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及答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学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5-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1.在山的那边
                                2.走一步、再走一步
                                3.生命、生命
                                4.紫藤萝瀑布
                                5.童趣                

兴趣情境导引

小学里的最后一个暑假就要结束了,想到自己即将告别童年时代,开始崭新的生活,林俊的心情无比激动。他想到了自己愉快的童年、欢乐而又充实的小学生活,想到了自己的理想和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写下了一组日记……
1 ……妈妈又在说暑假的一项重要安排了——带我和妹妹两个人到公园去玩,但让我心烦的是她每次都用略带轻蔑的口吻说:“让他们去疯个够!”其实,我在这个暑假的最后几天里最想去的地方既不是公园也不是游乐场。说出来也许大人是会笑的,我最想和六(1)班的陈雨、王峰到我们小时侯常去的河边小树林中去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里留下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林子里留下了我们童年追逐嬉戏的身影,小河边还回荡着我们捉鱼时开怀的笑声…… 这是一幅怎样的美丽图画啊!天是那样的蓝,河水是那样的清,我们在河边吹着苇叶做成的哨子,尽情地飞奔,潮湿的地上留下了我们或深或浅的脚印,连清风、小鸟都在为我们歌唱……
2 …… 这几天,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有哪儿不对劲,可对着镜子照了半天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最为吃惊的是连妹妹也常说:“哥哥这两天好像不一样了”。是不是我真的长大了?听大人说,人长大了就该多想点儿事了,可我对自己的将来还没有怎么考虑过呢!我曾经想当一个威武的解放军战士,可我的眼睛不争气,两眼的视力之和才2.1,肯定是当不了兵了。我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呢?记得爸爸的书橱里有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叫保尔,他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想,这大概就是爸爸常常说起的无悔的人生吧。可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无悔呢?要知道在我这短短的12年当中,后悔的事情是不计其数的呀……                                             ——【摘自林俊日记】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新的学期开始了,在第一次班会课上,老师朗读了林俊的这几篇日记,并表扬林俊是个有思想的好学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热烈讨论。
    生:老师,什么地方表明他有思想呀?
    师:林俊已经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并且有自己的见解,说明他很善于体味生活。
    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令我们难忘的事情,我们有时也把它写下来,这我们知道。可是,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是在体味生活呀。
    师:是的,把生活中的事情写下来并不等于体味人生。林俊同学日记中详实地记录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憧憬以及对生活中一些问题的看法,说明他已经开始了对生活的思考。
生:看来,光是记录生活中的事情并不能算是体味生活,还得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思考、判断,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所感才行。
师: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在不断体验、不断感悟的。你们开始了初中生活,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美好的未来正向你们招手。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一个单元课文写的就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们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整体把握课文
生: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这几篇文章呢?
师:对于抒写人生感悟的文章,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好好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生: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师:首先,我们可以分析文章的题目,因为文章的题目往往概括了文章要写的中心事件或主题;其次,要细读文章,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细细地品味文章中的精彩章节,体验作者的心灵,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另外,我们还要展开想像的翅膀,再现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推己及人,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
生:本单元有诗歌、有散文,还有一篇文言文呢,把握它们内容的方法一样吗?
师:诗歌是形象的艺术,把握诗歌的内容要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内容的把握,要在了解所写的主要事件的基础上,认真品读精彩章节,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文内容的把握,应该在基本弄懂文意的基础上,用把握散文内容的方法去把握它。 
相关链接:如何把握课文内容?
