里嫩绿的芽我们都见过,很招人喜爱,诗人把“芽”视为新生命的开始。

2、问题讨论

同学们听过下面的话吗:“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年之际在于春”,“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语言和生命联系起来是什么意思?(由同学自由理解阐释后明确):是劝勉生命、特别是新生命要珍惜大好时光茁壮成长自己。(此处提问):那诗中写的“嫩绿的芽对青年说”、“淡白的花对青年说”、“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都是劝勉珍惜光阴,茁壮成长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明确):不是!诗人是用了三个排比性的拟人化句子,串联全诗并把主旨引出来——发展了自己(如茁壮成长为了参天大树),才具有贡献你自己需要的条件(才可以被用去建房或其它),——最后你应该有为国家为民族的大业牺牲自己的理想。对“发展你自己”“贡献你自己”“牺牲你自己”三个句子,教师只给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将三者间关系按因果串联起来,(教师可给提示):从生活、学习、交往、体育运动等学生熟悉的话题去把绿色、美丽、果实与我们人类生活形式相联系。(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不强求一律)。在理解完诗的大意基础上,同学做换位思考(按课后“探究练习“第一题第2问进行)。        

第三首《青年人》

1、理解关键词:“珍重”、“描写”“着笔”的比喻意;

2、认识诗中的“态度”——“时间”——“人”如何相关联; 

1、关键词研究,结合朗读(给指导,使之读出语气),以读代讲,以读代悟,从而达到加深对诗的理解。

2、让学生明白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意思:如“珍重”同学们在词典里查到的意思有两个:一是“保重”;另一个是“珍惜看重”;而辞海解释还有一个是“道谢”的意思;诗里显然是二个“珍惜和看重的”意思。后面用的“描写”一词,这个词本是写作手法名称,这是比喻成努力学习、健康茁壮成长。“着(zhuó)笔”,写的意思,此处比喻为正确实践自己的人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正确性理解词的原意或引伸意;另外象第一首中“牺牲”一词,在字典中这个词的意思有三个:第一个古义:祭品用的而宰杀的毛色纯正的牲畜。第二三个比喻意分别指为人民和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和泛指为某种目的舍弃权利或利益等。如果取第一和第二个意思的解释,学生就无法解通诗意,此刻可通过“芽——奋斗——牺牲——成功”关键词来推理理解“牺牲”意思。(进行情境设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理解词意)。

3、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契全文,学习用句序分析法,疏理脉络,剖析词句,体会诗的情感,进而领会文旨。引导学生阅读,让阅读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析领会诗的含义,可让学生自扮成“成功的花”“嫩绿的芽”“要求上进的青年”,说简短故事,试着把态度(要正确)、时间(很紧迫)、实践(该行动)三个意思以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加深理解诗文,得到美的享受。

4、总结:诗的语言浅显而意含不露,且生动有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体会它丰富情感的体现方式。另外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深层含义的同时,让学生多做想象能力训练、同步朗读和背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424.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