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2课诗两首|第四课诗两首(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4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歌。

    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了解诗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

    (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歌。    (2)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难点

    诗中比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瞬息(shun4)    幽寂(ji4)    伫立(zhu4)

    延绵(mian2)    荒草萋萋(q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2)忧郁:愁闷。

    (3)幽寂:幽静寂寞。

    (4)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5)延绵:延长。

    (6)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

    3.熟读诗两首,思考课外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普希金和弗罗斯特是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两位诗人的佳作。

    三、正课

    1.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3.质疑: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因此,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

    4.质疑: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讨论并归纳: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人生的体验不管是美好的还是忧伤的,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将来的日子,回首往事,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5.质疑: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人生哲理?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在第二节中,诗人表达了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的积极人生态度,并告诉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是诗人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生活的真谛。

  6.朗读《未选择的路》

  7.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肆业二年。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与<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

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他的诗名日盛,于1924、1931、1937、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与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

    弗罗斯特的著名诗集还有<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去的溪流>(1928)、<又一片牧场>(1936)等。1949年出版了<诗歌全集>,以后仍陆续有新作发表。

    8.质疑: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写的是人生之路。它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运用的是象征手法。

  9.质疑: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

  讨论并归纳:诗的重点不是写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10.质疑:你从诗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讨论并归纳: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立的选择。

    四、小结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令人留恋。

    (未选择的路>。运用象征手法,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下面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另一种译本.请与课文对照比较两种译本哪种好,为什么?或哪些句子译得好,为什么?

    假如生活欺骟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永远向前憧憬.

    尽管生活在阴沉的现在: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4诗两首

    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示例:第3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比“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译得好,因为“镇静”除了消极的容忍,还包括积极地想方法。  第7句“转瞬即逝”比“一切都将会过去”更加简炼。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567.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