1  分析文题,把握文章中心。
2  细读开头结尾,寻找“文眼”,挖掘文章主题。
3  理解文章所叙述的事件,挖掘其内涵,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4  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尤其是那些直接揭示文章主题的句子,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5  品读精彩章节,体味作者心灵的震颤 ,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6  展开想像的翅膀,再现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景,推己及人,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
7  根据课前提示、书下注释和课后习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
范例1 怎样把握《在山的那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
1、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诗中反复描绘了“山”和“海”的形象: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山那边是海。但在追寻“海”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山的阻隔。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当然要历尽艰险。但诗中的“我”并没有放弃对“海”的向往,这就是说:要想看到心中向往的“海”要有坚定的信念,而且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2、抓住关键语句。诗中所说的“海”是什么呢?诗人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这就是说,“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这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它告诉我们“我”对海的向往其实就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3、诵读诗歌、悉心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首诗中的思想感情是跌宕起伏的,他一方面渴望早日实现理想,一方面对实现理想的困难估计不足,以为爬上一座山就可以看见大海,达到理想境界,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就难免沮丧失望。长大了,诗人领悟了,妈妈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海,需要“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只要坚持奋斗下去,海最终是会出现在眼前的。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时就要在诵读的同时细心揣摩作者思想的脉动,把握诗歌“幼稚的憧憬——失败的沮丧——坚定地奋斗——成功的喜悦”的思想感情的旋律,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的品尝的煎熬和喜悦。12345678910111213141516
解答:
这首诗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表达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解题方法链接:
   1 诗歌的形象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要在反复想像、感受诗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行;2 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诗歌内容。作者往往会把诗歌的主旨明确地表达出来,抓住这些句子能够更快捷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3 通过诵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诗所表达的感情犹如潮水一般跌宕起伏,只有通过细心的揣摩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范例2 如何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涵的哲理?
分析:
1分析文章标题。这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文章,标题富有哲理意味,它能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课文应该能够表达这样一个中心思想。2  课文写的是“我”小时侯一次脱险的经历,那次危险的经历是由于我的病弱和胆怯造成的。课文生动地描写了我在攀爬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如“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等文句生动地再现了“我”当时无比的紧张和恐惧。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明白了“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的道理,一步步从高处走了下来,同时也获得了战胜困难的成就感,重新树立了自信。从这件事情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只要把大的困难分解下来,就能最终完成的人生经验。3  抓住结尾点明主旨的句子。文章的结尾直接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在“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能“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就能“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本文所写的事情虽小,但立意是很高的。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善于感悟人生。他能够从生活的普通事件中悟出道理,从而使这件小事成为激励自己树立信心战胜困难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解答:本文回忆了小时候攀爬悬崖在父亲指导下脱险的事情,蕴含了这样一个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解题方法链接:
    尽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但在具体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有效的方法。《走一步,再走一步》,可以选用三种方法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1 抓住文章的标题,因为本文的标题本身就暗含哲理,使人可以联想到文章的主旨。2 解读事件,因为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哲理是通过小时侯的一件事情表达出来的,抓住事件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所包含的哲理。3 抓住文章的结尾,因为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直接点明了他的人生感悟。
范例3如何理解《生命 生命》一文所表达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
分析:
理解本文所表达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身世。文下的注释○1告诉我们: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剧痛难忍,她的创作是在忍着病痛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是把握文章主旨的一把钥匙。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文章写了三个事例:小飞蛾在险境中的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和我静听自己心脏的跳动,这三个事例蕴涵的意思由浅入深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是几乎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虽然没有用,但它还是要不停地挣扎,可见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小小的昆虫都是如此,人当然更不用说了。在理解、把握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的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和“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小飞蛾求生的强烈欲望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那样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没有水分的环境里顽强地萌发,从生命的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的强大。两个“竟然”写出了作者的心灵震撼, “那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中蕴涵着作者对生命的敬畏。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我”在静听自己的心跳之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产生了严肃的生命思考。这几点思考是逐步深入的:1 要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2 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3 决不辜负生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体会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解答:
作者呼唤“生命 生命”,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愿每个人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解题方法链接:
    概括这一类的文章,不仅要注意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还要注意写作的背景,了解作者的身世,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人生感悟。如果我们不了解杏林子的身体状况,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其次,要注意抓住直接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和段落,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意思。《生命 生命》一文在最后三节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抓住这一部分就能很好地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
范例4  如何理解《紫藤萝瀑布》中蕴涵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
分析:
把握本文所表达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思考有两个关键。一个是体会作者笔下的藤萝所具有的生命的活力。在作者笔下,紫藤萝泛着一片辉煌的紫色,像一条瀑布,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它们呈现出一派活泼热闹的景象,在春天的阳光下尽情地开放。通过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描写背后所流露的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是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也就是要理解“生死迷、手足情”,“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作者眼前的紫藤萝瀑布流动着,它使“我”想起了极左思潮泛滥时期紫藤萝的遭遇,更使“我”想起了身患重病,生命垂危的弟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就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繁华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的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去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另外,我们还要抓住文章的结尾部分。在这两小节里,作者写出正是由于每一朵紫藤萝都“盛满了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才组成了这“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的决心。“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正是作者这种思考在行动上的结果。
解答:
本文通过描绘盛开的紫藤萝,借景抒情,表达了这样的生命感悟: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去。
解题方法链接:
  1 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认真体会景物描写中所包含的感情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
  2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
  3 抓住点明中心的句子,有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文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句。
范例5  如何理解《童趣》一文所表现的生活情趣?
