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着不死》读后感|《忍着不死》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教案

一、背景

素来本人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对亲情、友情都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理解。看到这一课,觉得它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涛,能够冲刷学生心底的淤泥。它的文字质朴优美,意境宽广博大。

鉴于学生总是抱怨自己不被父母理解,抱怨父母的唠叨,不认识亲情到底在哪里,我就想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认识到亲情它既是和风细雨,慢慢滋润,也是轰轰烈烈的,狂风暴雨。

满怀着期望,期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我精心备了这堂课。

 二、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激发学生的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细细品味课文的内涵。

2、学习本文通过从不同角度例举展示主题思想的写法。

3、感受亲情,理解母亲对子女的爱。

重点:理解本文运用六个事例的用意

难点:关于本文夹叙夹议写法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幻灯片投影小诗《妈妈之歌》,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静下心来,在诗歌中揣摩老师的意图。接下去每隔三秒钟出现一幅关于亲情图片的画面,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几幅关于动物亲情的图片,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向我们传达了浓浓的亲情,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从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亲情!”或“不仅人有亲情,动物也是有亲情的。” 

师:(赞同学生的说法):“从古到今,有人用诗歌表达亲情,有人用图片表达亲情,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台湾作家刘墉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用文字来表达亲情中的一种——母爱的。”(打出课题)

2、合作探究

:请看题目,“忍着不死”是为了什么?(教师朗读课文)

设想:教师朗读到每个画面的关键之处(揭示原因部分)停顿,让学生猜测结果,初步感受、体验母爱。

:(之后发下材料,学生自读,并思考屏幕上的几个问题)课文展现了了哪几幅永恒的画面?请分别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一幅画面的内容?“忍着不死”表现了母爱的什么特点?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阅读。

(学生认真的阅读)

师:时间到了,同学们先别急着发言,我们先以前后左右四位同学为小组讨论,把你的概括拿出来与你小组同学共同分享、共同解决。请选好代表小组发言的同学,由发言同学做好记录,开始!(老师微笑巡视,解答个别小组提出的问题,并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每个学生的状况。)

: 6幅,①三岁女孩吮吸母亲手指血活了下来

②考古学家发现一尊母子石膏像

③成千上万的企鹅以自己身体为小企鹅挡寒风

④绿蜘蛛母在細心照顾养育网中的幼卵后,目送子女乘丝飘去

⑤产妇经历痛若后搂着婴儿的脸上却放射出温馨的崇高的光辉

⑥战争中一位母亲中枪后怕摔伤孩子慢慢蹲下。

:非常好,大家概括的很不错!那么,这“忍着不死”表现了母爱的什么特点呢?)

:母爱永恒、伟大、崇高、无私的(意思对即可)

:接下去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为什么要选取这么多的事例?[讨论]

:①多角度地表现母爱,既有人类,又有动物,说明了母爱的普遍性;一方面写生育抚养,另一方面写面对灾难;一部分是耳闻目睹,一部分是亲身经历。

(教师补充:②体现了散文的一大特点:思路开阔,包容量大,联想丰富。

概括散文的特点: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事件牵涉多,表达方式活,勾连全文巧。

:本文是如何把六个画面串联起来的呢?

:记叙的六个画面通过抒情、议论的话语串联起来,在每个事例记叙结束的时候,都有一段抒情和议论,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夹叙夹议。

:没有这些议论抒情,自然使得文章大为逊色,那么这议论抒情有什么优点呢?

:优点在于通过抒情和议论,不仅使得记叙文字更为感人,记叙的中心更为突出,而且以强烈的感情使读者产生了共鸣。(或者如:既有真实的描述,又有哲理性的语句,还有真挚的情感)

3、真情体验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4、教师小结

    母亲,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世界上最珍贵的情感。当你和母亲顶嘴时,可曾注意她脸上的一丝苦笑?当你用蔑视的眼光看着没有文化的母亲时,可曾记得她的一切操劳都是为了能让你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当你……不要去在意母亲的唠叨,不要再把她的关心都当成多事,因为她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她的孩子。这就是母爱。

 

 5、作业 布置

1、爱读书的你,可以阅读屠格涅夫写的《麻雀》。

2、爱诵读的你,可以背一背孟郊的《游子吟》。

 

3、爱唱歌的你,可以唱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

 

4、爱文学的你,可以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上四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两题完成。

以身为炉,以血为水维持幼女生命

俯身幼儿身上抗拒岩浆

以身躯为孩子遮挡寒风

悉心养育网中幼子

经历痛苦脸上却有光辉

母爱

中枪后怕摔伤幼子慢慢蹲下

板书: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4146.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