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视频_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合集

七年级语文教案 2017-05-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七年级语文教案】

26、 皇帝的新装
   一、教学目标    
   ① 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② 理清故事情节。 
   ③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⑤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① 联想和想像。    
   ② 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③ 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    
   老师: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理清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肯定会有不同的想像,可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想像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② 播放本课录音。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③ 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爱??织??看??穿??揭??议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123456789101112131415
   
   3、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4、布置作业: 
   
   ① 写生字,理解词义。 
   
   ②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对骗子的认识,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可贵品质,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二、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① 品味文章重点词语或语段。 
   
   a.指导学生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或语段,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对具体问题可能有争议,如找的重点语段不同、旁批的不够精确等等,教师注意引导,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点拨与指导,促使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② 理解文章主题。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语言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③ 多侧面地评价骗子。 
   
   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3、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可多角度多侧面地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梳理,得出结论: 
   
   a.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b.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c.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人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123456789101112131415
   
   d.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人生的病态。 
   
   e.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 
   
   ④ 结合自身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a.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请你就童话中小孩敢于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4、全班讨论,教师梳理,明确: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 
   
   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情况。(可让学生设想一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有学生可能会说到在老师面前不敢讲真话的情景,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检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学生的认可与信任。) 
   
   b.拓展性阅读训练(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5、[教师小结]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6、布置作业 
   
   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像,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b.书写规范、工整。 c.字数300字左右。 
   
   7、信息反馈:
   
      
   27、 郭沫若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 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① 有感情地朗读。   
   ②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    123456789101112131415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天上的街市》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 
   
   ① 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② 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 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 
   
   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想像过程(板书): 
   
   街灯 
   
   }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4、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
   
   5、结合小组代表的发言,教师可以明确: 
   
   a.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b.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 
   
   c.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②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诗歌,注意声音不要太高,语气舒缓,要带出轻松神往之意。 
   
   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① 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② 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123456789101112131415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由背诵课文 
   
   6、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7、布置作业 
   
   ① 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② 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静夜》    
   二、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读课文 
   
   ① 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② 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2、探究学习 
   
   ①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a.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b.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c.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d.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a.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b.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123456789101112131415
   
   c.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d.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②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这个练习也属于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说,互相补充,培养学生联想与想像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总结课文 
   
   ① 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② 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4、布置作业 
   
   ① 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② 想像练习。 
   
   在青岛崂山海滨,有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景点??石老人。这里因为湛蓝的大海中有一块状如老人的大石头而得此名。请你发挥想像。写一个有关石老人的故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家乡的某一处历史遗迹,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民间故事进行拓展写作。 123456789101112131415
   
   ③ 荐阅读:郭沫若诗集《女神》。
   
   5、信息反馈:
   

   28、 女娲造人

   一、教学目标    
   ①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① 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 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 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3、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① 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②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③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123456789101112131415
   
   4、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5、布置作业 
   
   ①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 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6、信息反馈: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教学目标    
   ①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习惯。   
   ④ 学习欣赏文章美。    
   ⑤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学习欣赏文章美。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四、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习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习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123456789101112131415
   
   4、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5、布置作业 
   
   ① 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 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习本上。
   
   6、信息反馈:
   
   
   
   
   30、寓言四则 
   一、教学目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二、教学设计 
   
   1、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123456789101112131415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 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3、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4、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123456789101112131415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2、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123456789101112131415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3、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4、信息反馈:

12345678910111213141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qinianjiyuwenjiaoan/51942.html

  • 【《社戏》教案一等奖】第1课《社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一)读出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味。 (二)品出人物描写所展现的人情美。 (三)悟出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情。二、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渲染导入课前播放绍兴社戏的投影片,配上一段江南社戏的乐曲,教师简要解说。同学们,今天我将和你们共同进行一次文化之旅。作为本次行程的...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孙权劝学》七下册作业纸】《孙权劝学》七下23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3 情...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寓言诗一首】寓言诗两首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获得真知要深入海底,不能浮在表面。2、给加点的字注音。测量( ) 海鸥( ) 大锤( ) 传言( )大厦( ) 尘埃( ) 扇起( ) 喧嚣(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华民族民间故事三则》同步学习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1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 后悔huǐ 避难nàn 徘徊huí 挣扎zhá b 割断gē 迁移qiān 宁肯nìng 作揖yīc 漆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文言文《推敲》]第29课《推敲》教案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推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推敲”一词还有一段来历呢!这节课,我...

    发布于:2017-07-15

    详细阅读
  •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1 8.31---9。6 《在山的那边》《生命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 6 2 9.7---9。13 《紫藤萝瀑布》《童趣》 6 3 9.14---9。27 综合性学习 6 第一单元测试4 9.21---9。27 《理想》《人生寓言》《短文两篇》 6...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爸的花儿落了分段|《爸的花儿落了》表格教案

    章节七下第一单元日期1、13主备人李文亚课时2课时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教学...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蔚蓝的王国读后感|24.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 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味想象的魅力;2.感悟作者美好的情怀,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在品味文章优美语言的同时,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情感教学难点:认识作者,展示梦想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人说: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七上语文《散步》知识点]《散步》人教七上0

    课题:散步(莫怀戚)设计:关堂所【教材分析】本文作者在写作契机中谈到:一是因为一家人散步这件事让他感到了浓浓的亲情;另一方面有感于同事----美国某汉学家对中国传统美德“孝”的尊崇而让自己产生的感慨:我们中国人丢掉的东西外国人却在学习与继承。由此想到以自己家庭的这次真实的“散步”为外延载体,而把“尊...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 [社戏教案一等奖]社戏教案

    社戏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⒈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作品中表达出的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⒉学习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⒊体会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教学目标】⒈注音释义:注音: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叨(xǜ d...

    发布于:2017-07-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