分析:
本文选自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在开头即点明本文的主旨在于写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所自有,却又和物有关。文章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这三件趣事,这些事物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细小之物,只是由于作者少年时强烈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才感受到了这些事物所有的意趣。
文章开篇先说儿时视力极好,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而且又有观察事物的嗜好,“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文理”这是感受到“物外之趣”的前提。夏蚊成雷,人多不堪其苦,作者却异想天开,把它们想像成群鹤舞空,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徐喷以烟”结果真的看到了那种情景。作者久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的风光。于是用想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以从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由此可见,童趣的来源有两点:1 敏锐的观察力;2 丰富的想像力。归根结底,来自于作者童年时代对生活的热爱和纯洁美好的心灵。
解答:
本文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反映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喜欢探索自然奥秘的心理和情趣。
解题方法链接:
 1 细读开头,抓住文眼。在本文的开头,作者就点出“物外之趣”,而且点明获得物外之趣的原因是“细察”,这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
    2 抓住中心事件,本文的中心事件有三个,它们无一例外地写出了作者幼年的童心童趣,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 抓住文章当中的关键词语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好方法。文章第二段中的“心之所向”和第三段的“神游其中”,这两个词语揭示了作者获得乐趣的根源在于富于幻想。


难点问题2   品味文章细节
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只是读懂文章的第一步,真正读懂文章还需要对文章的细节进行认真品味。
生:什么是文章的细节?
师:主要是指一些精彩的或含义深刻的片段、句子和词语。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生:哪些地方需要认真地品味? 
师:首先是文章中揭示主旨的句子;其次是最能拨动自己心弦,引起自己共鸣的句子;再次,要仔细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另外,不可忽视对一些精彩词语的品味。因为,这些地方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体验表达得最清楚。反复诵读、揣摩这些地方能使自己和作者的心灵交融,从而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生:是不是就是对我认为最有感触的地方反复进行朗读,从每个字的轻重、长短、语气等方面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说得好。像这样的反复揣摩、反复朗读就叫做品读。品读的关键在于“品”,即反复揣摩人物的心理和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读思结合是品味文章细节的基本手段。具体的说,就是要做到1 读中辨义,体会文句、词语的语境义;2 读中析句,深入体会作者的匠心;3 读中质疑,加深对文章的理解;4 读中想像,体会文句描绘的意境。
生:具体说,品味揣摩文章的精彩词句有哪些方法?
师:任何一个细节的理解,都必须从全文着眼,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来进行;对于一些有比喻和象征义的句子,首先要理解它的比喻和象征义;对于有深刻含义或有弦外之音的句子要读思结合,深入理解;对感情浓烈,含有哲理的句子要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对描写精彩,生动形象的句子,要圈点批注,体会用词之精妙;对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要通过增删、替代、换位等方法,认真体会作者的匠心。

相关知识链接:如何品味文章的细节?
