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论语》十则_《论语》十则(方案B)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 三 和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 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背诵课文


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149.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