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 电影|22荒岛余生(七年级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017-07-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22荒岛余生

教学目标 

    1.训练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概括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在逆境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的精华,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勤勉实干的作风。

    (课文节选自名著,篇幅较长,但内容新奇,富有吸引力,适合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而且文章比较通俗平易,适合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故设置第一个教学目标 。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故设置第二个教学目标 。

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本篇文章中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的精华,无疑是值得学生好好体会的。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读课文,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鲁滨孙身处逆境的心理,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生存。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有关人类生存方面的图片。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设计思路

    课文选自名著,可能有许多学生已经读过,但一般都是出于好奇,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身上闪烁的人类精神。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进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主要要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强的品质和勤勉实干的作风,但不应流于空洞的说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像和联想,谈一谈如何学会生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播放广东电视台节目《生存大挑战》片段,让学生谈谈看后的感想。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见解。)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一幅幅艰苦生存的画面,节目中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节目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生存难题,那我们如何去解决呢?下面让我们走入孤胆英雄鲁滨孙的心灵世界,看看他是如何学会生存的。

(生动的电视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生存的艰难,触动了他们对生存问题的思索。导语 的设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课文,研究课文中人物的心灵世界。)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作品

    (这一设计意在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使不熟悉这部名著的学生对此有个大概的了解,有利于下面教学内容的展开。)

  2.速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

  出示问题:

  (1)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讨论明确:

  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①要不要活下去?即生存问题;②怎么样才能活下去?即物质问题;③为什么活下去?即精神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每个人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鲁滨孙,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一环节,让学生互相合作,教师参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先出示主问题: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什么样的人类精神?  

  2.然后出示一些分问题,小组讨论。四人一组,采取读读议议的方式,一人主持,一人记录要点,一人负责发言。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你如何看待鲁滨孙这种在艰苦环境下的自我安慰?

    (3)鲁滨孙在荒岛上做了哪些事?

  3.最后转入全班讨论,明确、小结:所有这些都表明鲁滨孙是一个珍惜生命、积极乐观、勇于开拓创新、勤劳坚强的平凡的英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人类精神的精华。

    (这一环节也是强调了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使学生走进人物心灵,关心人物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作者是怎样表现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的?

    学生讨论明确: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类精神。

(前面几个环节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这一环节则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但初一阶段并不强调文体教学,这里只需向学生点明即可,不必说得过细。)

四、延伸讨论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过或正面临的一两次挫折,仿照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写下来。然后全班交流。

(文中主人公处理心理危机的方法值得学习,故设置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学会辩正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布置作业    

    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发挥想像和联想,进行适当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严肃性,从而真正理解鲁滨孙当时的心理。)资料链接   

    笛福,英国小说家。他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属于资产阶级,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moban/53565.html

  •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作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2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宜采用导读式、启发式、表演、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2

    教材分析 《山中避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版》七年级上册,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意趣幽远的散文。文章写作者和两个女孩在西湖游山,忽然遇雨。在避雨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而两个女孩却“苦闷万状”。后来作者借来了胡琴拉...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_《山中避雨》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重点:目标1 2 3难点:目标 4教法:整体...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动画片《美猴王》_(语文版)《美猴王》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在课型设计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来占领课堂。学生在读读说说、议议画画中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并拓展延伸到整部小说。四大教学板块相辅相成,教学设计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了解美猴王的特点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习本课...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陌上桑》教学设计

    江西黄茅初中 龙永忠学习目标: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2、评议人物;3、背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古诗《陌上桑》_《陌上桑》教学设计2

    陌上桑汉乐府教学目的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本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3.学习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主人公罗敷忠贞不二、机智勇敢的反抗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2)学习诗中用种种修辞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2.难点1)本诗现实主义和浪...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忆读书》教学设计完美版|《忆读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二)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三)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 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戏曲《空城计》](语文版)《空城计》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 《勇气》教案好老师_《勇气》教案5

    勇气狄斯尼执教者:肖永全重点难点:了解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弄清本文的详略安排。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文,理清情节层次。2 了解本文的叙述视角。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略)(二) 阅读...

    发布于:2017-08-2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