读思结合 着眼全篇 1 了解相关社会背景,理解文句的深层含义。
2 根据前后呼应的句子,理解文句。
3 分析文句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修辞 1 理解句子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2 分析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体味句子的精彩之处。
圈点批注 1 圈点片段或句子中精当、优美的词语,体会其妙处。
2 对自己深有感触或感到疑惑之处进行批注。
增删替换 1 通过对文句中使用的词语进行增删,体味词语的精当。
2 通过替换、比较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
3 通过增删替换,体会词语的语境义和言外之意。
想像体会 1 想像文句所描绘的景象,感受文句所表现的意境。
2 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体验作者的感受和人生体验。
范例1 联系上下文,品味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分析:
第一句可以采用删除比较的方法进行品析。把痴想的“痴”删去之后,不难发现,原来句中那种儿童心灵的天真感骤然消失,对大山外面的世界的神往和痴迷也荡然无存。第二句中“铁青着脸”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山在我幼小心灵里冷漠无情的样子,如果把它还原成“山那边的山啊,还是青色的”,作者发现山那边还是山的那种失望和沮丧就无法表现出来。
解答:
    1 “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受。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解题方法链接:
   1 对于词语的品析,可以采用替换、增删的方法进行比较,深入地体会词语的含义。2 对于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词句,可以把使用修辞的部分还原成普通的句子,看看语意有无变化,深入领悟词句的含义。
范例2  如何理解“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分析: 
    在品味把握这个诗句时,要注意揣摩“依然”、“夜夜”等词语所包含的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向往之情;反复想像海水漫上沙滩的画面,想像久旱的田野在甘霖的润泽下发出的欢快的“吱吱”声,体味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是一幅理想主义的壮丽画卷。“枯干的心灵”,是作者因追寻“海”——理想境界不得而格外渴求的心理状态,它比喻作者对理想的渴望。理解这些词句的比喻、象征意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解答:
解题方法链接:
    这个句子由于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因此,理解这个句子首先就要弄懂句子的比喻义,然后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和感受诗歌所表现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了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范例3 解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在攀爬悬崖过程中的心理描写。
分析:
    在攀爬过程中,我遇到的主要困难有山高崖陡、身体瘦弱和内心的恐惧。在这三点当中,虽然前两点是客观存在的困难,但恐惧才是内心真正的悬崖。在文章当中,作者用了相当笔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以及是怎样一步一步战胜怯懦找到成功的感觉的。找出这些句子之后,我们首先要对这些句子反复朗读,然后圈点出一些写得精彩的词语,如:“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纳罕”、“小心翼翼……有了信心……信心大增”等词语;在朗读圈点的基础上,可以在这些句子旁边写出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适当地作一些批注;最后想像如果我自己身处那时那地,我会怎样想,会怎样做,和“我”的做法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心理描写。
解答:
“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往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这一句细致地描写了“我”鼓足勇气往上攀爬时内心的恐惧,特别是“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让人读来不由产生快要窒息的感觉。一个“也”字,写出了“我”虽然体弱胆小,但出于一个小小男子汉的自尊,只得鼓足勇气往上爬。
“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一句写出了我身处绝地,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极度绝望,恐惧到了极点,反而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以致于听到哭泣声竟然不知是自己正在啜泣。12345678910111213141516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这一句写出了我接受了父亲的指导,从一小步开始,逐步找到了自信,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最终战胜了怯懦。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这一句写出了“我”战胜困难,脱离险境之后悲喜交集的心情。一方面,他为自己曾经遇到的危险而哭泣,另一方面,他为自己战胜了险境、战胜了怯懦而骄傲。
解题方法链接:
    对于精彩的心理描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品味把握:1 圈点勾画。把句子中真切细腻地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词语找出来。2 批注心得。把自己对这些精彩词语的理解写下来,如果感到有疑问也应该及时写好批注。 3 推己及人。想像文中的人物就是自己,在那时那地,自己会怎样想会怎样做,通过比较体会文章心理描写。
  当然,以上几个环节都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了读,也就无法真正体会到心理描写的妙处。
范例4:
    如何理解“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
分析: 
   把握这个句子,应当先圈点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鼓动”、“极力”、“跃动”等词语表现了小飞蛾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我”如果真的想要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虽然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可见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那样强烈”这个词表现了小飞蛾的挣扎带给我的生命感,结合作者的身世,我们更能体会到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给我心灵造成的震撼。理解这一句话,要通过想像,体会“我”当时的心理感受。 
解答:
这句话写出了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是自我珍视的。小小的昆虫尚且如此,人就更不用说了。
解题方法链接:
    通过圈点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要透过表面的物看到物后面的人,结合作者身世通过想像体验作者细腻的心理感受。
范例5
    体会《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分析: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全文文气自然流动,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一树紫藤萝写得生意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首先要分析文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比喻句要找出句子的本体和喻体,并仔细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作比,找准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体会设喻的精妙。拟人句要仔细体会作者如此比拟的根据是什么,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王国维先生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景物描写不能仅仅着眼于景物本身,要看到景物背后的那个人,要从景物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答:
    1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紫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一句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辉煌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突兀地出现在眼前的紫藤萝的惊喜和赞美之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一句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一句用帆和船舱作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4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们的心底。”这一句既写出了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
解题方法链接:
    把握景物描写的句子,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了解句子内容,圈点优美词语。2 分析修辞方法,揣摩作者匠心。3 由景及人,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范例6
    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分析:
    研究这个问题,要结合前文“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和“生死迷、手足情”。作者故园的一株紫藤萝受极左思潮的冲击从稀落到被毁掉,她是十分遗憾的;作者的小弟是著名的强度专家,在正当盛年时身患绝症,作姐姐的自然焦虑悲痛,这些就是花和人的不幸之所指了。联系历史背景,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的稀落到被毁,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现在她面对盛开的紫藤萝,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出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其中自然也包括死亡。个体的生命是有止境的,但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要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不能陷到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解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命中总会遇到不幸,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解题方法链接:
    这句话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对于文章的主旨句,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找出和它前后照应的句子,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在结合写作背景的前提下,挖掘句子的内涵,深入思考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范例7   如何理解作者“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的举动?
