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爱因斯坦在线观看_《少年爱因斯坦》同步练习2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6-1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部分:
1.爱因斯坦是美籍    人,是著名   学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孤僻(  ) 涓涓(  ) 腼腆(    ) 遏止(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音乐和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缘分),他虽然没有走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却陪伴了他一生。(     )
⑵这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了。(     )
⑶他讲的那些德国古典作品,常常使阿尔伯特陷入沉思,有时竟(留恋佳境,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     )
⑷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形容喜悦,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     )
4.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对少年爱因斯坦做的哪件事印象最深?

⑵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并谈谈三次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眼睛的作用。
⑴“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他们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

⑵父亲给他一个袖珍罗盘玩……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寻思着:这是为什么呢?

⑶他第一次见到阿尔伯特时,发现这个十二岁的男孩,虽然性格腼腆,但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觉得这是个不寻常的少年。

6.你知道爱因斯坦有哪些成就吗?

第二部分:
(一)
三克镭
(美)迪克•格莱格利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曾高达75万金法郎。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已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困顿至此!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出一克镭在美国当时的市价是10万美元,便先找了10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万万没想到却碰了壁。这使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个镭研究院,治疗癌病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为她捐赠了第二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在后来的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123
居里夫人一生拥有过三克镭,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镭给了科学,公众则把第二克镭和第三克镭回赠给了她。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和由此唤起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7.怎样理解“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这句话?


8、读过本文谈谈你对居里夫人的印象。

9、“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这句话体现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10.为什么居里夫人的回答令麦隆内夫人既感惊讶又非常不平静?


11.文中写10个女百万富翁不肯解囊相助的作用是什么?

12.居里夫人为什么不在专利书上签字?

13.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
人生之师
他是我仅见过三面的老师,却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
认识梁敬泗先生那年我16岁,独自离开村子,背着破包去城里参加山东艺校美术科的招生面试。
他坐在桌旁,一双单眼皮的小眼睛盯着我。盯着我又黄、又瘦、又矮的身子,盯着我的大脑袋、细脖子,盯着我柴禾棍似的脏手腕,盯着我因营养不良而凸凹不平的指甲。
“你是团员吧?”他声音很轻。
“不是。”我声音更轻。
“是红卫兵吗?”他多了分期望。
“不是。”我多了分沮丧。
“那么红小兵总是了?”他开始失望。
“我什么都不是。”我开始痛苦。想起笔试前填的报名表,政治背景栏里排着的父亲、母亲、外祖父,没有一个是“清白”的。我知道那一行行黑色的弯弯曲曲的字符会像锁链拴住我一辈子。
“不,你是全市最好的成绩!”他笑了,笑得勉强。他在床上摊开一张张考生的素描卷耐心地评点着,比较着,对我那张最出色的卷子指出了一大堆不足,从光、色、层次到结构、线条讲得很细,使我第一次知道绘画竟有如此多的道理。
黄昏,他送我出来,弯腰拍着我的肩:“好孩子,千万别灰心,党的政策是‘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老师一定帮你,会录取的。只要求你一件事:天天画,别荒了学业,下次见面要检查作业的。”
我没被录取。听说他为这事和工宣队拍了桌子。
两年后,他又招生,已经走了十几个市县。
我却没报名,因为我知道不会被录取。我觉得自己像笼子里的狼崽子,瞪着渴望的眼睛,被一道道铁棂隔在了生活之外。考场静静的,只听得见“沙沙”的铅笔划过画纸的声音。我独自悄悄站在窗外,背着一大捆两年来画的“作业”,忧伤地望着窗棂那边一张张同我一样年轻而充满兴奋的脸。
他看到了我,责怪地叫起来:“怎么来晚了?”
我无言以对,只把那捆画递了过去。
他愣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走出考场,拉我坐到一条长长的木凳上,紧绷着脸,翻看着我的画。
“你比他们基础都好,”他指着屋里。“必须画下去,不能放弃,你会成功的。按我们学校的教学程序自修,听着……”于是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已默默地站着一圈交了卷的考生。
“记住,你们要多用脑子画!”他大声嚷着,就像课堂上训斥学生。我的腰挺得直直的,心中涌动着一种迸发的积蓄。
后来我听说,招生前他上下游说,做通了录取我的工作,可我却退缩了。我无颜对他。
从那以后,我把忧郁和自弃留给了少年时代,却再也没有见到他。
风风雨雨的16年过去了。我在中国美术研究所取得了博士学位。
返乡看望双亲的途中在省城下了车,寻到了当年梦寐以求的省艺术学校。123
他老了。坐在房间里的藤椅上,半天才认出我。还是那双眼睛,依旧盯着我。盯着我又高又宽的身子,盯着我已成中年的脸,盯着我粗壮的手腕,盯着我长长的手指和轻轻递上的名片。
“长高了,那年你才这么点儿。”他抬起手比了比,噪音有些哑。“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常拿你作例子讲给学生们听。”他激动起来。“希望他们能懂得,别以为自己多付出一份并不重要,那也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老了会多一分欣慰。像你。”
我松开了他那双苍白无力却扶起我人生的手,百感交集地离开了这位没有孩子的老人,离开了那像主人般重病缠身的藤椅,离开了那书堆到屋顶的小屋,离开了窗灯齐明的教学楼,离开了少男少女们丛丛簇簇的校园。
步人万家灯火,独自站在街头,我望着来去匆匆陌生的人们,真想倾尽肺腑喊:我能为你们做什么?说吧!
14、首段写“他是我仅见过三面的老师”,哪三面?