分析:
    先联系上文,看看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这一举动的。作者正在神游于想像中的丘壑和山林之中,入神地观看“两只猛兽”(二虫)斗于“丛林”之中,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伸舌将二虫一起吞食掉。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才发现所谓“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蛤蟆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他必然恼恨之极,这才出手惩罚蛤蟆。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抓住关键字“鞭”、“驱”,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对蛤蟆很痛恨,却并没有杀害它的意思,只是出口气罢了,表现了儿童善良的心灵。
    解答:
他惩罚蛤蟆,可能含有为两只小虫报仇,报复恃强凌弱者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享受神游“山林”、坐山观“虎”斗的审美情趣。

生:看了上面的范例,我明白了读懂一篇文章不仅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从局部的细节上去品味、揣摩。
师:局部揣摩的方法很多,但它的落脚点都是通过字斟句酌的细细品味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动,用自己的心去理解作者的心,可以说揣摩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灵交融、“心心相映” 的活动。
生:“心心相映”应该是读书当中极高的层次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师:受生活经历的限制,真要达到和作者“心心相映”的程度并不容易。不过,我们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尽最大努力融入作品所表现的世界中去,和主人公同欢乐、共命运,急主人公之所急,想主人公之所想。那么,我们就会更容易地深入作者的心灵深处,更为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感悟。

难点问题3 怎样朗读课文
师:其实,真正要领悟文章,最好的手段就是朗读了。
生:朗读也是学习文章的重要手段?
师:是的,在刚学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了解文章的大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朗读当作探究的手段,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学习之后,可以通过表情朗读,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有哪些基本的方法?
师:朗读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它更是一个品味和体验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对词句的朗读来深入细致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方法主要包括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几个方面。
生:我想,在一个句子里,有些词语用得特别好,应该好好强调,是不是应该重读呢?
师: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许多人认为重读是表情达意的最佳方法,其实,朗读中表情达意的方法有很多。像停顿、拉长、颤音、轻读、抑扬等都是强调的有效手段。
生:您能不能具体谈谈该怎样朗读?
师:我就以停顿为例来谈谈吧。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了。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句中虽然没有标点符号,但为了表达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暂的停顿。但如果停顿不当的话,就会破坏句子结构,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这就叫读破句。朗读中的停顿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标点符号停顿。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的停顿符号,也是朗读时语言停顿的重要依据。当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标点处可以不停;有些地方没有标点也可以停顿。
2 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句子中的自然停顿,它往往是为了强调、突出句子中的某个成分。在朗读中要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结构才能正确停顿,不读破句子。
3 感情停顿。感情停顿不受书面标点和句子语法关系的制约,完全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其中标点符号停顿是从文句的字面就可以确定的,但是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是建立在对文句深入理解基础上的。也可以说,反复细致地揣摩文句的朗读,是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句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生:停顿原来有这么多的学问,看来其它几个方面也都要根据句子本身的需要和表达感情这两方面来确定了?
师:完全正确。虽然停顿、重音、语速和语调各有各的侧重点,但是使用它们出发点相同,就是为表情达意服务。
相关知识链接:朗读的基本技巧。

为表情达意服务

 停顿
标点停顿 根据句中的标点符号停顿。
语法停顿 强调或突出句子中比较重要的成分。
感情停顿 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停顿
重音 语法重音 按照语言规律,对句子中的谓语、定语、补语、代词等进行重读。
强调重音 揭示语言的内在含义,表达目的不同,重音的位置就相应发生变化。
感情重音 表现作品所表达的感情。
语速 慢速 朗读平静、庄严、悲伤、沉重、追忆等内容。
中速 朗读叙述、说明和一般性议论等内容。
快速 朗读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等内容。
语调 升调 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降调 用于陈述、感叹、祈使句中,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平调 语势平缓,用于不带感情的陈述和说明,也可表示庄严、悲痛和冷淡。
曲调 语调多变,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和意在言外等语气。
范例1:
下面这段话的朗读节奏正确吗?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分析:
    这段诗句中,画“//”的是诗歌本来的分行标记,本来就是要停顿的;“/”处属于语法停顿或感情停顿。作为语法停顿,它必须合乎语法规则,不能破坏句子的语法结构。句中“终会”是一个词语,它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它的中间停顿,就破坏了原句的意思,是不合理的。出于表达的需要,主语的后面应该有一个停顿,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同样,“而”表示转折,为了强调转折的意味,在它的后面,也应该有一个停顿。
解答:
这段话的停顿不完全正确。正确的停顿是“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解题方法链接:
    要想确定朗读的节奏,首先要找出哪些地方属于标点停顿;然后确定句子中基本的语法单位——即能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词语或短语,在停顿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最后还要想想要突出哪些内容,能否通过停顿达到强调的效果。
范例2: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一句应该重读哪些词语?
分析:
   “瘦骨嶙峋”一词写出了我当时的身体状况,表明在那种情况下产生恐惧心理的必然性,是应该重读的;“咚咚”写出了心跳的剧烈,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恐惧,重读这个词,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相比之下,“咚咚”读得应当更重一些。
解答: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地跳。
解题方法链接:
   确定一个句子的重音,首先要注意名词、动词前面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其次,要找出需要突出的词语予以重读,如主语、谓语、代词、转折连词等;再次,要确定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最能表现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词语予以重读。
范例3: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下列句子应该用什么语速来朗读?
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挨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分析:
    第一句所表达的是小时候一个隐秘的想望,传达的是一种充满幻想的缥缈的意境,这样的语句宜读得舒缓一些;第二句是一个叙述性的句子,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宜读得平稳自然,以中速为佳;第三个句子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和短小活泼的句式写出了紫藤萝开花时生机勃勃的景象,总的说来,感情是热烈欢快的,宜读得轻快活泼。
解答:
    第一句应读得舒缓;第二句宜采用中速朗读;第三句要读得轻快活泼。

解题方法链接:
    朗读时的语速须与文章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一般说来,热烈欢快、紧张激动的内容要快一点;叙述、说明性的语言可采用中速;表示悲伤、庄重、回忆和想像的内容应该慢一点。
范例4
下列诗句应该用什么语调来朗读?
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分析:
    对于一段诗歌而言,不能简单地运用一种语调来朗读。必须根据诗歌句式的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综合运用语调。这一节的第一句是一个陈述句,应该采用平调;第二句是一个疑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大山外面世界的向往,应该采用升调;第三句妈**回答是肯定的,而且这种坚定的态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我,应该采用降调朗读;第四句中的“哦”,是一句似懂非懂的回答,有疑问的意味,宜采用升调;后面连续三句都是陈述性的句子,可以采用平调来读;最后两句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我幻想的破灭,应该用降调来表现希望破灭的彻底、坚决和毫无回旋余地。 
解答:   
小时侯,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
 
解题方法链接:
    平调、升调、和降调一般用不同方向的箭头表示。采用何种语调来朗读取决于句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不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陈述句应该采用平调来朗读;带有肯定、坚决、赞美等语气的句子应该用降调来朗读;带有疑问、反问和惊异等语气的句子应该采用升调来朗读。
范例5
    下列加点的词应该怎样朗读?12345678910111213141516
(1)“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哈哈大笑。
(2)如果你想呆在那儿,就呆在那儿好了。
分析:
    这两个句子都出自《走一步,再走一步》,当时的情景是我由于身体瘦弱和恐惧心理在悬崖的石架上进退两难。说这两句话的孩子明显带有戏弄和嘲讽的意味,因此这两个词语都应该得到强调。第一句中的“再见”明显带有戏弄和幸灾乐祸的味道,因此应该采用拉长的曲调来读,并且要读出幸灾乐祸的口吻;第二句中的“想”,带有明显的嘲弄成分,我肯定不想处于这样的境地。这个词首先要重读,并且要有一定程度的拉长,配合整个句子的曲调,这样才能表现出那个孩子的嘲笑语气。
解答:略

解题方法链接:
    对于含有特殊语气或意在言外的词语,一般采用曲调来朗读。可以把这个词语拉长,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还可以使用颤音、重音轻读等手段读出句子中包含的嘲讽、反语、厌恶和言外之意。


难点问题4  学会感悟生活

生:学了本单元的几篇文章,我感到这几位作家的确令人佩服。
师:哦,说说你的看法。
生:他们所写的一些事情似乎都是些小事,但他们却都从中悟出了人生的大道理。
师:是的,一个人的生命其实是存在于一个由大大小小的事情组成的河流之中,每一天我们都要经历很多事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普通的生活之中有所感悟的,这需要敏感的心灵和生活的智慧。
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敏感的心灵和感悟的能力呢?