15、第一次和第三次见面,“我”的相貌有什么不同?


16、第二次见面,“我背着一大捆两年来画的‘作业’……”这句中的‘作业’为何加引号?

17、“从那以后,我把忧郁和自弃留给了少年时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18、倒数第二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19、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


20、从文中概括出他对“我”的人生教诲。


21、在他的教诲下,“我”的人生态度有何转变?用原文回答。


《少年爱因斯坦》答案
1.德国、物理 2.略 3.⑴不解之缘⑵跃跃欲试⑶流连忘返⑷怡然自得 4.略 5.⑴从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给人以希望: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⑵写出爱因斯坦虽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的神态。⑶从眼睛断定是个不寻常的少年。(意近即可) 6.略 7.①居里夫人的伟大业绩吸引了美国记者。②“几经周折终于在实验室里找到她”说明居里夫人虽然是名人,但她却不愿意抛头露面,过着隐避的生活,始终没有离开科学实验。 8.端庄、典雅、为人朴素大方,热爱人民、献身科学。 9.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 10.惊讶是由于居里夫人出乎意料的回答。不平静是由于她被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时又为科学家的困顿而深感不安。 11.衬托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下文的公众捐赠事件做铺垫。 12.因为居里夫人认为人类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者。 13.点题 14.16岁参加山东艺校招生面试;18岁在招生考场外;34岁时去省艺术学校探望他。 15.第一次是又黄又瘦又矮的身子,大脑袋、细脖子,柴禾棍似的手腕,因为营养不良而凸凹不平的指甲。第三次是又高又宽的身子,已成中年的脸,粗壮的手腕,长长的手指。 16.一是因为我并没有学,二是为了与上文第一次见面老师说要检查我作业相照应。 17.略18.排比 19.“我知道那一行行黑色的字符会像锁链锁住我一辈子。”“我觉得自己像笼子里的狼崽子,瞪着渴望的眼睛,被一道铁棂隔在了生活之外。” 20.别灰心,别荒了学业;必须画下去,不能放弃,要多用脑子画。 21.“我把忧郁和自弃留给了少年时代。” 22.希望学生懂得,别以为自己多付出一份并不重要,那也许会改变人的一生,老了会多一份欣慰。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2574.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