师:首先,我们要善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悲苦、欢乐和憧憬,学习、领会别人的人生感悟;其次,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思考蕴涵其中的生活哲理;第三,要学会和自己“交谈”,也就是要善于审视自己的灵魂,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
生:我觉得您谈得太深奥了,能不能结合一些实例作一些必要的指导?
师:那我们还是先从课文谈起,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相关知识链接: 怎样感悟生活
1 从文学作品中感悟 1 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抒写的人生感悟。
2 设身处地想像自己在那种情境中的所作所为,体验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感悟。
2 从生活现象中中感悟 1 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2 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关心国际和国内发生的大事,并结合当前形势思考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3 从反省自身言行感悟
1 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具有积极意义。
2 经常思考关于理想、责任和生命的意义等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作出自己的回答。
范例1  读了《在山的那边》,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分析:
    1、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作者小时侯一个“隐秘的想望”——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演化为强烈的寻求理想的动机。他坚信理想境界“海”是真实的存在,并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即使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也从没有轻言放弃。作者并没有驻足于彷徨与失落之中,他在诗的结尾传达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坚信理想境界的存在,只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历尽千难万险之后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理想。诗篇笼罩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催人奋进。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也有着“隐秘的想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败。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能坚信理想世界的存在?是否还能百折不挠地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岭去追寻心中的理想?这些就是我们在学习《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时应该拷问自己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实也就是你的人生感悟了。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可以说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解答:(仅供参考)
    我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即使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有无数的艰难险阻,我们也决不能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只有百折不挠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文章探求人生的启示一般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真正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二是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作者的人生思考对我们有什么教益。
范例2 
    读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分析:
    1 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生活哲理。《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我”小时侯冒险爬上悬崖陷入绝境,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战胜了悬崖、虚弱和胆怯脱险的经历。作者从中悟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2  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探究,获得多方面的教益。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像如果是自己处在那样的险境中,会怎么办;如果你是那个父亲,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他的小伙伴,你会怎样做;还可以联想自己曾经面临过的困境,想想自己当时自己是怎样解决的,有没有有意或无意地采用作者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加深对文章哲理的理解。还可以回忆自己解决困难的方法,看看能不能从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你就可以从一篇文章当中真正得到教益,得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解答:(仅供参考)
    我悟出了这样的生活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
解题方法链接:
   1 深入理解课文所抒写的人生感悟;2从不同角度思考文章中各种人物的言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像自己在那种情况下会怎么做;3 从作者的思维方法入手,学习作者感悟生活的方法。
范例3
    读了《童趣》一文,你认为该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分析:
    《童趣》一文记载了童年时观蚊如鹤、神游山林和鞭打蛤蟆这三件趣事,写得趣味盎然。作者幼年之所以能享受此中乐趣,首先在于他是一个有情趣的人,眼睛好,能“明察秋毫”只是条件之一。学了本文,我们应该在做一个有情趣的人方面做一些深入的思考。
    “生活从来都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个久居城市的少年能够享受“神游山林”之趣,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在有情趣之人眼中,万事万物莫不情趣盎然,蚊子可以是“群鹤舞空”,蛤蟆可以是“庞然大物”;在无情趣之人眼中,世界永远是枯燥无味的。做一个有情趣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对世间万物充满爱心,其次是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善于从普通的物事中发现美的因素。12345678910111213141516
解答:(仅供参考)
    要做一个有情趣的人,首先要热爱生活,对万事万物充满爱心;其次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情趣;再次要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情趣。
解题方法链接:
  思考作者乐趣的来源是关键,明确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来源于观察和想像,就能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要善于观察和想像,这是情趣的来源。在此基础上,从正反两面思考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确怎样可以成为有情趣的人。
生:我明白了,学习这样的抒写人生感悟的文章,一定要把自己摆到和作者一样的位置,考虑自己在那样的情境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这些想法和作者的想法有什么异同。
师:在此基础上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想文章中表达的生活感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有没有出现过。如果没有的话,还得想想为什么自己没有能悟出这样的道理。
生:您说过,生活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悟出道理来是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的,这也是一种智慧。
师: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思索人生。由平平常常的日子当中咀嚼出不平常的味道来,这是提高我们生活品味的一个基本途径。
生:我们一直在写日记,写的也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情。但我感到,同样是平常的事情,您给我的批语却大不一样。
师:把平平常常的事情写得和流水帐一样,自然没什么值得称许的地方。如果能从平平常常的事情当中悟出生活的道理,境界和层次就不一样了。不知道你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生:我读了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之后,已经开始注意观察生活、思考人生了,不过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正要请您指点呢。
师:那么,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1 ……今天的天气特别晴朗,清凉的风扑面地吹来,鸟儿的叫声也格外清脆。我骑在自行车上,一边哼着歌一边往学校里赶。听着鸟儿的叫声,我的脑海里总回旋着小时侯的一首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小,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前面正好有几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横穿马路,我慢了下来让他们先过去。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我陷入了沉思……六年时间过的真快,还记得第一天到小学去报名的情景,一转眼,我已经告别了小学生活升入中学。我也曾经和他们一样背着书包,每天准时上学、放学,但我小学的六年是怎样度过的呢?回想起来真是惭愧呀。但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后悔是没有用的,看来只有珍惜初中的时间,踏踏实实地学习文化知识,才不会在告别初中生活之后再后悔自己在初中三年里没有好好学习。正如那首儿歌唱的那样,做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中学生,是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了……
师:读了你的这篇日记,我的第一感觉是你长大了。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回首过去,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来指导自己今后的道路。
生: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回首过去,只是记下了我当时心里的真实想法而已。
师:其实,感悟生活并不神秘,也就是要经常想想自己的事情,并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对生活的感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一个触发点,像你这篇文章的触发点就是你早晨所见的景象和遇到的小学生,它使你想到了自己的小学生活,想到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触发点很多,要善于把握,善于感悟,你的人生境界就会提高很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生:您说的感悟生活是不是指“触景生情”?
师:触景生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由所生的情生发开去,不能局限于眼前所见的景和由景所生的情。
生:看来,我这篇日记的成功之处是触景生情,开始对人生有所感悟了,缺点是思想太局限了,感悟还不深刻。
师:你说的很好。关于时间感悟方面的文章,我建议你读一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2……放下钢笔,揉揉酸痛的手腕。我用手在心口画了一个十字,这次外语的小测验应该过关了吧。下午,成绩出来了,我得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英语满分!我真想放声歌唱,但又怕同学们笑话,只能没事偷着乐。现在想想这一个星期所吃的苦,真是值得,如果中途我有一丝丝的放松,能有今天吗?我先把一个单元的内容分成若干个小项,然后规定自己每天完成其中的两项,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攻克了所有的难关。此时此刻,我才深切地理解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所包含的哲理。不管任务有多么艰巨,我们只要着眼于走好眼前的这一步就可以了,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其实已经走了很远。千万不能在还没有起步之前就被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吓倒,以致丧失了奋斗的勇气……
师:看来,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是真有心得了。
生:我觉得这篇课文中讲述的道理对我们特别有指导意义,它给我们指明了完成一个重大任务的基本途径。而且,我通过实践证明了它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师:是的,人生的哲理应该是有普遍意义的。如果你的想法不能反复被验证,那么它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从这篇日记可以看出,作者当初的感悟已经内化为你的感悟了,你用你的行动来证实了它的正确,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这一哲理的理解。
生:那么,我们在抒写人生感悟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师:首先,要找准自然、事件和人生的契合点。总的来说,要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法,把自然景物和社会事件和人生体验的相似点找准。其次,人生感悟必须是从自己的心田里流淌出来的东西。感悟要力求新鲜,不要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嚼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再次,作为抒写人生感悟的文章,语言应该有特色。描写自然的文字,应该力求鲜明、形象,就像《紫藤萝瀑布》那样;叙述事情要详略得当,注意把握人物的心理,就像《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样;议论人生感悟的文字要善于概括,提炼出意蕴丰富、带有哲理意味的语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1946.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